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紮根皮樓為脫貧

摘要:   四五年來,劉長城每天都會在皮樓村各自然莊間往來,親眼看到道路通了、路燈亮了、文化廣場和一個個村頭遊園建起來了、環境衛生乾淨整潔了……舊村莊換了新模樣,變得富裕而美麗。路上遇到熟悉的鄉親,大家會熱情 ...

  四五年來,劉長城每天都會在皮樓村各自然莊間往來,親眼看到道路通了、路燈亮了、文化廣場和一個個村頭遊園建起來了、環境衛生乾淨整潔了……舊村莊換了新模樣,變得富裕而美麗。路上遇到熟悉的鄉親,大家會熱情地和劉長城打招呼,親切地像一家人。


  2014年10月,在市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劉長城作為第六批下派幹部,擔任潁州區馬寨鄉皮樓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2018年起又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剛到皮樓村時,他並不被村民們看好。“大家都認為我是從機關裡下來的,能有啥基層經驗?”回憶起近幾年在皮樓村的經歷,劉長城頗為感慨,他說,自己當時鉚著一股勁——用實際行動做點成績來給鄉親們看。


  剛進村的劉長城半步不離村,只要有空就挨家挨戶走訪。哪家貧困戶因何致貧、哪條路需要修繕、哪些產業適宜發展……在馬不停蹄的走訪中,皮樓村的村民對劉長城越來越熟悉,全村的脫貧路徑在劉長城的眼裡也越來越清晰。“扶貧工作看似千頭萬緒,心裡清楚了,也就知道從哪下手了。”


  摸清了實情,劉長城一心撲在為民辦實事上。


  村裡的蔡文亮老兩口,年邁體弱、生活困難。在劉長城的幫扶下,老蔡做起了養殖,經濟狀況逐步改善:“俺家有啥困難,不用去反映,劉書記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及時解決。”


  得知很多村民有散養土雞的習慣,劉長城便與當地大型養殖企業聯繫,合作共建養雞基地,帶動不少村民就業增收脫貧。


  生薑是皮樓村的主要經濟作物,為了幫助村民拓寬銷路、增收致富,劉長城在姜田、市場兩頭跑,終於通過網絡推銷為村民們拉來了一批訂單,一時間皮樓薑絲等產品供不應求,劉長城也因此成了“網紅書記”。


  把自己融入皮樓,把村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幾年來,努力奔波的劉長城見證著皮樓村的點滴變化:村民小組間的道路暢通了,村民家的廚房通上自來水了,村裡的環衛保潔也有了專人負責……


  2018年,皮樓村實現脫貧出列。下派任期結束的劉長城,卻放棄了回到市人大機關工作的機會,選擇繼續留下。“脫貧不脫政策,皮樓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將讓這裡有更大的發展。”


  如今,劉長城和同事們仍然堅守一線,每天依然很忙碌。部分村民有養雞的意願,劉長城積極與阜城某養殖企業接洽,商談合作事宜。閒暇之餘,他走訪當地老人,蒐集有關“皮樓八景”的歷史記憶,並歸納整理出樓西遊園、玉蘭大道等宣傳文章幾十篇。“鄉親們的生活改善了,得想辦法留住文化記憶,這對皮樓來說非常重要,得讓後人記得住鄉愁,這也是筆寶貴的財富。”劉長城說。

阜陽紮根皮樓為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