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斯克一個造汽車的,說造火箭那麼容易,別人就不行?

伊隆馬斯克只是個普普通通商人,沒有真正掌握航天技術,最重要的是他最初並不是航天從業人員,就像許多航天企業家一樣,創業前他們屬於真正的“外行”。而最初的他們創辦航天企業純粹是個人愛好。只是因為他們有太多創業機會了,所以創辦航天企業大多都會成功。問題來了,是什麼樣的創業機會使得這些“外行”都能弄出這麼厲害的成就?

為什麼馬斯克一個造汽車的,說造火箭那麼容易,別人就不行?

答:人才、情懷、政府政策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知道為什麼獵鷹重型、獵鷹9火箭、龍飛船、龍2飛船便宜又好用?NASA還用ULA如此貴的宇宙神和德爾塔、貴10倍還不止的SLS、又貴又破的天鵝座飛船、又貴又不靠譜的獵戶座和星際飛船(波音)?如果你知道原因,那麼你就懂得了人才培養所需要付出的高昂費用。

航天作為一個重資產的行業,毫無疑問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

高端航天技術背後的科研人員,都是世界最頂級的,培養價格自然非常高。為了使這些航天人才始終保持在世界最高水平,還需要不斷地給他們找項目練練手。保持無懈可擊的“手感和狀態”。這就像體育比賽冠軍需要不斷參加國際大賽來維持最佳狀態一樣。

人才代表技術,同時技術代表企業和產業鏈,人才、技術、企業和產業鏈這些共同促成了先進的航空航天產業,進一步良性循環。

美國會出現這麼多商業航天公司的一個很重的原因還在於,有很多資本家由於從小耳濡目染的航天科普和教育對火箭很感興趣,而這就是情懷!

目前美國的核心商業航天創始人,實際上年齡也不過50歲左右,其實他們這一代人並沒有見過上世紀50-60年代謝帕德、阿姆斯特朗這些照亮了時代的宇航員。那麼,為什麼NASA和這些早期宇航員會對這些商業航天創始人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呢?原因就是深入身心的科普和教育!

其實政府政策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把國防軍工的產業完全交給民營企業管理,這其中自然離不開美國常年連續政策的支持。

奧巴馬任職時期,直接推出《關於促進私營航天競爭力、推進創業的法案》和《商業航天發射競爭法案》逼迫NASA逐漸讓出最賺錢的近地空間業務,放開相關的科研項目給私營航天公司並且支持它們的發展。

特朗普當政後,給NASA的經費更是達到冷戰結束後最高點。

美國商業航天企業實在太多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在向航天企業湧來。我們夢看到的或許僅僅只是其中之一小部分。

即便是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美國都需要三十多年的政策的推動,人才儲備與有錢企業家無限的情懷資金投入。可想而知想做好航天事業是件非常難的事情。

有次可見發展航天事業必然是任重而道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