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你突然想念一个朋友,想知道他最近怎么样。

点开朋友圈,想以他最近的朋友圈动态为话题聊聊天,却只看到一条清冷的横杠: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不知道他的动态,不知道他的圈子,不知道他的生活是否还需要你介入。

这样一想,更不愿意找他聊了。

那行字甚至让你怀疑,友情的保质期是否只有三天?

如今,越来越多人习惯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想让别人窥探自己的生活,把朋友圈小心地“保护”起来。

殊不知,朋友圈不可见,下一步就是再见。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好几次,你打开朋友圈,想在某一个好友的圈里评论一下,可是马上想到:

评论了她会做出什么回应?你又该怎么回复?你们的圈聊控制在几句以内更合适?

纠结来纠结去,还是点个赞吧,如果有话想对你说,她会“统一回复”的。

现代人孤独起来,真是连自己都骗。

不知道该和好友说什么,但想表达“我在”,于是手到之处默默点个赞的行为,已经当今朋友圈社交的一大现象。

现代人还要点多少个赞才能明白,友谊有很多种,点赞之交是最脆弱的一种。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怎样用一条微信,让对方欣喜若狂又瞬间绝望?

让他投票。

每次看到昔日老友发来消息,你脑子里都会迅速回放当年一起经历的点滴画面。

带着一丝兴奋点开,看到的却是一个投票小程序。

嘟一下嘴之后,你投了票,再回一句“投了”。

对方发来个比心,就再也没消息了。

有多少次,我们把一条消息当作重拾友谊的契机,但对对方来说,只是一条群发消息。

确认过眼神,我们快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互联网时代,通过微信好友只要1秒,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可能只是彼此手机里的朋友。

当你翻开通讯录,发现已经有上千好友时,你会发现越来越找不到可以倾诉心事的朋友。

好友越多,落差越大,这一条对所有现代人都适用。

某一天你会发现,“好友“不一定是好友。

微信时代下,好友=手机里不常联系的朋友。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微信友谊中,最凉的时刻莫过于:你还不是他(她)的朋友。

当你想起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想要叙叙旧,结果发个消息过去,却发现自己不是TA的好友时,也别灰心。

对方没有狠心删了你,只是你们太久没联系。

TA只是云淡风轻地清理了下“不认识”的人,或是“僵尸粉”

没有共同圈子,没有定期交流,再好的朋友也会淡忘。

微信的定义是社交工具,但却逐渐变成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你已经置顶了三五个工作群,甚至把“文件传输助手”置顶,也没有把一个好友置顶。

好友间没有星标,没有置顶都是现代人的常规操作,更不会再设置“宝贝”、“二傻子”、“大猪蹄子”之类的昵称。

甚至,为了避免工作中突然弹出信息的尴尬,你还给TA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我们用微信的初衷是交朋友,如今却越来越没朋友。

朋友圈最心酸的几个瞬间

在手机社交时代,我们早已不再进行深入沟通,只是云淡风轻地去朋友圈评论、点赞,最终沦为手机里地泛泛之交。

你可以试试,打开自己的微信相册,翻一翻1年前、3年前、5年前自己发的朋友圈。

点赞的朋友,是否换了一批又一批?以前评论里的朋友,现在还有联系吗?那些老友间聚会的约定,履行过了吗?

多年老友散落在世界各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即使好久不见,即使想念,却总又各种理由拒绝相聚,也越来越难开口表达问候和思念。

即使心里有对方,也会觉得感情淡了。

就像陈奕迅歌里唱的一样:

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看到这里,你心里是否想起某个许久未见的人,是否憋了一肚子话要讲?

只有互相陪伴或交流,情谊才会不断延续,趁着今天,和好朋友来一场云聚会吧,你的朋友们,也一定在等你的消息。

此刻,你最想念的那个人,你们多久没见了?你最想对他说的话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