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小時,就是今年你最該驕傲的日子

再過兩小時——明天,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穀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你可能不知道,這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聯合國中文日。

聯合國之所以把中文日定在這一天,是因為在中國神話裡,“穀雨節”就是人們用來紀念倉頡造字的日子。

這是你我都特別有底氣驕傲的一個日子——為了我們從小就在學、在用的而語言。

我們為此花兩個月拍攝了一支故事短片:《字謎》。

特地請了老戲骨張頌文來主演:一個研究甲骨文的父親是如何帶娃的?這種最古老的成熟漢字裡有什麼秘密?

看完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漢字裡,都可能藏著一個你經歷過的故事。

文字是我們的記憶,即使穿越千年,我們不認識了、不會讀了,文字裡儲藏的對生活最真切的體驗,也不會消失。

寫在最後

我想起之前採訪導演陳凱歌時,他跟我說:

中國人的人生體驗,都藏在唐詩裡。

陳凱歌說,他16歲那年離開北京去雲南當知青,遭遇了人生第一個“困境”:

想家的愁悶,勞作的辛苦,都讓他覺得日子看不到頭。

有天晚上看到月亮照進小茅屋裡,他突然想起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才真正體會到那種孤獨。

從此那本帶在身邊的《唐詩三百首》就一直陪著他。

想念父母時,讀出的是“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在雲南聽見霧中村裡的雞叫聲,想到的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漸漸的心裡就踏實了下來,也漸漸明白:

我們今天的命運處境,我們的心情感慨,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古人經歷過、書寫過了。

不管在什麼年齡、在哪個地方、跟誰相處,終有一刻,你會迎頭撞進一句古詩詞裡,然後發現它早已說盡你的心情。

那一刻你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撫慰,也是前人留下的力量。

再過2小時,就是今年你最該驕傲的日子


特別鳴謝此次文化支持品牌工銀信用卡和中國銀聯

每一種文字裡都有故事。

千百年來,我們所有的愛恨情仇、離思別緒,都寫在這些陌生或熟悉的字句裡了。

所以說,每個人的一生,其實也是一件詩意的作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