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朝天宮—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朝天宮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水西門內冶山,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現為南京市博物館。

南朝時曾為總明觀太學所在地,明朝時為朝廷舉行盛典前練習禮儀的場所,也是官僚子弟襲封和文武官員學習朝見天子的地方。清代以前建造的朝天宮毀於太平天國戰亂期間。

今天的朝天宮古建築群為戰亂以後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從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築變成了儒家的文廟和江寧府學(江寧府學舊址則改為武廟,民國時期改為考試院,在雞鳴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帶);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南京朝天宮古建築群開闢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

朝天宮—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朝天宮位於莫愁路東側冶城山上,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末,吳王夫差在這裡設冶鑄作坊製造兵器,因此而稱作冶山,又叫冶城。歷史上記載南京最早的名稱就是"冶城"。

三國孫吳時,孫權在此設置冶宮,鑄造銅鐵器。

東晉初,這裡是丞相王導的西園。據《六朝事蹟類編》記載:晉元帝大興初年王導生了一場重病,久治不愈,方士戴洋對王導說:"君本命在申,而申地有冶,金火牙鑠,不利"。王導聽信了方士的迷信說法,"移冶城於石頭東骷髏山,以其地為西園"。自此以後,冶山就有了園林和亭臺樓閣的營建。東晉太元十五年(390年),在此大興土木,建冶城寺。當時的西園"果木成林,又有鳥獸麋鹿"。風景十分優美,冶山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風景勝地。冶山西原有卞公墓、卞公祠。因卞壼祠之興建早於朝天宮,故民間有"先有卞公祠,後有朝天宮"之說。[1]興元三年(404年),叛將桓玄入據建康,廢寺為苑,在此"廣起樓榭,飛閣複道,直連冶城"。

朝天宮—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明代的朝天宮是當時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觀,佔地面積300多畝,有各種殿堂房廡數百間,立體建築有神君殿、三清正殿、大通明寶殿、萬歲正殿等。大山門為東向,據載,大山門內有左右碑亭各一。其南碑為"奉敕重建朝天宮碑",保存完整,現存朝天宮大成殿丹墀前,其北碑碑身已毀,僅存碑座贔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