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能没有原则

你有没有过,爱一个人,最终不得不与他说再见;你有没有过,被别人爱着,却总是被伤得遍体鳞伤?

爱,不能没有原则


这两天,读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来自美国大山,这是她的一部自传,也是第一部作品。


1986年出生的塔拉,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剑桥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简介就已经很吸引眼球,一个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的山区女孩,竟然最终获得了剑桥的博士学位,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但当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不可思议的地方,不仅仅如此。


塔拉的父亲是摩门教教徒,但却患有严重的迫害妄想,他偏执、狂躁、自我感觉良好、被害妄想。时刻生活在世界毁灭的恐惧当中,联邦政府不信任,在家中囤积大量的粮食物资,乃至汽油、弹药。七个孩子里面有四个没有办理出生证,塔拉也是其中一个。


塔拉从小生活在父母描绘的一个不真实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联邦政府是邪恶的,医院、学校是联邦政府给民众洗脑的恐怖机构。而不去上学的家庭,就会被联邦政府围剿。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长大,塔拉的世界观形成是扭曲的,甚至,她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他看见,自己的亲人,一次又一次在父神的关爱下,遭遇各种的工作、交通事故伤害,而父亲都解释为,上帝在考验他的子民,而节后余生也是上帝的恩赐。


所幸塔拉在母亲和哥哥的鼓励下,决定读书,走出大山。但整个过程也曲折艰难。最让塔拉难过的是,她在不断的与真实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也不断的与原生家庭逐渐的决裂,包括她的母亲和兄弟姐妹。


在书里我们反复看到她的母亲一方面表现出对她的慈爱,另一方面又基于长期的被压迫惯性,屈从于她的父亲。一方面告诉塔拉,她没有做到一个母亲的职责,在塔拉需要保护的时候;另一方面,她又告诉周边的人,塔拉被魔鬼控制了,是一个危险人物。


最后塔拉不得不与这个畸形的家庭说再见,虽然她仍然爱着这家里的每一个人。这家里的每一个人曾经也爱着她,虽然爱的方式是他们认为对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一路走来都会碰到很多以爱为名影响我们的人。他们有的是真的爱我们,有的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权威。


路,其实都应该是自己走的,每个人的成长必不可少的,需要家庭的扶持、引导。但当这种扶持是过度的,引导是错误的,那对这个人的负面影响,反倒是更大的。所幸塔拉走出来,虽然代价是巨大的。


塔拉的法宝是“教育”,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你会遇到各种各样人,没有看过这本书,我很难相信现如今,在美国这个地方还有从小不读书的,连出生证也是十几岁以后才办的人群。


在塔拉求学的过程当中,她的父亲不断的打击她,希望将她拉回这个家庭。这像不像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与人交往过程中,受到那些以爱为名,总是影响我们正确行为的人。


我们与人交往,甚至寻找伴侣,都应该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因为担心得罪别人,或是担心失去,就一退再退。就像塔拉的母亲,因为软弱,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于使得家庭分裂,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退让是会形成惯性的,如果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有原则,要敢于说不,甚至远离。就像塔拉一样,现在还会每年回一趟出生的地方,远远的看着她曾生活的大山。

爱,不能没有原则

你有没有过,爱一个人,最终不得不与他说再见;你有没有过,被别人爱着,却总是被伤得遍体鳞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