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NBA的早期,中鋒球員成為聯盟的絕對強者,並且這樣的局面一直延續了近半個世紀,從NBA第一位超巨喬治-麥肯到後來張伯倫拉塞爾的巨獸對決,到賈巴爾大戰群雄,到4大中鋒混戰。90年代飛人喬丹掀起了得分後衛的狂潮一人單挑聯盟,隨後科比領銜4大分衛。而詹姆斯則將NBA帶入小前鋒新時代,當今聯盟的最強位置依然還是3號位。納什基德之後,庫裡威少歐文這樣的新1號位們打出了前所未見的影響力,控球后衛們正欲成為聯盟新王。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中鋒的統治最長久,可風水終究還是輪流轉,喬丹帶起得分後衛詹姆斯引領小前鋒庫裡改變控球后衛,只是,NBA似乎從來沒有過一個屬於4號位大前鋒的時代。就連50大巨星中的大前鋒也是人數最少的位置(8人,中鋒15人後衛和小前都是9人),這是為什麼呢?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4號位,大前鋒的場上作用偏輔,還不同於一樣打輔助的1號位上的強勢,大前鋒們更多的要參與補防,撿漏這樣的髒活累活。雖然現在籃球場上的位置感已經相當模糊,但這份藍領工作的本質卻依然存在。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小球時代,4號位球員從二中鋒的類型裡劃分出了一種全新概念——空間型大前鋒。如此失去籃下作用的大前鋒,變得更偏2號位的打法,不僅沒有提升大前鋒的地位還被冠上了“軟蛋‘名號。

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偉大的大前鋒。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蒂姆-鄧肯手握5枚戒指,2個連續的常規賽MVP和3座總決賽MVP,歷史唯一達成全明星+賽季最佳陣+最佳防守陣3X15的超巨。但是鄧肯也是歷史前十中數據最差的球員,也是唯一的4號位歷史前十。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無冠的馬龍和1冠的加內特,在做各種歷史排名中總是要先吃一虧。生涯也算圓滿了的諾維斯基,除了2011年的所謂單核奪冠,再也無他可吹。用比喬丹還矮的身高打出不俗數據的巴克利,人們記住的卻只有他的大嘴。馬龍和巴克利之外,50大里非遠古時期的4號位,麥克海爾最知名的甚至只是第六人的連莊。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即便是現在的聯盟,安東尼-戴維斯在獨立帶隊無果的情況下來到詹姆斯身邊打下手,字母哥嚴格說來就不是個4號位,或者還需要提一嘴阿爾德里奇,格里芬,追夢-格林?

NBA為什麼沒有屬於大前鋒的統治時代?

大前鋒們確實沒有在NBA打出一段屬於他們的統治時代,但是他們為球隊勝利確實也奉獻了很多,每個位置的球員都有其戰術價值。興許,隨著時代變化,4號位的集體巔峰很快就會到來,這也說不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