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2019年高考考試內容的變化和考試時間的推遲打了很多老師和考生的一個措手不及,在很多老師以及考生的眼中看來今年的高考已經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的變化了。教育部發文稱2020年的高考的改變不僅會體現在考試內容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在某些科目的題型以及考試形式將會發生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唯一不會變的是考試大綱範圍,那麼我們也從近幾次教育部發布的公告中總結出來了2020年高考將要發生的幾個重大變化供大家參考。

對於2020年高考生來說是比較尷尬的一年,這一年是很多省份最後一次老高考(3+X),這一年的考生應該是壓力最大的一年,這一年如果高考沒有考好,意味著考生的前途無法預測,如果可以復讀,那麼你將進入新高考行列,進入新高考行列,有很多是老考生無法適應的,就算去復讀也很難考好,最近相關部門還在研究這個問題,到底能不能復讀?如果能復讀復讀生怎麼處理?

在2020年有很多學生估計就是高中畢業,有的學生沒有考好,沒有錄取好可能就怎麼讀專科學校了,這就是2020年高考。

2020年之前傳說高考不再有範圍,但是到最後相關部門還是提出可以用老考綱(2019年考綱繼續用)只是出題方式有些變化,現在就針對2019年的考綱對2020年的高考做一個高考預測。

2020年備戰高考的考生們應該如何抓住重點,科學設計自己的學習方案,從而實現高考成績質的飛躍呢?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英語:注重考查學生的實際使用能力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預測分析

2020年高考依舊會在穩定的基礎上,繼續考查學生英語的實際使用能力。充分體現英語學科素養及課標的要求,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文化素養和溝通合作能力。

閱讀理解旨在考查學生語言綜合能力。設題趨勢依舊會沿襲2019年高考模式,以細節題為主,簡單的推理,詞義猜測,主旨大意及作者觀點與態度。題材的選擇應是貼近生活,時代性強,話題涵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和諧三大主題思想。

七選五題型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處理信息及邏輯推理的能力。考察方向應是說明文為主。完形填空也是突出考查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突出勵志性、教育性原則。

歷年高考都是以記敘文為主,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給讀者帶來人生啟示。2020年高考也會在穩定的基礎上,選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話題。

語篇填空,考查學生在語篇中識別並運用相關語法知識解題的能力。難度不會太大。

短文改錯旨在考查學生對語言的評價和校正能力,對詞彙、語法、語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錯誤設置還是會在動詞時態、名詞、冠詞、連詞、非謂語動詞等。

書面表達將繼續考查書信類,應用文寫作。以提綱式、半開放式為主要趨勢。

備考建議

一、2019年高考突出了對動詞的考查,2020備考中動詞及動詞短語的複習,應予以高度重視。

二、得閱讀者得天下,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梳理閱讀答題技巧,總結規律。尤其是主旨大意及作者觀點態度題。此類題是易錯點。

三、得寫作者贏天下,這個道理隨著近幾年的高考漸漸突顯,所以同學們要堅持每日練習,堅持一週一篇應用文寫作。

四、迴歸教材,注重基礎。至少做完近三年的全國卷、北京卷、浙江卷等高考題。

溫馨提示:在二輪三輪複習中,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學情、注重基礎知識,不要盲目趕進度,盲目刷題,一定要針對個人的薄弱環節調整複習進度和計劃,有針對性備考。

數學:重視思維能力 減少繁雜運算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考試範圍的變化

很多參加今年的高考考生都為今年的高考數學題目而感到抓狂,那麼在2020年的高考數學的變化中也著重提到了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範圍的變化,首先來說第1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數學將不再劃分文科數學或者是理科數學,也就是說無論是文科的同學還是理科的同學都使用的是同一張數學試卷,而考試範圍的變化則就是刪除了一些內容而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相對於原來數學考試的範圍是越來越大,考試的知識面也是越來越廣。

預測分析

首先,為了順應未來的高考數學文理合卷的趨勢,預計2020年試卷文理同題的比例還會有所增加,複習中要對文理交匯處的知識點予以充分重視。從多種渠道瞭解今年的課程改革,關注對數學教學內容的調整,對於刪減內容從輕處理,體現新理念的部分要濃墨重彩。

