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美國在太平洋部署的4艘航母上全都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後,國內外都有人注意到這不尋常的一幕。

在國外,哪怕是對“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布羅澤爾高度同情的美國主流媒體,也紛紛對航母真空留下的“空窗”感到憂慮,擔憂中國藉機“經略”南海。在國內,臺灣媒體擔憂大陸藉機“攻臺”,不少自媒體則跟風鼓吹這是“難得的戰略機遇期”,甚至呼籲藉機武力解決臺灣問題。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美國航母“趴窩”,外媒集體焦慮


對此,筆者只有一句話奉上:你們未免太看得起美國航母了。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航母,不過那麼回事


無論是杞人憂天的外媒,還是興奮不已的國人,其實邏輯上都有一個共同點——中國之所以沒解決臺灣問題,主要都是因為美國航母的存在。

換句話說,只要西太平洋還有美國航母存在,美國的戰略威懾就在,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也就可以高枕無憂。

如果放在20年前,這麼說倒也不算過分。許多軍迷都記得,在那個舉國還靠幾十架進口俄製蘇-27撐門面的時代,兩艘抵近家門口的美國航母上一百多架現代化戰機的壓力是多麼巨大。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美國海軍“尼米茲”號和“獨立”號航母,1997年初攝於日本。

可是現在是2020年了。在東風-21D、東風-26等反艦彈道導彈服役後,壓力更多地來到美國航母這邊。一旦衝突爆發,“她們”(美軍習慣以女性稱謂代指軍艦)的首要任務已不是威懾,而是保命。

再加上中國空軍越發頻繁地躍出第一島鏈進行綜合演練,還時不時對臺灣來個環島飛行,美國航母上的F/A-18“大黃蜂”引以為傲的制空能力也在受到空前挑戰。

這種情況下,美國航母在戰時若輕率接近第一島鏈,可以說就是現成的靶子。所以,中國現在是否立即解決臺灣問題,雖然軍事要素依然重要,但早已讓位於政治需要。可行性已非首要顧慮,必要性才是現實關切。

所以,這種時候只憑美國航母缺位就妄言所謂“戰略機遇”,無疑是太把航母當回事了,可算真正被外媒帶了節奏。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2015年“勝利日”閱兵,DF-26首秀讓西方觀察家們“後脖發涼”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這些,自媒體沒有告訴你


同時,這些風靡自媒體的內容裡面,本身就有太多謬誤。

美國太平洋上的4艘航母出現疫情不假,但這絕不是“太平洋上已沒有航母可用”。

美國現役11艘航母中,刨除尚不具備實戰能力的“福特”號,剩餘10艘。那麼,這10艘航母是什麼狀態?

大修3艘:“布什”號、“斯坦尼斯”號和“華盛頓”號。這三艘航母正在進行長達近3年的重大維護和保養,包括核燃料加註、艦體翻新、設備更換等,最早也要到2021年才能恢復使用。

實際部署2艘:“艾森豪威爾”號目前已抵達波斯灣附近,被她接替的“杜魯門”號正在返回美國大西洋沿岸休整的途中。

休整1艘:“林肯”號今年1月返回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的聖迭戈軍港,目前已經完成休整與保養。

出現疫情4艘:“里根”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尼米茲”號。目前,這四艘航母都停泊在港內,其中“羅斯福”號絕大多數船員正在船下接受隔離。

僅“林肯”號的狀態足以表明,美國在太平洋絕非“無航母可用”。更值得注意的是,航母出現疫情,並不代表就不能使用。

多數媒體忽略的是,即使是確診病例最嚴重的“羅斯福”號,美軍仍在艦上保留了數百名水手來保持其核反應堆和消防等設施的運轉,為的就是隨時保持戰備。在已確診的416人中,危重患者十分有限。即使是被解職的前任艦長克羅澤爾,在請求高層讓艦員下船隔離的求援信中也表示,一旦出現戰事,全艦官兵將履行職責。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克羅澤爾為官兵請命不假,但他也沒有忘記“備戰”的本職。

