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明港鎮:移民新村繡娘多 繡出移民新生活

“我現在不用出門,每個月能掙2600元。每當看著自己的繡花作品,心裡有一種成就感、幸福感。”昨天,信陽市平橋區明港鎮清淮村繡娘陳麗玲手拿自己的繡花作品高興地告訴記者。


信陽明港鎮:移民新村繡娘多 繡出移民新生活

抗擊疫情的這兩個月,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明港鎮清淮移民新村的繡娘們一直也沒閒著,她們把廳堂當廠房,在家裡飛針走線,完成了一件件刺繡作品,然後基地上門收貨,統一銷售 。

繡娘們還建有微信群,老師在群裡發佈圖案,大家比照圖案創操作。有誰遇到難題時,老師會群裡及時的解答。

明港鎮黨委宣傳委員鐘聲說,清淮移民新村是去年修建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出山店水庫時從20裡外的平昌關鎮整體搬遷到明港鎮的。整村搬遷到明港後,為解決移民生活出路,明港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河南一涵汴繡公司入駐移民新村。鎮政府負責提供場地,一涵汴繡負責技術培訓、原材料提供和產品包裝銷售。

清淮村婦女主任朱桂香說,我們搬遷到這個移民新村後,男人們出門掙錢去了,100多位農家女在家除了看孩子就別無它事。在社區的組織下,這些昔日在田間地頭風吹日曬幹粗活的農家女,有100多人報名參加了繡花培訓。經過一涵汴繡公司9個月的全面系統培訓後,如今都變成了心靈手巧能拿繡花針的繡娘。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是58歲的朱傳雲,已經當奶奶的她克服眼力不足等困難,刻苦學習,拿到了上崗證。年齡最小是16歲的陳月,是位貧困戶的女兒,母親患有重病,爸爸在建築工地幹活。外出打工爸爸不放心,朱桂香就鼓勵她在家學刺繡,每月能掙1000多元。收入最高就是本文開頭向記者展示繡花作品的80後陳麗玲。目前移民新村已有30名繡娘領到考試合格結業,登上繡花臺了。不少人已經完成《花開富貴》《墨竹》《大麥》等經典繡花作品。她們的這些作品通過物流送到河南一涵汴繡有限公司進行裝裱,利用公司的網絡平臺銷售。

記者看到,移民新村組織農家女從事刺繡以後,村婦變身繡娘,比繡花手藝的人多了,圍堆打麻將的少了,鄰里和諧了,婆媳和睦了,家家戶戶佈置的漂亮了。

大象新聞·河南新聞廣播記者 辛鵬 通訊員 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