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緊抓春季農業生產 推出“線上春耕”服務


防疫正當緊,農時不等人。

清明穀雨過後,江西各地逐漸進入春耕備耕生產旺季。緊抓春季農業生產,對於應對今年複雜形勢,具有重大意義。

連日來,我省各設區市陸續開始耕地、插秧,果園內修剪整枝。此外,為應對今年特殊形勢,各地也在加緊籌備農資。農戶們分散作業、錯時下地,線上線下訂購農資、交流技術……一幅別樣的“春耕備耕圖”正在贛鄱大地悄然展開。

江西緊抓春季農業生產 推出“線上春耕”服務

翻耕

江西緊抓春季農業生產 推出“線上春耕”服務

勞作

江西緊抓春季農業生產 推出“線上春耕”服務

播種

早稻篇

疫情防控仍嚴 春耕備耕正忙

現在正是苗情轉化的關鍵時期,及早部署,落實防疫與春耕相關責任,真正做到認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力爭今年夏糧獲得好收成。

2月18日,地處鄱陽湖畔的新建區昌邑鄉邑建生態農業園在取得政府的復工許可後,迎來了春節後的第一天覆工。工人們在木通產業基地上為木通樹苗編制防護網,以防止套養的土雞啄傷樹苗。與以往不同的是,工人們彼此作業相隔著一段安全距離。昌邑鄉邑建生態農業園總投資5000萬元,規劃面積1萬畝,計劃建成集蔬菜、瓜果種植、採摘、稻蝦共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體項目。因為產業規模大,平常用工較多。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該園區只要求本地村民復工,外地工人暫緩返工。同時,工人進出時要測量體溫,進行酒精消殺,並做好臺賬登記。

“雖然是特殊時期,但是春耕在即,耽誤不得。”2月26日,柴桑區獅子街道龍崗村種糧大戶閆正東打算開著耕田機到地裡翻地,他當日給自己下的任務是30畝,這幾天要完成200畝早稻的翻耕工作。

“疫情期間,村幹部早上就在村口給我們量體溫,發口罩,叮囑注意事項。”閆正東在村口的檢疫點,測體溫、消毒,登記完信息,就奔往田地。目前,他正積極做好春耕備耕準備,及時翻耕田地,計劃在月底前完成。

3月27日,在上栗縣雞冠山鄉,黨員幹部紛紛化身“指導員”“聯絡員”,勸導村民分時下地、分散幹活,協調好化肥、種子。放眼田間地頭,有的農戶在用“鐵牛”耕地,有的在給果樹修枝,有的在給蔬菜施肥,有的在清除雜草……一幅疫情防控嚴、春耕備耕忙的絢麗圖景,正在雞冠山鄉各村徐徐鋪展,為農民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3月28日,在南昌縣涇口鄉山頭村,一臺臺履帶式旋耕機正分散在田間來回穿梭翻耕整地。樊啟道是當地的種糧大戶,去年承包了1000多畝地,純利潤有30多萬元。隨著今年國家對早稻種植補貼力度的加大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嚐到甜頭的樊啟道今年一口氣又承包了5000多畝地。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政策的持續、效益的提升進一步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預計今年全省糧食春播面積為5520萬畝,稻穀總產量力爭達到404億斤。

蔬菜篇

發展蔬菜種植 促進農民增收

又是一年春意好,四月的暖陽普照大地,田間地頭多了些生機。贛州市石城縣、于都縣的菜園裡盡顯繁忙景象,農民朋友忙碌的身影,像是預示著今年的好收成。

江西緊抓春季農業生產 推出“線上春耕”服務

加緊採製“明前茶”

