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自己

CFIC導讀

◆人只有懂得愛自己,才會愛別人。

有人曾說:“對自己好一點,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

可在生活中,卻有些人因無法釋懷,讓那些事不斷地折磨自己。

無論什麼事過於執著,只會打亂內心的安寧。

人生苦短,與其繼續在凡塵俗事中苦苦掙扎,不如放過自己。

有人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其實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那些錯是無法磨滅的,但我們可以選擇放下。一個人老是記著別人的錯,就等同於在傷害自己。

8歲的帕科,氣沖沖地從學校回到家。他的父親看到後,便把他叫來聊聊。

帕科氣呼呼地說:“爸爸,我很生氣。因為今天同學華金讓我在朋友面前出糗,我希望他遇到比我更倒黴的事情。”

父親聽完後,拉他到一間房間,把一件白衣服用吊繩懸掛在高空,然後給他一袋木炭。

他對帕科說:“你現在把這件衣服當作華金,你想他多倒黴,你就扔多少木炭,扔到你滿意為止。”

帕科覺得很好玩,便拿起了木炭使勁往衣服上砸去。可是衣服太高,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沒有幾塊扔到衣服上。帕科扔完後,覺得自己解氣了。

父親沒說話,只是讓帕科去照照鏡子。帕科在鏡子面前,看到自己滿身都是黑跡。

父親這時說:“你看,那件衣服沒有變髒,可你卻滿身汙漬。別人對你犯的錯,傷害是一時的,可你不放下,那些傷害就會是持久的。”

帕科這時才意識到,老是去記著別人的錯,不僅懲罰不了別人,還會讓自己更受傷。

屠格涅夫說:“生氣就是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放下別人的錯,就是善待自己。

當你在計較別人錯誤時,自己也會深陷進去,這樣的傷害更傷身。

氣大容易傷身,氣來容易傷心。

那不如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放过自己

名家畫廊 | 趙無極,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國留學,在繪畫創作上,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張愛玲曾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生命裡來來去去,不知要經歷多少過客,那些相遇也只是短暫停留片刻。

有些事,只適合變成回憶;有些人,註定要此生錯過。

所以,緣分別強求,餘生也別將就。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十分簡單。

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喜歡就在一起,累了就分開,誰也不必勉強誰。硬是要去挽留已經陌生的人、三觀不合的人,只會讓自己難受。

緣聚緣散緣如水,花開花落花如夢。

對已經遠去的感情,強求不如釋然。

有句話說:“活在別人的眼裡,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一件事。”

其實,讓別人定義自己的人生,這會更可悲。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生也有各自的精彩。

所以,學會放過自己,不活在別人的眼裡。

譬如一斤米,在餅家眼裡是燒餅,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裡,就是救命的一頓飯。

米還是那米,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就有不同。對於你是怎樣的人,不是由別人決定,而是由你自己決定。

在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被別人的話所影響。但活在別人眼裡,只會讓自己越活越累。

詩人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活法,不用太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決定了自己的價值。

做好自己,幹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不活在別人眼裡,你才能越活越自在。

放过自己

名家畫廊 | 趙無極

王安石說:“愛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愛人也。”

人只有懂得愛自己,才會愛別人。

放過自己,就是愛自己的表現。

你的人生,無需活在別人的眼中,只需活在你自己的心裡。

就像一句話說的:“遇見該遇見的,擁有能夠擁有的,也忘記需要忘記的。”

往後的日子,願我們都能學會放過自己。

來源:新華社、師父曰(ID:sfy1927)

放过自己
放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