二是考查數學思維能力,減少繁雜的數學運算。從"解題"走向"解決問題"被認為是2019年高考數學的一大亮點,2020年應該會繼續秉承這個理念,多考如何去想,少考如何去算。

三是加強數學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考查。如何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一直是數學學習的最高要求,高考試題中每年都會有專門的試題考查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整理數據,分析數據,進行決策和判斷是數學應用的大方向。

四是高考很重視對數學文化的考查,引導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這部分內容一般難度不大,但是閱讀量較大,也伴隨著一定的創新性,因此複習中遇到此類問題不應迴避,應該予以重視。

備考建議

一、充分相信學校,相信老師,不道聽途說,不懷疑猜忌。

二、戒驕戒躁,一輪複習後個別學生因成績不理想會產生焦慮,其實高考的複習不只一輪,後面還有趕超的機會,不能因為一時的好壞自亂陣腳。

三、科學使用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數學在高考過程中是很重要的節點,對第二天綜合考試的心態有很大影響,所以,從近幾年的趨勢看,不會出現"打擊一片"的情況,所以平時複習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使用,不要一味求難,被"偏、難、怪"的問題帶偏方向。

四、知識點越考越活,從2019年高考數學來看,如果不懂知識點的應用,那麼將無法做有些題目,比如算人的身高,如果不懂把知識點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那麼不一定能做對這樣類似的題目,2020年高考這樣類似的題目肯定還會出現。

數學越考越活,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不能盲目的去刷題,一定要懂知識點,懂知識點的應用,高考數學就有439個知識點,經常出現的考點有167個考點,簡單但是經常被混淆導致丟分的有80個易錯點,高考拉開差距的有57個難點失分點考生把握好了題目考再活也能拿高分,不會梳理這些知識點的同學可以藉助書來幫助,最典型的就是衡水中學內部用的名校週考試題彙編,就把這些知識點全部整理清楚了,只要考生去做題就行。

語文:強化立德樹人 融入傳統文化元素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考試範圍的變化

在語文考試中有許多考試內容是需要我們背誦的,尤其是一些古詩文默寫部分,在以前在考試中根據考生所學習課本以及所在地區的不同需要背誦的篇幅也是不一樣的,考生們如果明年要參加高考的話,可以根據當地教育部門下發的通知以及老師授課的重點來進行學習,避免因為背誦科目過多而浪費自己的時間,或者是因為背誦過少而影響自己正常考試的發揮。

預測分析

2019年高考新課標有這樣幾個特點:輕套路,重分析;輕術語,重領悟;輕知識,重思維。分析2019年與2017年試卷,可以預測2020年高考的一些方向,有幾個點是應該注意的:

一、瞭解穩定性。1.基本能力點的穩定。如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等能力點的穩定;2.圖文結合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題的穩定,全國一、二、三卷,2017年、2018年試卷沒有變化,2019年高考就開始發生了變化,考得越來越活;3.強化立德樹人,深蘊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的內涵的穩定。比如名句默寫題型,全國一、三卷的作文;4.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穩定性;2018年全國二卷考測的文化常識:豪右、頓首、茂才等;2018年全國二卷語言文字運用考測的語段"戲曲"等。

二、洞知常考點,時事入題已成常態,如2019年全國一、三卷作文的命題,全國二卷實用類文本閱讀"創新"。

三、明晰新趨向,高考試題穩中有變,變中有新。1.選材的多樣性;2019年全國三套小說,既有現代小說,又有當代小說,既有常規小說,又有回憶小說等有創新寫法的小說;2.注重了對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敏捷性的考量;2019年試卷比2018年增加了千餘字。3.強調設置具體情境下的考查;2019年語用題,將原來獨立的三個語用題,轉換為同一個語境下的設題。

備考建議

一、強化語文核心能力的培養,著眼於學生的體驗;注重教材傳統文化知識的梳理,隨文積累;滲透核心價值觀的人物事蹟、新聞事件和文學作品的材料要注意訓練。

二、增強"時事語文"意識;用好生活材料;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國家和民族肩負的責任。

