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 收穫芬芳

摘要:   10月30日,潁泉區行流鎮大廟村菊花種植基地,69歲的貧困戶芮秀英拎著花桶,笑意盈盈地從菊花叢中穿過。連片盛開的菊花,不僅成為鄉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讓芮秀英的生活美起來——在田間採摘菊花,一天能收入四 ...

  10月30日,潁泉區行流鎮大廟村菊花種植基地,69歲的貧困戶芮秀英拎著花桶,笑意盈盈地從菊花叢中穿過。連片盛開的菊花,不僅成為鄉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讓芮秀英的生活美起來——在田間採摘菊花,一天能收入四五十塊錢,算上土地租金收入,年底脫貧不成問題。

  千畝菊花田,不僅承載著芮秀英等貧困戶的脫貧夢,90後小夥李健鵬的現代農業夢也在這裡拔節生長。

  1993年出生的李健鵬是行流鎮人,家裡一直從事家電銷售生意。2012年上半年,懷揣創業夢想的李健鵬在多方考察後,將自己的創業方向確定為菊花種植及深加工,並註冊成立了阜陽市乾豐茶業有限公司。

  說幹就幹。當年李健鵬就在大廟村流轉土地300畝,嘗試種植菊花。“真沒想到,第一年挺順利的。”讓李健鵬驚喜的是,菊花行情正好,鮮菊花每斤可以賣到6元。一畝地能採摘鮮菊花1400斤,再加上菊花田中套種的豌豆,畝產值超過萬餘元。

  “首戰告捷”的李健鵬,還沉浸在喜悅之中,一場“災難”悄然來臨。“第二年再種植時,發現菊花無緣無故大面積死亡。”李健鵬告訴記者,後來他才知道,菊花不能重茬種植。“不懂種植技術和生長習性,吃了虧,損失較大。”

  吃一塹長一智。此後,李健鵬狠下心來,四處學習種植技術、田間管理、深加工等,同時完善灌溉、排水等田間基礎設施。2014年,積累了成熟種植經驗的李健鵬,將菊花種植面積擴大到700畝。也就在那一年,他開始探索延伸產業鏈,對菊花進行深加工處理。“鮮花市場價每斤6元,乾花可以達到49元。”李健鵬說,每6斤鮮花即可製作1斤乾花,這樣一折算,經過深加工,每6斤鮮花他可以多獲利13元。產業附加值放大,當年,他就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00萬元。

  2015年,是李健鵬事業出現跨越式增長的一年。他敏銳地注意到市場上菊花價格的波動,註冊了“淮菊”品牌。“前些年,我們賣菊花茶,市場上這樣的產品還很少。近幾年,我們發現市場上同類產品越來越多,就想到了差異化競爭。”李健鵬說,有了自己的品牌後,銷售市場進一步打開,2015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2000萬元。

  隨著電商的發展,李健鵬不僅僅滿足於線下銷售,開始開拓線上市場。2017年,李健鵬更是將公司搬到了阜陽青年電子商務產業園,大力拓展網上客戶,同時,將菊花種植規模擴展到1000畝。2017年雙“十一”期間,乾豐茶業共發送包裹13萬多個,實現銷售收入500多萬元,當年電商總銷售收入突破2000萬元,公司整體銷售收入超3200萬元。

  發展越來越快,事業越做越大。李健鵬對未來又有了更多的規劃。“我們投資1.3億元,在行流鎮建設了一個新廠房,包括生產車間、冷庫、大數據平臺、科研中心等。”李健鵬說,下一步,他將開發出菊花更多的價值,推出菊花食品、菊花酒、菊花飲料等系列產品,把菊花產業鏈條進一步拉長,努力帶動更多人就業,讓鄉親們都能夠伴著花香走上脫貧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