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TVB古裝劇《醉打金枝》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劇中主人公駙馬郭曖和昇平公主並非編劇虛構,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他們的事蹟,比電視劇更加精彩!


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唐朝名將郭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和抵禦吐蕃入侵的英雄,戰功赫赫,被封為汾陽郡王。


郭子儀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主動請求致仕,交出軍權,唐代宗很高興,給予他豐厚的賞賜。


史書記載:“郭子儀入朝,上命元載、王縉、魚朝恩等,互置酒於其第,一會之費至十萬緡。”


唐朝時,一千文錢為一緡,可見皇帝招待郭子儀的規格之高。


為進一步籠絡郭子儀,唐代宗還將四女兒(一說次女)昇平公主許配給他的兒子郭曖為妻。


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這一年,昇平公主十六歲,而郭曖年紀更小,只有十四歲。


郭曖是郭子儀和王氏所生的第四子,拜駙馬都尉、殿中監,被封為清源侯。


郭曖和昇平公主結婚後關係並不和睦,經常吵架拌嘴。


一次,郭子儀舉辦壽宴,昇平公主不願去給公公拜壽,郭曖大怒道:“你不就依仗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也就是不稀罕皇位,不然,皇位能輪到你父親?”


昇平公主羞怒交加,跑回皇宮向父親告狀。


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唐代宗聽後,安慰女兒道:“郭曖說的是實話啊,要不是郭子儀不想做皇帝,這天下早就不是咱們李家的了。”


郭子儀知道此事後,大駭,立即將郭曖捆綁起來,帶到皇帝面前請罪。


唐代宗沒有追究此事,反而勸郭子儀:“俗話說:不聾不啞,難做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不足為信。”


郭子儀誠惶誠恐,回去杖責郭曖數十下。


《資治通鑑》記載了此事:“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日:"汝依乃父為天子耶!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日:“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耶!”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日:“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唐代趙璘所著的《因話錄》也記錄了此事:郭暖嘗與昇平公主琴瑟不調,暖罵公主“倚乃父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夕公主患啼,奔車奏之。上日“汝不知,他父實嫌天子不作。使不嫌,社俊豈汝家有也。”因泣下,但命公主還。尚父構暖,自詣朝堂待罪。上詔而慰之曰:“諺雲,不痴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小兒女子閨煒之言,大臣安用聽”,賜賚以遣之,尚父杖暖數十而已。


可見,郭曖和公主吵架是真,但沒有動手打公主,所謂醉打金枝都是後來戲曲和小說的演義。


唐代宗不懲罰郭曖,除了他本人比較開明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的唐朝國力衰弱,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吐蕃回鶻虎視眈眈,可謂危機四伏,代宗皇帝還需要依仗郭子儀這樣的人物來匡扶社稷,所以對這種家長裡短的事,採取化解的方式處理。


有意思的是,《因話錄》裡記錄了唐代宗勸慰完女兒後“因泣下”這一舉動,可能就是代宗對當前局勢有清醒的認識,卻無力掌控大局,不得不委曲求全的一種表現。


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郭曖文武雙全,效仿戰國四大公子,招募一大批門客,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大曆十才子”,經常與他們一起吟詩唱和,昇平公主也會參加到詩會當中,評判詩作優劣。


史書記載:大曆中,(李端)與韓翎、錢起、盧綸等文詠唱和,馳名都下,號大曆十才子。時郭尚父少子曖尚代宗女昇平公主,賢明有才思,尤喜詩人,而端等十人多在曖之門下。每宴集賦詩,公主坐視簾中,詩之美者,賞百縑。


所謂“大曆十才子”,有多個版本,據《新唐書·盧綸傳》記載:綸與吉中孚、韓翊、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漳、夏侯審、李端皆能詩齊名,號大曆十才子。


郭曖與生平公主生有4子2女,長子郭鑄早逝,次子郭釗迎娶唐代宗外孫女,三子郭鏦迎娶唐順宗長女漢陽公主,四子郭銛迎娶唐順宗的女兒西河公主。


郭釗有七子,其中次子郭仲恭娶唐穆宗女金堂公主,三子郭仲詞娶唐穆宗女饒陽公主。


長女嫁給唐朝宗室許王李昭,次女郭氏被唐憲宗冊封為貴妃,唐穆宗繼位後,冊為皇太后。


5駙馬1太后:扒一扒《醉打金枝》中的郭家有多牛!


郭太后歷經順、憲、穆、敬、文、武、宣七朝,史書上有“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孫之禮,福壽隆貴,四十餘年,雖漢之馬、鄧,無以加焉”的記載。


郭氏一門先後出現五位駙馬,一位皇太后,可謂榮寵備至。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四》、《因話錄》、《新唐書·盧綸傳》、《舊唐書·卷五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