大棚種植落地生根

在贛州市石城縣屏山鎮,當地已建立集中連片大棚蔬菜種植基地3000多畝,成為全縣最大的現代農業大棚蔬菜產業示範園,帶動當地5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生產的大棚蔬菜不僅豐富了當地民眾的菜籃子,還遠銷廣州、深圳等沿海城市。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對於新富村而言,卻是兩頭不著邊,山上石頭遍佈,土地貧瘠且多梯田,村民收入普遍不高。新富村要實現“新富”,路在生態農業。為此,屏山鎮在全縣率先完成新富片區高標準農田改造,增強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引進江西百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現代農業企業,讓總投資2億元的高標準大棚蔬菜種植項目落戶新富,綠色生態農業從此在屏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為加快推進蔬菜基地大棚建設進度,屏山鎮充分利用政策撬動作用,制定蔬菜產業獎補政策,統籌整合涉農資金9000多萬元,按照每畝3萬元的補助標準搭建蔬菜大棚,助推產業發展。通過土地流轉,在新富、萬盛、新坊三個村建立集中連片大棚蔬菜種植基地3000多畝。以黨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按照“黨支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發展模式,組成產業發展黨小組20多個,幫助群眾解決產業發展各種難題。

富硒蔬菜助農致富

于都縣梓山鎮,這個一度處於貧困落後狀態的鄉鎮已今非昔比。曾經,村民雖脫貧致富心切,卻無致富產業。如今,在這片富硒蔬菜地上,村民逐漸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涉及梓山鎮潭頭村、梓山村等6個村,佔地面積8000餘畝,產業園年產蔬菜6萬噸,產值達3.6億元。

梓山鎮排腦村脫貧戶李金祿告訴記者:“有了蔬菜產業,我們再也不用過苦日子了,只要肯努力,今後的日子會更好。”據瞭解,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富硒食品因此深受青睞,市場售價比普通食品高出許多。梓山鎮便有這種得天獨厚的資源——富硒土壤。

“現在做起事來有伴了,更有勁了,效率更高了,收入也更多了。”在蔬菜基地務工的貧困戶易冬香喜笑顏開,“以前家家戶戶都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己種菜自己賣,不但辛苦,賺錢還不多。”

規模蔬菜基地迅猛發展,吸引了基地周邊農戶特別是返鄉農民紛紛跟著學技術、學種植、學營銷,2018年全縣新增3000多戶農戶種植商品蔬菜,畝均年增收4萬餘元……

擴建種植政策獎補

春耕生產、防疫兩不誤,為推動蔬菜高質量生產,帶動農民生產致富,贛州市政府辦公室4月2日印發的《贛州市2020年蔬菜產業發展工作方案》顯示,明確將繼續打造寧都等6個重點縣(市),農民擴建種植蔬菜,即可得到政策獎補。

同時,該方案提出了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全年新(擴)建規模蔬菜基地鋼架大棚8萬畝,規模露地蔬菜基地4萬畝;改造提升原有設施和露地基地,提高基地運營和種植水平;突出分級包裝、冷藏保鮮和銷售體系等短板,推動服務體系向產前產後延伸;繼續打造寧都等6個重點縣(市),培育一批重點鄉鎮、專業村(組),帶動更多農民成為種菜主體、基本菜農。

值得一提的是,該方案針對新(擴)建相對集中連片100畝及以上蔬菜鋼架大棚的主體,堅持先建後補原則進行獎補,對信豐、興國、寧都、于都、會昌、瑞金6個蔬菜產業重點縣(市),按大棚面積每畝7000元進行獎補。

服務篇

線上互動學習 線下到田服務

“今年的春耕生產趕上了特殊時期,心裡本來就沒有底,經省農業農村廳12316的技術人員耐心講解後,我又重新拾回自信了。”4月8日,記者與南昌進賢縣的農民朋友聊天時,他忍不住說起了自身感受。

江西緊抓春季農業生產 推出“線上春耕”服務

茶園迎來全面開採期

據悉,江西12316是省農業農村廳重點打造的集熱線、網站、微信、APP、廣播“五位一體”的公益性三農綜合服務平臺。目前遴選了省、市、縣近300名農業專家團隊,面向我省三農提供涉農政策解答、農技指導、市場信息等專家諮詢服務。防疫期間,不少農戶朋友就春耕中的疑難點通過與技術人員交流,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為做好春耕農機保養,上饒市各級農技人員通過微信、手機APP等終端,開展遠程指導及就近組織人員上門維修等“線上線下”服務,助力春耕生產工作。

