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壯族地區處於祖國南疆,與交趾(今越南)毗鄰。長期以來,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在發展各自的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支援,友好往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壯族人民一貫十分珍視和維護這種友誼。但是,由於脆弱的北宋王朝對鞭長莫及的地區採取棄而不守的態度,因而對在五代期間興盛起來的交趾,僅令其稱臣納貢,於宋初開寶八年(975年),封其首領丁部領為“交趾郡王”。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祖國南疆

此後,交趾逐漸脫離北宋王朝的直接統治。交趾封建統治集團在擺脫北宋的控制後,逐漸走上擴張的道路,不僅南下擴張,還經常伺機蠶食和武裝侵略北宋邊疆的壯族地區。因此,壯族人民便同漢、瑤、苗等族人民一起,擔負起了抵禦和反擊交趾封建統治集團的武裝侵略、保衛祖國南疆神聖領土的重任,為祖國領土的完整和各民族的團結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交趾封建統治集團武裝侵略壯族地區的次數是很多的,規模較大者有如下幾起: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古代北宋時期繪圖

宋天聖六年(1028年)五月,交趾封建統治者李公蘊令其子、弟、婿率兵入寇邕州。宋嘉祐五年(1060年)春,交趾地方封建統治者申紹泰藉口追捕“逃兵”,“寇邕州”,劫掠“指揮使楊保材及士卒、牛馬而還”,並殺害了邕州地區的五個巡檢宋熙寧八年(1075年),交趾封建統治者李常傑率兵入寇欽州、廉州和邕州,殺掠無忌,“民死者十萬餘人,被虜婦八萬餘口”。在邕州,“交人盡屠其民,凡五萬八千餘口”。明洪武十年(1377年),安南封建統治者陳叔明侵人壯族地區永平寨(今廣西寧明境),越過銅柱二百餘里,攻佔思明(今廣西寧明)土州屬地丘溫、如嶅、慶遠、淵脫五縣地。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常傑繪圖

明永樂二年(1404年),安南封建統治者黎季碌侵略當時的思明土府屬地祿州、西平州、永平寨等地。永樂九年(1411年),安南封建統治者攻打欽州,襲擊邊防寨,“瀕海居民,頗遭劫掠”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安南封建統治者出兵欽州,並強佔欽州屬地四峒九十九村的領土。明正統三年(1438年),安南地方封建統治者安平土州,擄掠男婦二百二十餘人,搶走牛羊,焚燬房屋,強佔村莊。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古代村莊繪圖

與此同時,又擄掠思陵州(今廣西寧明境)霸村,擄走男女四十餘人,搶走很多牛羊,燒燬很多房屋明成化三年(1467年),安南封建統治者黎灝出兵憑祥土州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安南地方封建統治者莫登庸黨羽,發兵廣西歸順(今廣西靖西境)、下雷(今廣西大新境)等土州,並同時侵襲欽州沿海等地,大肆燒殺搶掠,襲擊邊防哨所,邊民備受其害明天啟三年(1623年)七月,安南統治者又武裝侵入廣西境內,並採用蠶食政策,侵佔了廣西思陵土州,以及上石西、太平、思明等土州的二百七十二村。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古代村落

面對交趾統治集團的侵略,以壯族人民為主的當地各族人民與之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其中,宋熙寧間(1068—1077年),交趾軍隊進攻邕州和明萬曆間(1573—1619年)安南出兵歸順、下雷等州和欽州沿海地區時,壯族人民的反抗鬥爭尤為壯烈。正當脆弱無能的宋王朝忙於抵禦北方契丹族南進、南疆防守薄弱之際,交趾統治者乘機於宋熙寧四年(1071年),開始出兵廣西壯族地區。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北方契丹族南進繪圖

熙寧八年(1075年),交趾統治者藉口廣西官員沈起、劉彝“潛起蠻峒兵,繕舟船,習水戰,禁州縣不與我國貿易”為名,於十一月派李常傑等人率兵八萬,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水陸並進,向廣西壯族地區發起進攻交趾軍隊接連攻陷欽州、廉州和邕州屬下太平、永平等四寨後,於十一月二十七日進犯至我廣西南部重鎮邕州城(今廣西南寧)下,並於十二月初九日形成了對邕州的包圍。那時,邕州城內只有守軍二千八百人,但全城壯、漢軍民在邕州知州兼皇城使蘇緘的率領下,同仇敵愾,奮力抵抗,展開了壯烈的邕州保衛戰。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邕州

在邕州城被圍以後,蘇緘一方面組織兵民晝夜築城抗敵,一方面選擇其部屬和城中有才能的人,“授以方略”,讓他們帶領軍,民分地防守。蘇緘還選擇勇士弩手,駕舟主動出擊,斬獲敵軍頭目二人。敵人圍城危急時,蘇緘“晝夜行勞士卒,發神臂弓射賊,所殪甚眾”,激勵全城的漢、壯等族軍民奮勇殺敵,固守州城,以待援軍。然而,桂州(今廣西桂林)方面張守節所率的援軍先是逗留不進,後在上司的壓力下雖然移兵南進,卻一路狐疑,結果在崑崙關倉促遇敵,全軍覆沒。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邕州

援兵被擊敗後,交趾軍隊攻城更急,而城內宋朝軍民的抗敵意志也更堅。他們始終浴血抗戰,不斷挫敗敵人使用雲梯攻城和企圖從濠洞攻入的伎倆,狠狠打擊敵人此時,廣西左右江溪峒的壯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也奮起參戰,不斷伏擊敵人的交通運輸,截斷其後路,從背後夾擊侵略者,支援守城軍民的抗戰。由於力量對比懸殊,中央援軍未至,城內又“矢石且盡 “糧盡泉涸,人吸漚麻水以濟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二十一日,邕州城終於失守。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邕州老街

當時交趾軍使用“囊土傅城”的辦法攻城,即在把泥土堆得和城牆差不多高的時候“蟻附而登”,以致城陷,但邕州保衛戰已堅持了四十二天。交趾軍進入邕城以後,蘇緘仍繼續率領受傷帶病的軍民,“馳騎戰愈厲”,和敵人展開激烈的巷戰和肉搏戰。最後見終不能敵,蘇緘乃激昂高呼:“吾義不死賊手!”於是趕回州署,先將家人三十六口殺死,然後縱火自焚。全城壯、漢等族軍民,面對侵略者的屠刀,亦“訖無一叛者”,表現了中國人民寧死不屈的高貴氣節。

古代壯族人民和交趾人民,因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古代戰爭繪圖

殘忍的交趾侵略軍在邕州實行屠殺郡民五萬八千餘口,扒潰邕州城牆以填江,並縱火“焚邕州城”,把邕州城夷為廢墟二十三日,交趾侵略軍企圖繼續北犯桂州,但得知宋朝援軍將至,於是“擄婦女小弱者七八萬口”而。“懷”邕州人民後來為蘇緘立祠,朝廷並賜匾額曰“懷忠”。人民歲時祭祀,緬懷他忠勇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