三、創設語境,變換語境,進行真實語境下過關訓練;強化不同類型思維訓練,比如訓練學生將"水杯,字典"進行相關聯想;增強答題時間意識;引導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的方法。

2020年備考應該注意的是:第一,更加註重對主流價值觀的引導,高舉立德樹人的旗幟;第二,更加註重考查學生對現實生活和時代精神的認識;第三,滲透中華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第四,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五,任務驅動一定會堅持;第六,在當前大力提倡"核心素養"的大背景前提下,想辦法展示"核心素養";第七,開闊閱讀視野,既要研讀高考滿分作文,又要多讀一些好的期刊。

物理:二輪複習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複習目標

一、查漏補缺:針對第一輪複習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的複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基本能力,進一步強化規範解題的訓練;

二、知識重組:把所學的知識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梳理知識結構,使之有機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徑地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三、提升能力:通過知識網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題速度和解題技巧,二是提升規範解題能力,三是提高實驗操作能力。重點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標瞄準中檔題。

二輪複習策略

一、選題要"精"。選題要"精",主要體現在代表性、新穎性、梯度性、適度性、針對性和創新性。

二、重讀精讀課本,不留死角。對重要的概念、規律一定要做到熟讀、精讀課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夠兩次,兩次不行再來,絕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課後的閱讀材料、小實驗、小資料等。

三、重視物理錯題。錯題和不會做的題,往往是學生知識的盲區、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區、解題思路的盲區。所以學生要認真應對高三複習以來的錯題,問問自己為什麼錯了,錯在哪兒,今後怎麼避免這些錯誤。

四、心中把握每年考題的重點和熱點。學生要跳出題海、突破高頻考點:例如電磁感應、牛二定律、電學實驗、交流電等,每年都會考到,這些考點就要深層次的去挖掘並掌握。習題訓練,要通過一道綜合題串接零散的知識點,努力做到以點帶面、借題發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上聯知識、下掛方法,第二輪複習要體現知識的整合、方法的總結。

生物:表達將成為新一輪高考的亮點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預測分析

首先,2020年高考的生物試題仍然會重視課本,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突出主幹知識,兼顧知識面的覆蓋。

第二個方面突出能力的考查,命題從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仍然是一個不變的考項。

另外,在2020年高考實驗命題方面,考生應該能夠確定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關注實驗理論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運用表格、圖像表達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表達將成為新一輪高考的亮點。

第三方面關注社會的熱點,體現試題的科學價值和時代性。

第四要提升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的科學思維方式,2020年高考仍然會要求考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繫,並能夠在比較複雜的情境中運用綜合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總結來分析試題的基本思路。

備考建議

首先要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第二是重視方法技能,強化實驗複習。第三是注重練後反思,強化限時訓練。第四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第五要選做高考真題。第六要適當關注生物學熱點。

化學:重點關注教材實驗和習題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預測分析

2020年試題命制仍堅持穩定性。

一、熱點知識常考。如"氧化還原反應"仍為重點,考查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判斷和比例關係、陌生方程式的書寫、氧化還原滴定的計算、滴定終點判斷等。

二、關注教材實驗和習題。如銅和濃硫酸反應的現象、結論,沉澱轉化時量的關係等。習題涉及到的元素值得推敲,如錫和銻等。

備考建議

一、結合考綱,重溫教材,夯實基礎。考生要依據《考試大綱》,結合教材,逐一把考點消化吸收。考前一個月一定要重溫教材,關注正文、科學探究、思考與交流、科學視野、課後習題、腳註,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二、細研真題,統攝規律,形成模板。要細做高考真題,既要把同類型題放在一起做,也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整套題。這樣,考生既可準確瞭解高考的題型、命題方式和意圖,考點、重難點和突破點,又可提高解題能力。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科核心內容,如化學與元素週期表(律)、實驗基本操作、電解質溶液、有機化學等。非選擇題通過設置真實情境,考查信息遷移能力,從化學視角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近五年題型穩定:有化學實驗、原理綜合、無機綜合(工藝流程)、有機或結構選修。通過高考試題,考生要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出高考必考和常考題型的解題模板,形成高效的解題思維、技巧,使答題更加簡潔化、規律化。