足不出戶備春耕。九江柴桑區公安局交管部門為春耕備耕服務“三農”亮新招:推出審驗教育申請和網上學習功能便民服務,方便群眾足不出戶即可網上辦理交管業務;推出對在轄區範圍內運輸農資和居民生活品的車輛實行優先通行政策,打破交通運輸限制梗阻,保證春耕備耕所需物資和居民生活品及時快速配送到位;推出農用車輛運輸糧食、蔬果等一般違章行為實行不扣車、不扣證、不罰款的新規。從而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春耕備耕和群眾生活三不誤。

南昌市新建區農業農村局依靠合作社開啟“線上春耕”,推出“無接觸種地”服務新舉措,農戶們線上下單,公司送貨上門,實現到田服務;新建區整理了該區部分農機機械及零配件經銷企業聯繫方式,在新建區農業農村局官網進行公告,組織經銷企業創新經營方式,積極開展農機零配件配送和快遞服務,力爭疫情防控期間農機具維修保養不受影響。

進賢縣泉嶺鄉為全面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泉嶺農技站在鄉黨委、政府的統籌安排下,奔赴防疫一線,每天堅持在各卡口紮實開展防疫工作。同時,積極開展線上線下疫情防控宣傳,通過微信、喇叭廣播、手機平臺等多種形式發佈《致全縣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手冊》等,宣傳國家政策。為服務好農民疫情防控,農技員連起電話“線”、辦起視頻“班”,讓農民把“農情”傳上來,引導農民安全、有序打贏新冠肺炎阻擊戰。

創新學習方式方法。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利用12316專家熱線、農科110等手段開展技術指導,組織引導農機、植保、惠農服務中心等新型經營組織,積極開展代耕代種、統防統治、土地託管等社會化服務。

保障篇

開通綠色通道 確保農資到位

“剛剛我們進行的是油菜病蟲害防治,期待今年能有個好收成。”日前,在九江市柴桑區港口街鎮的曹氏農場的蔬菜基地裡,柴桑區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正在對農場負責人曹敬明進行春管技術指導。

據瞭解,針對疫情發展的嚴峻形勢,柴桑區堅持“兩手抓”,將農業生產和疫情防控有機結合起來,在日常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時,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和農業生產各項工作。目前,全區累計準備各類糧種3萬公斤、化肥500餘噸、農藥100餘噸、農膜100餘噸。

“我們現在足不出戶就能得到種子、化肥、農業等物資,且價格跟去年相差無幾,為疫情期間的春耕備耕做足了準備。”4月7日,萬安縣沙坪鎮村民劉志平告訴記者,該縣為減少疫情交叉感染風險,同時為保障農戶在疫情期間的農資充足,實行農資送貨上門服務。

據悉,為做好防疫情、抓農時兩手抓,保豐收、奔小康兩促進,自今年2月起,萬安縣在積極引導各農資配送網點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時,鼓勵籌備調運農業生產所需各類農資,為春耕開展做準備。目前,該縣已累計調運雜交稻種子250噸、化肥1.05萬噸、農藥60噸,各類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4月8日,記者從上饒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為落實糧食生產任務,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同時保障高質量春耕,截至目前,該市已動員拖拉機6萬餘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0.68萬臺套)、耕整機1.17萬臺、微耕機0.87萬臺、水稻插秧機0.16萬臺投入春耕生產,掀起農機備耕熱潮。

未雨綢繆,才能從容應對複雜形勢。為全面做好春耕農資供應,我省供銷部門提前組織貨源,落實儲備。目前,全省已儲備各類化肥110多萬噸,100多家農資連鎖企業和1萬多個農資連鎖網點直供縣、鄉、村。今年春耕期間,農資供應較為充裕,能夠保障春耕用肥。

春耕期間我省化肥、農藥需求量約佔全年用量的50%左右。為此,全省各級供銷合作社及農資企業從去年9月、10月起,開始組織貨源,落實化肥儲備任務。各地農資公司倉庫、農資配送中心裡的尿素、複合肥等各類農資商品儲備充足。各地供銷合作社及農資企業普遍採取預約訂貨、聯村包戶、送貨到村到戶、延長營業時間、增加臨時供應點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農民購肥用肥。

同時,各地供銷合作社積極配合農業、質監、工商等部門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檢查經營戶證照、抽查庫存產品質量,嚴厲打擊坑農害農不法行為,讓農戶用上放心農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