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到底要不要在三四線買房?

“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這句話誤導了多少人?

這些年人們對於買房的熱衷可以說非常積極,即便是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大背景下,人們買房的熱情不僅沒有降低,反倒是越來越高,很多人甚至願意購房房價更高的房子也不願意購買低房價的房子,因為他們認為買房就是一種投資,只有房子增值買來才有價值,反之就跟一堆鋼筋水泥沒什麼分別,房子原始的居住屬性似乎已經蕩然無存無關緊要,而房子是否增值又和很多因素存在著相關性,比方說配套資源、經濟水平、未來發展等等,但現在樓市中都普遍認為,一二線城市的房子最具價值,三四線的房子沒有購買的必要,一些專家甚至鼓吹: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的觀點!對此筆者認為這句話只是從投資的角度出發,而沒有關注實際情況,甚至還會害了不少人買不起房沒有買房。

很多人一說起一二線城市就是經濟水平好、醫療教育好,反正啥啥都是好,這一點筆者並不否認,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很貴,便宜的也要一兩萬元,貴的甚至達到了五六萬元,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買得起,那麼他們既然未來買得起的可能性很小,為何不可考慮三四線城市呢?

而現如今,三四線城市規劃越來越現代化,吃喝玩樂樣樣俱全,房價也遠遠低於一二線城市,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另外父母上了年紀,身邊需要人照料。在這種條件下,不少北上廣漂一族,選擇奮鬥在外地,在家鄉買房落戶。但是,不少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到底值不值得買,什麼時候買最划算?

“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到底要不要在三四線買房?

很多人總認為城鎮化還在發展,三四線城市的人口還會繼續流出,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沒有潛力,其實這番話不一定是準確的。目前我們平均的城鎮化水平在60%左右,要知道這只是一個平均值,你去看看4個一線城市,基本上城鎮化都已經達到了80-90%左右,現在除了廣州和深圳流入人口還比較可觀以外,上海和北京人口流入量已經降低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告訴我們一線城市的城鎮化已經接近天花板,未來將不再需要粗放式的流入人口;而一些二線城市現在的城市化率也達到了70%左右,未來流入人口將會大大降低;而接下來城市化率最有增長空間的是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目前的城鎮率大概只有50%-60%左右,而根據具體情況來看,一些人預測我們的城鎮率達到70-75%就算高了,而筆者認為這留下來的10-15%的城鎮率留給三四線城市完成的可能性極大。

二線城市城鎮化基本上快完成了,其實三四線城市整體經濟也不差,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一二線城市加起來的GDP貢獻值佔到了51%,其他剩餘的49%基本上是由三四五六線城市完成,這說明三四線城市仍然在整體經濟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以說以後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都會有人居住,可能有少部分資源枯竭型城市會面臨人口流出無法挽回的局面,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還是可以有一個相對良性的經濟發展環境,畢竟城市體的組成就是分為一二三四線城市,不同級別的城市承載著不同的作用。而買房買在三四線城市是絕對可以的,至少房價相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便宜一些,那些鼓吹買房要買在一二線城市,千萬不要買在三四線城市的專家,只不過是用投資的眼光來看待買房,但對於大多在三四線城市生活的人來說,居住才是他們最大的需求,如果每個人都想著買房投資,那麼誰來接盤呢?

“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到底要不要在三四線買房?

只要你有想要住房的需求,本地的剛需完全可以放心的買房子,不過要看清楚地段,選個好的地段,就算房子不掙錢,但也不會虧本。對於改善一族來說,大多都是通過賣舊換新、賣小換大、賣遠換金等置換方式來獲取前期首付等資金,這使得改善一族的購房壓力也會減輕很多,所以有改善需求的也可以入手。

中國老齡化時代已經到來,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2.1億人口。再過10-20年多數,國內年輕人都不會缺房,那麼炒房囤積起來又要把這麼多的房產賣給誰?所以,從長遠來看,中國房價一旦擠泡沫、去投機化,不僅是三四線城市房價要跌,就連一二線城市房價也要調整。

“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到底要不要在三四線買房?

由於全國每個三四線城市房價漲跌不同,籠統的說該不該買房,實在勉為其難。不過,對於前期漲幅不大,房價不高的三四線城市,剛需只要經濟情況適合,還是可以買入的。但是,那些房價都已經過萬,投資者想跟風追漲,那就不必了,只要等過今年,後面三四線城市房價將會迴歸原來區間,跌得很便宜,此時,再出手購房,也不為遲晚。

“買房就買一二線,千萬別買三四線”,到底要不要在三四線買房?

每個三四線城市房價漲跌不同,籠統的說該不該買房,實在勉為其難。不過,對於前期漲幅不大,房價不高的三四線城市,剛需只要經濟情況適合,還是可以買入的。但是,投資者想跟風追漲,風險太大,應該謹慎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