三、適量模擬,限時訓練,規範答題。複習過程中,模擬題要適量,難度比高考稍大即可。要注意積累應試經驗,理綜化學應在50分鐘內完成,要從題幹中獲取關鍵信息並應用,要精讀試題,準確判斷,提高答題技巧。

答題要規範使用化學用語、規範語言表達、規範文字書寫過程。化學用語不能出現錯字,化學用語要完整準確,敘述要有邏輯性,計算型問題要注意單位等。

政治:複習時結合新的學科素養要求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預測分析

複習時結合新的學科素養的要求非常關鍵,因為這是綱要和方向。

第一方面說一下政治認同,從去年高考試題來看,考了"黨的領導",就是講的政治認同。第二方面說一下語言行文方式,語言表述如何聯繫材料,這個對學生來說在高考時是特殊重要的要求。再有一個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抓住關鍵問題、熱點問題,結合實際,深入思考。

針對當下一些熱點問題,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搞好營商環境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國家正在面臨的問題。

備考建議

作為高考複習,最重要的還是抓基本知識,就是骨幹知識,要熟悉、熟練,有能力駕馭和運用,在此基礎上要實現能力提升,這就需要學生不斷關注新問題,想辦法能夠解決好新問題,新問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地理:題目與現實生活要緊密結合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預測分析

回顧2019年全國文綜二卷地理試卷,在題型設計上依然保持了單選題和綜合題的形式,選擇題綜合性強,綜合題設計"入口小,縱深廣"針對具體問題考查;在考查內容上,突出主幹知識,突出重點內容,考查重點在於理解知識本身的內在邏輯和聯繫;在信息呈現方面,材料豐富厚重,與實際生活和社會熱點結合緊密。

備考建議

一、查缺補漏,夯實基礎。應該以教材為載體,學生應該回歸教材,查缺補漏。

二、側重主幹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三、關注熱點,知識遷移。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特徵之一就是題目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很多題目以熱點、焦點問題為命題背景材料來創設問題情境。在關注熱點時,不能只停留在熱點本身,而是要看到熱點問題背後的地理原理,進行教材知識的遷移運用。

四、運用地理語言,規範答題思路。

歷史:注重家國情懷 關注時代熱點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預測分析

從近些年的考題來看,除了注重主幹知識的考查,還注重對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在高考試題中幾乎到處都有家國情懷、人文關懷的體現,比如國家統一意識、文化認同感等。仔細分析去年高考試題,可以看到其緊貼現實,處處體現時代熱點。此外,試題還比較注重對史觀、史學理論以及史學研究方法的考查。

從考生來看,他們容易出現兩大問題,首先對於記憶性的知識往往是支離破碎的,很難形成清晰的時空框架,而對於一些理解性的知識往往是一知半解,沒有真正弄懂弄通。

還有一部分考生審題意識不強,沒看清題幹就匆匆作答,而在讀題過程中又往往在獲取解讀知識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方面比較弱,經常照材料摘抄原文。等到了答題的時候又缺乏邏輯性,雜亂無章,缺少一些答題技巧和規範的語言。

備考建議

建議同學們在複習中注重主幹知識、必備知識的掌握,在第一輪複習中要注重歷史知識記憶的精準,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二輪複習可以打破現有教材模塊的體例,建立清晰的歷史框架。此外,全國卷大學建議多關注高頻考點和時代熱點,關於時代熱點有幾個建議,

第一要關注體現社會戰略性價值並且符合人類未來發展趨勢的熱點,比如說"文明交流""大國治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

第二就是要符合國家意識並且關注民生的熱點,比如"黨的執政能力""體制改革""社會公平"等。

第三還可以從體現家國情懷、人文關懷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國家統一""公民意識""人民的力量"等。再有一個就是週年熱點,比如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2020全球戰疫等。另外,史觀和史學研究方法,也是高考近些年的一個考查趨勢。

希望本文能讓考生快速找到自己掌握薄弱的知識點,讓錯題不再錯,逆襲高分學霸!祝廣大高考考生能順利迎戰高考,蟾宮折桂!

2020高考各科考點預測及備考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