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首先我們在這裡要更正一個概念:鋼筋下料。在施工現場,鋼筋下料指的是鋼筋加工工人按照技術人員或鋼筋工長所提供的鋼筋翻樣單進行加工成型的過程,所以鋼筋下料是一個體力勞動;大家通常所說的鋼筋下料應該指的是施工現場的鋼筋翻樣工作,在施工現場專業的叫法是鋼筋翻樣而不是鋼筋下料,鋼筋翻樣是一個枯燥、繁瑣且十分複雜的腦力勞動的過程。

曾經多次有人這樣問過:"鋼筋預算和鋼筋翻樣都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鋼筋實際翻樣的結果會大於我們預算員計算出的鋼筋結果呢?"不論是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即使在施工單位內部,施工預算員所計算出來的鋼筋工程量結果也往往比現場鋼筋工長或鋼筋翻樣人員所提供的鋼筋翻樣單的結果小很多。大家都在關心這個話題,這到底是為什麼?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點來對鋼筋翻樣和鋼筋預算進行逐步闡述:

一、 計算的關注度上不同

其實,鋼筋翻樣和鋼筋預算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這麼多年來預算人員養成了一個預算就是粗算的習慣,只要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結果即可,快速的確定工程造價。具體的工程量在結算時再根據鋼筋工長或鋼筋翻樣人員提供的鋼筋配料單與甲方進行結算。其實在前期招投標階段如果能準確的計算出鋼筋工程量的話,那麼後期雙方承擔的風險就會少了很多,但是前期由於時間的關係及諸多客觀原因,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大部分預算人員不瞭解鋼筋工程的加工、綁紮全過程的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所以根本也沒有辦法計算出十分準確的鋼筋工程量。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鋼筋預算主要重視量的準確性。但是由於鋼筋工程本身具有不確定性,計算鋼筋的長度及重量不像計算構件的體積及面積之類的工程量,計算土建工程量是根據構件的截面尺寸進行計算,且數字是唯一的;而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且站在不同的立場所思考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即使按照國標規範也有不同的構造做法,幾乎不會出現同一工程不同的人計算出的結果完全相同,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預算只需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存在誤差是可以的。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工人找活點擊 鋼筋翻樣不僅要重視量的準確性,而且鋼筋翻樣時首先要做到不違背工程設計圖紙、設計指定國家標準圖集、國家施工驗收規範、各種技術規程的基礎上,結合施工方案及現場實際情況,再考慮合理的利用進場的原材料長度且便於施工為出發點,做到長料長用,短料短用,儘量使廢料降到最低損耗;同時由於翻樣工作與現場實際施工密切相關,而且鋼筋翻樣還與每個翻樣的人員經驗結合,同時考慮與鋼筋工程施工的勞務隊伍的操作習慣相結合,從而達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而進行鋼筋翻樣。比如在做施工預算時,當柱內存在不同直徑的鋼筋時或同一層中柱的淨高不同時,那麼縱筋的露出長度均按各自的鋼筋直徑或按各自的柱淨高進行計算,有些預算人員在手工計算時甚至不考慮縱筋的露出長度,直接用層高進行計算。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而鋼筋翻樣,為了便於施工方便,均會按淨高最高的柱或直徑最大的鋼筋進行露出長度的計算,因為在同一樓層中,如果翻樣單中柱的縱筋長度存在多種長度,工人在施工時就可能會出現用錯位置的情況,而且給施工班組長的指揮也帶來複雜性。因此在鋼筋翻樣時儘可能的要減少鋼筋長度的種類,同時還要考慮儘可能的使用原材料。比如某框架結構層高為 3.6米,柱縱筋採用機械連接,在做預算時,框架柱縱筋的長度就是 3.6米,而施工翻樣時計算的長度可能是 4米,因為 4米剛好是原材料長度為 12米的 1/3,這樣不至於浪費鋼材;如果鋼筋翻樣也按 3.6米計算,那麼就會出現 1.2米長料頭,從而造成浪費。如下圖柱縱筋翻樣和預算的區別: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二、計算的精度不同

通常在我們做預算時,僅考慮構件與構件之間的關聯關係,縱向受力鋼筋如何錨固?錨固多少?橫向鋼筋如何佈置?佈置的範圍確定之後,就能快速的計算出鋼筋的工程量,目前大部分預算人員是這麼在進行鋼筋工程量的計算。但是,作為鋼筋翻樣,不光要考慮構件與構件之間的關聯關係,而且還要細化到構件內鋼筋與鋼筋之間的關係,構件之間鋼筋與鋼筋之間的關聯關係,遇到複雜的節點位置,在鋼筋翻樣前還得先繪製該位置的節點詳圖,標註各個構件的鋼筋在節點內如何關聯以及鋼筋之間的層次關係,構件的之間的施工先後順序都得統籌考慮,否則所依據給出的鋼筋配料單加工成型的鋼筋到了施工現場,工人無法施工,就會造成鋼材的浪費。如上圖樑柱相交的鋼筋節點構造。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三、參照的依據也略有差異

作為鋼筋工程量的預算,在計算鋼筋工程量時,也需要依據施工圖紙、標準圖集、國家相關的規範執行,但是是在計算鋼筋的接頭數量和搭接時,預算鋼筋工程量主要依據的是定額的規定,如北京 2001年定額規定搭接在直徑 12以內按定尺 12000計算一個搭接,直徑 12以外按定尺 8000計算一個搭接,現澆混凝土牆按樓層高度計算搭接,設計採用焊接的按鋼筋搭接計算,不再計算焊接費用。有些地區定額規定甚至都不考慮搭接,關於這部分可能各地的定額規定都不盡相同。但是作為鋼筋翻樣,鋼筋翻樣的關鍵是確定鋼筋在什麼地方斷開,什麼地方連接,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連接的,需要滿足施工驗收規範的和設計圖紙要求,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範規定搭接位置不宜位於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同時還有受拉區和受壓區的接頭錯開百分率的要求。而通常的設計圖紙也會規定,比如梁的上部鋼筋在跨中三分之一範圍內連接,梁的下部鋼筋在支座三分之一範圍內連接;二要考慮採購鋼筋的原材料長度和工人實際可操作性。考慮接頭的位置是個十分繁雜的過程,鋼筋預算不用考慮這麼多因素,只要總重量控制在允許誤差範圍內就可以了,鋼筋計算也相對簡單。

鋼筋翻樣和鋼筋算量之間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