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戰第一槍已經打響,我們需要注意了

最近這幾天,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日子有點不好過。

一、1月31日,美國做空機構“渾水研究”轉發了一份長達89頁的沽空報告,指出瑞幸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並質疑瑞幸商業模式。4.2號,瑞幸咖啡自爆家醜,直接確認造假事實,股價當天暴跌75%,次日再跌16%,昨夜還跌18%,三天時間市值縮水超過800億!

二、前天夜裡,美國機構Wolfpack Research和渾水聯手做空國內知名視頻網站——愛奇藝,其發佈的報告稱愛奇藝在2018年上市之前就存在造假行為,且上市後持續造假,誇大了營收和訂閱用戶數量,2019年營收誇大約80—130億元(27%—44%),將其用戶數量誇大約42%—60%!受此利空消息影響,愛奇藝公司股價一度大跌11%,創下歷史新低。

三、昨天早上,好未來發布公告稱,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員工不當行為”,受此影響好未來股價盤後一度大跌2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渾水發佈了針對好未來的71頁的做空報告,質疑好未來至少自2016年起財報造假,欺詐性地創造利潤。

三天時間三家知名的中概股被曝業績造假,這個速度有點驚人啊!

如果仔細看上面的三個做空事件,你會非常容易的發現這些被盯上的公司背後都有同一個機構——渾水!

渾水,取自中國成語“渾水摸魚”,原意是指在混濁的水中,魚暈頭轉向,乘機摸魚可以得到意外的好處,比喻趁混亂時機獲取不正當的利益。對於渾水公司做的事情,這個解釋真是恰如其分!

為何一家美國的公司會取一個如此中國化的名字呢?這還得從創始人為卡森·布洛克說起。2010年,一家中國公司——東方紙業(已退市)在美國上市,這公司為了引起資本市場的注意,便花錢邀請華爾街一家投行為其寫報告,並點明結論是要“強烈推薦”!

這家投行秉承“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理念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於是就派了當時的員工卡森·布洛克(也是投行老闆的兒子)來到中國實地調研。理論上也就是走走過場,因為這種事情在資本市場上可謂天天都會發生。但此君到中國看到“東方紙業廢棄的大門、陳舊的倉庫宿舍以及無所事事的工人與財報描述大相徑庭”,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掉頭就辭掉工作在香港成立了“渾水公司”!

渾水公司的第一單生意就是做空東方紙業,2010年6月底至7月22日,渾水公司連續發佈了六份針對東方紙業的報告,報告稱東方紙業涉嫌嚴重的詐騙和造假行為,涉嫌資金挪用、誇大營收和資產估值、毛利潤率等,給予東方紙業股票“強烈賣出”評級,目標價低於1美元,而當時東方紙業的股價為8.33美元。

這份報告在市場上引起巨大反響,東方紙業股價接連暴跌,最低下探到1.5美元,渾水用做空的方式在一段時間內獲取了暴利,一戰成名!

接下來,卡森·布洛克彷彿獲得了打開寶藏的鑰匙,短短一年時間一口氣做空了6只中概股,市場名聲大噪!特別是跟分眾傳媒一戰堪稱經典。

分眾傳媒於2005年7月登陸美股,成為中國廣告傳媒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第一股。2011年11月22日,渾水發佈質疑報告對分眾傳媒進行指責,稱其存在虛報數據、賤賣股東資產以及內幕交易等三宗罪,給出的投資建議是“強烈賣出”。當晚,分眾傳媒的股價一度暴跌60%以上,最終大跌39%,市值蒸發了13.6億美元。不僅如此,隨後渾水連發5份報告,用大量的篇幅敘述他們做空公司的理由。

不堪其擾的分眾傳媒最終在2013年花了大筆銀子進行回購並主動退市,成功躲過一劫。退市時市值摺合人民幣大概是160億元左右,但是2年後借殼七喜控股在A股重新上市,市值一度高達2700億,翻了17倍!當然,經過這幾年的持續下跌,如今市值已經僅剩下600億了……另外,還有個小插曲,已經從美國退市的分眾傳媒在2015年的時候支付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5560萬美元的和解費,以徹底瞭解當年的官司,為迴歸A股(割韭菜)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

金融戰第一槍已經打響,我們需要注意了

寫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問,分眾傳媒為啥當時要花巨大代價從美股退市?後來既然都跑路成功了為何還要花錢消災呢?這就是中美兩國證券監管制度不同造成的!舉個例子,2001年的時候有一家美國能源巨頭——安然公司,被查到利潤造假6億美元,最後這家公司不但被退市,創始人更是“享受”到了24年的牢獄之災和天價的罰款!各位想想,如果分眾傳媒不退市且被坐實業績鉅額造假,那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這方面A股對造假者就寬容很多了……)

扯遠了,渾水公司在2011年左右的時候瘋狂做空中概股,被他盯上的上市公司非死即殘,股價暴跌都是最小懲罰,大多最後都以退市收場。不僅渾水公司,後面跟著他一起做空的機構都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嚇得一眾中概股屁滾尿流!當時市場上只要是中國的公司估值普遍先打個八折,因為已經被貼上了“造假者”的標籤!最後還是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後才挽回了些許顏面!

10年過去了,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已經成為了美股的頂樑柱,但這並未阻擋住做空機構繼續拿著放大鏡仔細“研究”剩下的中概股。三天時間三家巨頭接連出問題,這背後到底是上市公司咎由自取還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首先,我覺得有些公司確實是自取其辱!比如瑞幸咖啡,他的造假非但不是民族英雄,反倒是民族敗類!這類的公司不光在美股市場,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都應該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對中國企業來說,也要多一點真誠,不要“丟臉”丟到國外去,只有自身本領過硬,才不怕被做空,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

其次,很多被渾水及其他機構做空的企業本身是沒問題的,但市場因為擔心公司真的有問題瘋狂拋售,做空機構確實做到了“渾水摸魚”,但受損傷的是普通股民以及相關上市公司,同時,也敗壞了中概股的名聲!對這類的事件應該如何懲罰(做空機構),迄今為止還尚未有明確的說法。

第三,如果2011年的連續做空中概股是部分做空機構發現了這個賺錢的後門,那最近連續出擊就顯得有點讓人深思了!這幾天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說在美上市700多家中概股,已被美國證監會認為95%以上造假,涉及到萬億美元市值。美國已決定,對在美上市的全部中概股進行調查。也就是說,瑞幸只是開了頭,是冰山一角,卻是一個糟糕的開始!(以上爆料、未經證實)

這讓我忽然想到了去年9月份的一件事情,那時中美“毛衣戰”激戰正酣,雙方劍拔弩張互不相讓!彭博社報道稱,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有意限制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注資,正在考慮取消中企在美國的上市資格!!!

此消息一出,市場譁然,中概股普遍大跌!隨後納斯達克、紐交所高管紛紛發言,宣稱不會聽從美國政府指令反而歡迎中國公司到美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

對於美國的政治體制來說,特朗普再囂張也不能直接命令交易所,畢竟人家都是盈利性組織不對政府負責。各位發揮一下想象力,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特朗普一計不成再生一計,行政命令不能打倒你,但用市場的力量呢?如果按照目前的這種做空速度,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被捲入造假嫌疑,誰還敢接受中國公司到美國融資呢?阻斷資金的目的是不是階段性達到了?這中美之間的金融戰,第一槍或許已經以一種非常詭異的方式打響了!

寫到這裡肯定有人說,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沒造假怕你作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