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看帕慕克的哲學觀2

奧爾罕.帕慕克以“我”描述不同視角下的同一場景,產生出許多交錯重疊的奇異景象。帕慕克以前所未有的寫作手法將這些景象用不同的人物折射出來,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衝擊。必然,這種技法將為後人反覆模仿用及。

帕慕克交錯的視覺描寫帶著讀者穿越伊斯坦布爾的各個角落,走訪各個細密畫家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的性格.愛好.繪畫特點,從書書人的故事,小狗的眼睛裡,布販子艾斯特的調解中,謝庫瑞搖擺的愛情取向甚至一棵樹的經歷一枚金幣的遭遇來透析潛藏於歷史背景中的“個人風格”,解析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帶來的衝突。

諾貝爾頒獎致辭曰:

“帕慕克在追求他故鄉憂鬱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徵。”

這句致辭中“帕慕克追求他故鄉憂鬱的靈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衝突”並不錯,交錯的新象徵似乎並沒有發現。

請看作者以女人的身份唱出的如下歌詞:

我善變的心啊!當我身處東方時,我渴望西方。當我身處東方時,我渴望西方。

我的身體啊!當我是男人時想做女人。當我是女人時想做男人。

身為人類何其困難,人類的生活更是無比艱辛。

我只希望我能享受前面,也能享受後面。

成為西方人,也成為東方人。

在此可以看出帕慕克的迷茫,作為人類何其為難!始終在兩者間猶豫不決,始終身在一處嚮往另一處,始終等著有更優秀的東西符合自己的風格。這也註定了人的憂鬱,得到不幸的根源!


謝庫瑞在小說結尾的願望之一,是希望被繪入一幅幸福之畫。她想要畫面上天空中的鳥兒好像在飛翔,但同時又喜悅而永恆地懸在半空。這種矛盾是人類的共同的矛盾。謝庫瑞與“殘廢”的黑作著夫妻,把迷戀她的哈桑交給兒子奧爾罕去評判。或者只有在文字中,一切才會美好如願。文字寫生活而解不開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