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平遙武廟大火,有千年歷史的正殿燒燬!

5月30日,山西平遙武廟發生大火,當地稱,武廟修復工地發生局部火情,現已被撲滅,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痛心!平遙武廟大火,有千年歷史的正殿燒燬!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而平遙武廟,就是古城重要的文物之一。

痛心!平遙武廟大火,有千年歷史的正殿燒燬!

清光緒八年《平遙縣誌》版


平遙武廟,又名平遙關帝廟,位於平遙城內書院街西口路北,根據平遙縣政府官網記載,其創建年代不詳,但不晚於元代,廟宇規模可謂宏大,廟內最開始供奉關羽,後又增設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人雕像,謂“五虎上將”,民間百姓也稱呼其為“五虎廟”。

平遙武廟曾修葺多次,清乾隆三十年(1765)補修,道光二十年(1840)、同治十一年(1872)復修補葺,佔地三千多平方米,現在佔地面積僅存兩百八十多平方米,不到原本面積的十分之一。

武廟原本並非一座單一的古建築,在其兩側曾有過街牌坊,整個廟內還曾有過牌坊式山門、樂樓、獻殿、重殿和正殿。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牌坊、塑像等被拆毀,七十年代後期,獻殿、中殿等均被拆除,至今僅存的只有樂樓與正殿,而昨天一場大火,將正殿五間全部燒燬。

痛心!平遙武廟大火,有千年歷史的正殿燒燬!

武廟樂樓

實際上,全國各地的供奉關羽的武廟並不少見,但平遙的這座武廟卻十分珍貴,這不僅僅因為其修建年代久遠,更重要的是,它堪稱“牌坊式山門”的傑作。所謂牌坊式山門,指的是入口山門採用牌坊形式,山門屋頂分為三段,山洞以上的中央部分比較高,兩側屋頂比較低。

武廟山門三屋的寶頂、屋脊、屋瓦、獸吻等全部都是由琉璃燒製,十分雍容華貴,主入口的兩側有垛牆,牆面上附有盤龍琉璃雕飾,生動逼真,在其下方還有出水孔洞,可見設計之細膩。

痛心!平遙武廟大火,有千年歷史的正殿燒燬!

一個半月前,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昨天,平遙武廟的正殿蕩為寒煙,今天,我們更應該吸取教訓,提高警惕,竭盡全力減少這類令人痛心的事情發生。文物保護,我們任重而道遠。

那麼,對於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古建築,你有哪些建議呢?

參考文獻:

[1] 張強.關帝廟建築的佈局及其空間形態分析——以山西省境內現存的關帝廟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06.

[2] 焦洋. 平遙古建築大木構件裝飾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6.

移步“姜鵬歷史沙龍”公眾號,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