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所謂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在欲界的天主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玉皇大帝、也叫帝釋天。當他在天界的壽命結束時,也是要進入輪迴的。那麼他們都去了哪裡呢?

《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正法念處經》中說,

初帝釋者。名庵舒摩。既作三十三天王已。自福盡故。生大海中作摩伽羅大身之魚。本在人中。作獵魚師。常多殺魚。亦常禮佛。以禮佛業。是故得生三十三天。為帝釋王。殺生因緣。海中作魚。以餘業故。生畜生中。

最初的帝釋天叫做庵舒摩,做完天主之後,因為福享盡了,就生在大海做了一條大魚。原來他在做天帝之前是漁夫,常殺魚,也常禮佛,因為禮佛的業,所以升了三十三天做了帝釋天。因為殺生的因緣,所以去了海里作魚,主要因為有餘業未了的關係,所以生到了畜生道。

《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第二帝釋。名三浮提。本在人中。曾作善業。與病者食。或清淨心。與比丘食。彼業因緣。是故得生三十三天。為帝釋王。後時福盡。餘業因緣不善業故。作蜥蝪蟲。彼前世時。邪見心故。外道齋中。殺蜥蝪蟲。以彼因緣。生地獄中。出地獄已。餘業因緣。作蜥蝪蟲。

第二個帝釋天叫做三浮提,以前做人的時候做過善業,常給病人食物,或者以清淨心供養給比丘食物,因為這個善業的關係,死後昇天做了帝釋天。後來做天主福享盡以後,餘業是不善業的關係,所以做了蜥蜴蟲。因為前世曾經邪心行外道齋,殺了蜥蜴蟲,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先是生在了地獄,後來又作了蜥蜴。

《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第三帝釋。波羅迦奢。是其名字。受天境界。五欲樂已。於彼欲退。本人中時。供養父母。病時瞻視。彼業因緣。是故得生三十三天。為帝釋王。本業盡故。彼天處退。生餓鬼中。彼過去時。於異處生。時世飢儉。多儲谷等。貴糶與他。誑惑他已。心更悕望後時大儉。以彼因緣。是故生於黑繩地獄。彼餘業故。生在針咽餓鬼之中。

第三個帝釋叫波羅迦奢,因為孝順供養父母,在父母看病的時候常來看望守護,因為這個因緣做了帝釋天王。後來善業盡了,從天上退下來就生到了餓鬼道理,原因是前世在饑荒的時候,自己多儲存糧食,然後貴賣給老百姓,而且心裡想,要是以後饑荒更厲害我就能發更多的財該多好,由於這個惡業,從天宮報儘先是到了黑繩地獄(注:此獄獄卒,以熱鐵繩縱橫捆縛罪人之身,或斫或鋸。)中,地獄罪盡之後又生在餓鬼道。

《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第四帝釋。名曰作愛。天處退已。生於豬中。如是見已。觀彼善業。何業因緣。為帝釋王。彼前世時。於他邪見婆羅門人。病因欲死。與藥令服。憐愍心言。當服此藥。以是業緣。生於善道三十三天。作帝釋王。善業盡故。墮地獄中。彼處既出。以餘業故生在豬中。彼天覆觀如是業果。以何因緣。復生豬中。彼前世時。恆常喜獵。多殺眾生。或多殺鹿。或多殺豬。彼業因緣命終。生於活地獄中。彼業既盡。以餘業故。生在豬中。

第四帝釋,從天主退下來以後先是生在活地獄中,後又生在豬中,原因是他前世以憐憫心給婆羅門藥,因為這個善業做了天主,但是他前世常常打獵,或者殺鹿或者殺豬,所以天福享盡以後,福盡苦來,就墮了地獄,又生在畜生道。

《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第五帝釋。名為善意。以何業故。生於彼處為帝釋王。彼前世時。曾見他人師子欲殺。救令得脫。以憐愍心。將來歸家。多日供養種種飲食。彼業因緣。是故生於三十三天。為帝釋王。名為善意。彼處退已。生於焦熱大地獄中。以何因緣生彼地獄。本前生時於王眾中。妄語言說是業因緣。墮彼地獄。

第五位帝釋叫善意,他以前見到他人要殺獅子,就給救了下來,以這個憐憫心,領回家裡多日供養飲食,因為這個因緣而作了天主。但是後來因為在王眾中造了妄語的業,所以在從天主退下來之後墮落了在焦熱大地獄中。

《正法念處經》告訴你,玉皇大帝壽終後去了哪裡

善意帝釋彼處退已,復有帝釋次第而生。名憍屍迦。彼夜摩中山樹具足地處天眾。彼佛塔內異處壁中而得見之。彼何善業。謂前世時。是多財寶富婆羅門一居奢內置婆羅門。設大齋會。集尊重人飲食供養施其財物。彼業因緣。是故當來作帝釋王。名憍屍迦。又本復作無量福德。當作帝釋。名憍屍迦又夜摩中山樹具足地處天眾。彼佛塔內異處壁中。見彼天處。帝釋王處。有佛世尊釋迦牟尼說法勢力。令彼帝釋閉塞惡道。天中退已。生於人中。如是七返。如是道行。諸夜摩天。如是見已。生希有心。

憍屍迦是因為前生曾設大齋會,所以升做了天主。這部經講到這裡的時候,其實是一些夜摩天人在佛塔內觀看這個各種因緣的景象,他們看到憍屍迦從天上退了之後,生於人間,又生在天上,像這樣七返,沒有見到第八生處,所以他們覺得很稀有。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將要退墮的時候,到釋迦牟尼佛處求法,釋迦牟尼佛為他講法,令他證了須陀洹果、也就是初果,證果成了聖人,也就不會再墮惡道了,是這個緣故。

所謂,因緣會遇時,所做業不亡,三界如同火宅,一定要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不能貪圖享樂。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