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花了一個星期時間來看這本《蓋普眼中的世界》,中途一度引起不適,掩卷而去。又抵不住想看看後來發生了什麼的好奇心,再次翻開來看。這是一部混亂、迷離、暴力冷酷、脆弱和平交織的小說,讓人不知如何去評價。似乎本書有很多的主題:個體對命運的抗爭和選擇,女權主義的是是非非,婚姻生活的探究以及對死亡的恐懼。約翰·歐文好像寫了很多,但是又好像什麼都沒寫,也許這就是對應了書名《蓋普眼中的世界》,在蓋普眼中,世界就是這樣無目的性,愚蠢,帶著喜感、醜陋和古怪。


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主人公蓋普是位作家,他一生只做好了兩件事情:摔跤和寫作。他用一篇小說贏得了妻子海倫,又用三部小說獲得了名與利。他的母親更具傳奇性質,她用自己的方式懷上了蓋普,獨自撫養他長大。在蓋普高中畢業之後,他們到維也納,安心寫作。她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部非常著名的自傳,開頭寫著:“在這個思想骯髒的世界上,你要麼是妻子,要麼是情婦,要麼儘快會成為兩者之一。”如果你都不是,別人就會千方百計讓你覺得不對勁。

也許人都喜歡貼標籤,自從她寫了這部小說,就被貼上了女權主義的標籤,大部分的讀者在這部自傳中讀出了女性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命運。有這樣的母親,在這樣的母親教育之下,蓋普眼中的世界可能就不是一個規規矩矩,限制在條條框框中的堅實社會。正如海倫認為摔跤室中軟綿綿的海綿墊會讓小嬰兒產生錯覺,以為地面都是不穩的海綿。而蓋普認為世界的觸感本來就是這樣的。也許在他的眼中世界就是沒有規則的,是軟綿綿可以變形的,所以在他的小說當中,充滿了各種變形和殘缺的人,少了一隻眼睛的人,少了一條胳膊的人,少了一半生殖器的人,用雙手走路的人。而那些現實中的人又有著稀奇古怪的死法,咳死的,吃東西被噎死,被自己的笑話笑死的,過度激動發心髒病死,血管爆裂而死的,而蓋普自己則是被一個狂熱的艾倫·詹姆斯主義者槍殺死的。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而這些世界似乎在作者的眼中又那麼正常。


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蓋普的母親珍妮在戰地醫院中把傷員分成幾類,“外傷”“重要器官”“不在場的人”“死定了的人”,而在蓋普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重症的患者,都是瀕臨死亡的人,猶如小說家對待他書中的角色一樣,他的全部努力,就是讓每個人都永遠活下去,他懷著熱切的希望看待這些人,包括他自己,活著最重要。

約翰·歐文在作品當中呈現的世界,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看見的經歷的世界。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並沒有什麼定式及規則,我們也不需要去給任何東西貼上標籤,女權主義者,施暴者,受害者等等,各種支離破碎慾求不滿,死亡和生存的困惑恐懼縈繞在腦中,我們能夠定義的東西很少很少,但是能看見的東西卻很多,也許世界就是軟乎乎的無形的呈現,而我們所能做就是像蓋普一樣充滿想象力,懷有熱情和能量去面對和接受,保持清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