至於其它3艘航母,目前都只有數例確診,尤其是以日本橫須賀為母港的“里根”號,兩例確診病例都發生在3月末,至今尚無新增。我們不能排除美軍刻意掩蓋病情的可能性,可一旦周邊有事,你確定美國軍方會讓航母癱在港裡坐等攻擊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真正的殺手鐧,從不顯山露水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稱霸世界多年的老牌帝國,美國為了遏制中國早已在西太平洋構建了多層次的威懾體系,航母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甚至還不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二戰結束後,美軍在西太平洋構築了龐大的基地群,主要分佈在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經過幾十年的營建,美軍在這些基地建設了完備的保障體系,駐紮有大批兵力與裝備。以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為例,這裡有兩條3700米的跑道,駐紮有將近200架軍機,是美軍在東北亞最大的空軍基地。在東京附近的橫田空軍基地雖然平時不部署戰鬥部隊,但並不是不能。相比於航母,這些地面基地的面積更大,出勤率更高,彈藥儲備更豐富。

當然,這些基地面對導彈攻擊缺乏航母那樣的機動規避能力,但美軍除了更重視修復能力建設外,近年來開始加速西太平洋基地體系的調整,其中重點就是把軍力部署的側重從第一島鏈推後至第二島鏈和澳大利亞。

如此次“羅斯福”號航母歇腳的關島,就是美軍近年重點打造的超級軍事堡壘。這個距離中國大陸直線距離2600餘公里的島嶼,約1/4的面積都被建造成美軍基地。除常年部署有海空軍常規兵力外,這裡還是美國戰略轟炸機前沿部署的首選。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在關島部署的美軍戰略轟炸機群

遠的不說,在“羅斯福”號航母因疫情開始後撤後,美軍立即派出2架B-52H戰略轟炸機從關島飛至中國東海附近,並從域外增調戰略轟炸機趕赴西太。這些戰略轟炸機除了具備核打擊能力外,還可以攜帶儲存在關島的AGM-86空射巡航導彈,對亞歐大陸縱深目標實施打擊。

但是,相比於到處拉風的航母,肉眼可見的地面基地,潛伏於深海、行蹤詭異的核潛艇才是美軍真正的殺手鐧。

不信?美軍航母的行蹤可以見諸世界媒體的報道,美國海軍研究所甚至每週會公佈航母在世界各地的位置,但是美國幾乎從來沒有主動披露過自己核潛艇的蹤跡。在這點上,向來鼓吹自信的美軍從來沒有自信過。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美軍核潛艇“戰斧”巡航導彈發射系統的特寫

說到底,有形的威懾必不可少,但潛艇這樣的無形威懾更具威力。除了執行戰略核打擊的戰略核潛艇外,美軍還改裝了4艘潛艇專門搭載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這些潛艇每艘最多可攜帶154枚“戰斧”,打擊能力可絲毫不亞於一艘航母,且具備極強的隱蔽性和突然性。

同時,熟悉軍事的讀者想來都知道,我軍反潛能力雖然近年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相較之下仍是明顯的短板。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彩 蛋


說了這麼多,並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只是希望我們在看到美軍航母戰力出現空缺的時候,不要盲目樂觀,更不要雞血上頭。

美軍航母暫時集體“趴窩”,對我們來說當然是機遇,否則美軍也不會急於向西太增兵,加強在中國周邊的偵察活動。對中國來說,雖然我們希望全球同心抗疫,怎奈何有人急於炫耀武力,所以我們也必須做好準備。

下一步,美軍軍機在中國周邊可能更加活躍,美軍核潛艇的行蹤甚至有可能“不小心”暴露下。但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我軍的飛機也可以再繞一繞某島,去搞下觀光也很不錯嘛。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撰稿 深海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