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宗一郎,成功的祕訣在於永不模仿別人

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設有一種獎項叫荷利獎,專門用於獎勵那些在機械工程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迄今為止,該獎項一共頒發過兩次,一次是在1936年獎勵有“汽車大王”之稱的美國人亨利·福特;另一次則是在1980年獎勵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據此,人稱本田宗一郎為“日本的福特”。

本田宗一郎於1906年11月17日出生在日本靜岡縣的一個窮苦家庭,自幼便對機械有濃厚的興趣。雖然出身貧寒,最終卻成為了天才發明家,擁有470項發明和150多項專利。

1948年9月創立了“HONDA”(“本田”品牌),今天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家。他是日本戰後經濟奇蹟的創造者之一。被現代工業界譽為“亨利·福特以來惟一的最傑出最成功的機械工程企業家”。本田宗一郎不僅是個天才發明家,在日本更是享有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榮譽。期間也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經營語錄。

本田宗一郎,成功的秘訣在於永不模仿別人

1991年8月5日,本田宗一郎在東京與世長辭,終年85歲。

本田宗一郎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跟他的為人處世和做事風格是有大的關係的。那麼他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呢?

本田宗一郎,成功的秘訣在於永不模仿別人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本田宗一郎在30歲的時候,還在當老學生。當時已經是一家工廠的經營者,這家公司有50個工人,那時候,本宗一郎拜託濱松工業專科學校的校長,苦費周折才同意收他當旁聽生,從高工一年級學起,天天上學,為的是想學一點工科的理論課程。學校一放學,就回到自己的工廠工作,邊學習邊工作,每天忙得不得了。通常都工作到三更半夜,不眠不休。

公司堅決不用靠關係進來的人

絕不錄用靠關係或經人介紹的,原因很簡單,靠關係進來的人沒有一個是有才能的人,真正有才能的人要靠自己的能力進來。

本田宗一郎從來不過問公司的人事問題,也不擔任新進人員的考試委員,本田宗一郎對"入社考試"一直抱著懷疑,認為在學校唸了三四年的畢業生,不可能能在一二小時的考試過程中就把他的能力展示出來,即使新進人員考試合格,他的能力也只不過是考試委員的水平而已。

絕對不允許公私混淆

本田宗一郎一生從來沒有用過公司的錢,雖然是本田的社長。不但如此,也禁止公司的高級人員使用公費做接待工作。認為用接待來做生意,是最沒出息的做法。

他還把公司的公車廢止了,不讓高級人員坐公司的轎車上班。自己也是開私家車上班,連汽油也是用自己的錢買。不但如此,他最看不起有些公司,讓公司的社長夫人坐公司的車去看戲、去百貨店購貨、去參加宴會,甚至讓社長的小孩也坐公家車去上學。有些社長把公司的公家車司機叫來為社長夫人或小孩開車,簡直不合道理,這是公私混淆,假公濟私,萬萬行不得。

工作是為自己工作,不是為別人工作

公司職員遇到社長不必起立敬禮,他只要拼命地工作,就是對社長的最高敬意。虛禮無用,工作要緊。

工作是為自己工作,不是為別人工作。所以說,有人認為他是為公司工作,這就不對了。因為能為自己工作,而在工作上找到樂趣,這就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公司的幸福。有人為工作而工作,不是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世界上沒有比這種工作更無聊的事了。

窮苦出身,才會更加努力

在貧窮家庭出生,不要以為是可恥的。也不要因為家境窮苦,無法上比較高級的學校而悲觀。反而要為出生在貧苦家庭而自傲,因為出生在貧苦家庭,這是給你一個努力的機會。由於出身窮苦,自己想從窮苦中解脫出來,自然會比人家多加一倍努力。努力的結果,絕對會帶來比較富裕的人生。成功的人物,大多出身貧苦的。

成功的秘訣在於永不模仿別人

本田宗一郎成功的全部秘訣,就在於永不模仿別人,永遠立志創造出別人從沒有過的高質量產品,正是這樣不懈的努力,才把本田帶上了全球汽車產業的顛峰。

本田宗一郎討厭模仿,所以本田公司是以自己的做法去探索的,為此也吃盡了苦頭。走了很多的彎路,雖然趕超同行之前花了不少時間,但是,在趕超之後,技術上的領先就形成了彼此之間的差距。本田從一開始就選定了艱苦奮鬥的方向,所以是先苦後甜。模仿只圖一時的舒服,日後就會叫苦不迭。作為一個科研人員,他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是尤為關鍵的。模仿一次,就會永遠模仿下去。

模仿,就是把人家的研究成果據為己有,製造出一模一樣的商品。雖然模仿得真似乎很不容易,但是世界上沒有比模仿更加快樂的事情。能把它模仿成功,不是很快樂嗎?

話雖如此,模仿是先樂後苦。因為一旦嚐到了這個滋味後便欲罷不能,只要有一次模仿成功便不想自己創造了。這樣,不想自己創造而專事模仿,永遠走在人家的後面,世界上還有比這種事更痛苦的嗎?無法超越人家,或製造出人家要像你模仿的東西,怎麼會快樂呢?

可是,創造就不同了,是先苦後樂。創造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工作,有99次失敗才會有一次成功。在創造的過程中,時間、金錢、精力、創意、工夫等都不可或缺,並且這幾項因素又不一定能保證最後會給你帶來成功。

但是,一旦創造成功了,其快樂是無與倫比的,並且創造會給你帶來永遠的快樂,不會是短期的。所以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先苦而後樂,何樂不為?

本田宗一郎對他人的"失敗談"特別感興趣

什麼是"失敗談"?就是談一些失敗的經驗。什麼是"成功談"?就是專談他的成功史。本田宗一郎不喜歡聽人家的成功史,因為他人的成功不一定對他有幫助,認為他人的失敗可以作為他山之石,拿來攻玉。所以,對他人的成功不感興趣,反而對他人的失敗特別有興趣。

一個沒有失敗過的人,實在很可憐。認為人不經失敗就不會長智,更無成長可言。人都是從失敗中,記住了失敗的經驗,然後檢討為什麼會失敗。反省失敗的原因,雖說經歷了一次的失敗,卻會帶來長期的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一點都不假。

聽聽人家的"失敗談",便可叫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因為能夠避免犯錯,才有成功的希望。至於聽人家的"成功談",他人的成功肯定有他人的條件,他人的條件不一定和你的條件一致,聽這些"成功談"對自己毫無幫助,所以本田宗一郎就不喜歡去聽,原因就在這裡。

本田宗一郎,成功的秘訣在於永不模仿別人

寫在最後:任何一家企業能取得一定的成就跟企業的管理和經營理念有著莫大的關係,本田宗一郎的管理理念是我們中國很多企業值得學習的,也是我們中國車企所欠缺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牛逼的背後都是苦逼,中國汽車工業的想要彎道超車,絕不能是靠模仿,走捷徑,積極正向的研發,踏實做事,才是真正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