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一個“戰士”的尊嚴

羅永浩在自己公號發文說“創業維艱,過程難免窘迫狼狽,但不管身上是血是汗是屎是尿,只要戰士不下戰場,一切都有可能……”

羅永浩看重尊嚴,這意味著“體面”。就連說起自己和哥哥,都以此為標準:“我惹的是體面的麻煩,我哥哥惹的是難堪的麻煩。”

比如說,兄弟倆上課看課外書,老師請來家長,羅永浩看的是《羅馬帝國衰亡史》,哥哥看的是《金瓶梅》。兄弟倆和外人打架,哥哥經常驚動父母去醫院;而羅永浩平時有些積蓄,該賠錢就偷偷在外面賠了,一般的事捅不到家裡來。

老羅為什麼要下海?也是因為“知識分子要活得有尊嚴,就得有點錢”。在演講中說起自己,他從 1990 年至 1994 年先後做過擺攤、期貨等生意,甚至走私過汽車。

但是,這些都沒有讓他“有點錢”。當然,很多人還知道老羅在商界待過:當年這個“社會閒散人員”憑藉一封萬字求職信,向新東方爭取到“百萬年薪”的英語老師職位;與人合夥創辦牛博網,雖沒盈利但社會影響力巨大;改行創辦“老羅英語”培訓學校,在第一年就虧了 300 多萬元。但老羅英語的退班率5%,且之後招生每 100 人裡就有 12 人是老學員推薦的。3 年後,公司盈利了。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羅永浩通過經商意識到了,即使不懂人情世故,不與同行一起“耍流氓”,生意也能做得下去。這就是“有尊嚴”。

這種已然具備的“尊嚴感”,支撐著老羅成長為一個“戰士”,見“不平事”隨時奮起,毫不嘴軟,也帶來了不少“鐵粉”。一位在麥肯錫待過的朋友對羅永浩說:“如果你做一個品牌,瞬間就能起一個很大的量。”

羅永浩不負眾望地選擇了所有朋友都反對的手機。在這個“產業鏈太長,操作起來複雜性極高,資金門檻也高”的行業裡,羅永浩用兩年時間發佈了第一款產品。他的過往經歷和個人鮮明的風格造就了錘子品牌的高起點。

一場新品發佈會,成了羅永浩最為成功的“演講”,觀眾們為那句“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而掌聲不斷。會後,錘子科技在兩個月內接到了總計近 10 萬份已交 300 元預付款的訂單,其中還不乏全額付款訂購的用戶。

這是否是羅永浩找到“尊嚴感”的頂峰?之後,外界對錘子的質疑不少,對老羅來說,這就像是挑釁甚至踐踏一個“匠人”的尊嚴。

對,老羅將自己定位於一個做手機的“匠人”。他有一幅海報讓人印象深刻:在擺滿圖紙、畫標、零件的桌子前,羅永浩戴著眼鏡,弓著腰,埋首案頭雕琢寫畫。

當然,他還有一幅海報更加深入人心—背向觀眾,手握錘子,紅色頭巾飛揚,殺氣騰騰。

哪一個才是老羅心中的自己?哪一個才是大眾眼中的老羅?

羅永浩:一個“戰士”的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