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無障礙設計》


//南京藝術學院-極致盛放

聯合教學工作坊//


十月開始,幾乎100天的時間內

從無到有

跨專業跨領域的設計創作

1月2號,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展廳開幕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展覽海報

《Design for the disabled 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計這個概念名稱始見於1974年,是聯合國組織提出的設計新主張。

無障礙設計強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境以及各類建築設施、設備的規劃設計,都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如殘疾人、老年人)群眾的使用需要,配備能夠應答、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環境。


參與這次工作坊的同學們分別從三個尺度進行了設計,使用Rhino、maya、ZBrush等三維建模軟件進行了創作,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學都是初次學習接觸這些軟件,短時間內掌握並上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尺度類型

01 微尺度 助聽器、手指關節等小尺度無障礙設計

02 社交尺度 主要以義肢為主的中尺度無障礙設計

03 空間尺度 傢俱、輪椅等大尺度無障礙設計


作品欣賞:


Butterfly

可調式定製化腰椎固定支具設計

設計/戴慶來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儘可能地弱化腰具的概念,拋開傳統的醫療護具的設計理念。滿足護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把腰具的設計當成一件“夾克”來設計,利用服裝元素來進行設計,使腰椎固定支具看起來不是一種醫療設備。


SALUS

輪椅設計

設計/刁卓越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Salus是拉丁語中“健康”的意思,也是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的名字。椅面的造型設計來源於海洋生物的衍變,參數化表皮設計增加局部摩擦力,結合人體工程學提高使用舒適度,這是一次傢俱與人體增強設計的跨界設計。


Wave

輪椅一體化設計

設計/董佳傑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Wave取自海浪,設計中以海浪為基本造型,通過3D打印技術來完成複雜曲面造型與透明材質間的統一,旨在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個性化輪椅。


CYCLONE 氣旋

手部義肢設計

設計/範穎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Cyclone(氣旋)作為一種修辭主要代指手背與手臂的形態,意為一種從手部過渡而來的輕盈,好比氣旋包裹,設計目的在於解決殘疾人的日常使用與使用成本。


BUBLES

小腿義肢設計

設計/馮文婷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以泡泡為靈感來源,進行概念引入,形成系列的形式演變,在確保基本功能之外,bubles義肢在形式上幫助兒童轉移身體殘缺的注意力,減輕恐懼、焦慮、壓抑等情緒,設計通過心理的干預使兒童的3D打印義肢產品更容易被接受。


VEIN

頸託設計

設計/姜峰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將頸託理解為一種具備實際使用功能的飾品,並結合3D打印技術,實現頸託個性化的蛻變。此頸託基於植物相互支承的結構性特徵設計了其基本骨架,並配上適量的面狀葉片加強其形式美感,最後在硬性支撐的前提下添加熱敷功能,緩解佩戴者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所帶來的頸部肌肉痠痛感。


正 ZHENG

蘭花腰託設計

設計/李勤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腰託在縱向需要承受重力,同時橫向又需要有拉伸,對身體有強包裹性。很自然地讓我聯想到針織面料。設計一個方便輕度腰傷病人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以起到固定和支撐作用的腰託。


NGC-7293

AR增強助聽器

設計/劉瑞松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靈感來源於近年來AR設備的發展,希望通過現實增強的技術去協助聽障患者提高生活的質量,為聽障患者設計助聽器的時候作者考慮到這一方面,便將其與助聽器結合,將設備設計的更具未來產品的感覺。


Electric Sheep

義肢手臂設計

設計/劉思佳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以電子元件簡化圖和山羊頭骨形態為基本元素設計,使電路板造型穿插在羊頭骨之中,再進行適當的抽象化處理。此部分兩側設計了插接結構,以可替換的形式出現在義肢手臂設計裡。


ZOOM 1

腿部機械義肢設計

設計/劉澤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設計元素汲取於利用四肢奔跑動物(貓類,豹子、獅子、老虎)強健的後肢,仿生物形態的設計是仿生設計的主要內容,強調對生物外部形態美感特徵與人類審美需求的表現。


IRON

手臂義肢設計

設計/喬雨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該義肢命名為“IRON MAN”源於當今多數少年兒童都很喜歡的漫威英雄,因此從造型上本人以少年兒童的“心理”作為切入點進行設計,並進行了局部的改造。


噠噠

腿部義肢設計

設計/眭葉康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設計靈感來源科幻電影中對斷肢重生的設想,肌肉組織躍升出斷肢橫截面擁繞形成新的肢體,似壁虎斷尾重生;在設計中,模擬腿部肌肉組織、血管等纏繞連接的形態,以線、面、體等元素進行詮釋;表面裝飾紋樣來源於對細胞結構的提取,從細胞到肌肉組織再到腿,是元素的層層構成關係,在整體效果上追求光影斑駁層次的效果。


VENUS

女性專用助聽器設計

設計/王得旭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該設計是專門為女性而設計的助聽器,不同於目前常用的耳背式助聽器,該助聽器將收聲裝置設置在頸部,在收聲效果上好於常規的耳背式助聽器。在造型設計上,立足於變“藏”為“露”的設計理念,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力求突出女性特徵。由醫用器械向著女性日常裝飾用品轉化,同時力求簡約,減少不必要的形態。


朔雲

坐便椅設計

設計/王海順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針對老年人、偏癱患者、術後患者、孕婦等不易支撐身體蹲便的人群進行無障礙設計,此坐便椅設計共有三個部分組成,整體外框架、側邊抽拉花紋造型、靠背座墊,通過3D打印技術對三個部分進行不同材質的打印,以更好地符合人的使用感出發。


TOTEMS

運動員防護手套設計

設計/王彥霖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在人體增強範圍內主要研究護具的設計,手套是運動員最為常用的運動裝備,無論是足球運動、自行車比賽、攀巖登山,手套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手套設計在選材上以棉麻、橡膠材料為主,而此次的手套設計在選材上又添加了TPU材料。


TWELVE

兒童助聽器設計

設計/吳思睿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Twelve. 系列兒童助聽器設計的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12生肖和西方的12星座,定製的外殼包住助聽器元件,通過背後的軌道與不同的生肖形象進行結合。


ICARUS

水下呼吸器設計

設計/徐晨旭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重新定義“殘疾”,賦予它更高深的意義,比如“增強”、“進化”,由此,作者想到了水下呼吸器這一人體增強裝置,裝置的外形參考了展翅的羽翼型,像是水中飛舞的一隻海天使。


SHIELD

助力護膝設計

設計/徐子安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設計目的出於一種膝蓋增強保護,其中膝蓋處採用晶格結構和TPU材料起到助力效果,在正中間的晶格相對密集,四周疏散,讓整體力的結構類似弓箭的張拉,起到一種助力的效果,晶格的造型也貼合膝蓋的閉合。


STRUT

背部支撐設計

設計/楊宇軒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整體造型方面借鑑人體脊柱單元的小造型進行優化、單元連接、修復並最終完成。在符合穿戴舒適的前提上,使用軟性材質進行加工,達到能夠彎曲並且柔和處理的狀態。


十二 · 律

骨導式眼鏡助聽器設計

設計/袁媛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耳朵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器官,它能讓我們聽見這世間幹萬種不同的聲音,但對於聽障患者來說,這一切都是靜的。助聽器寄設計形式於跳動的音頻與中國傳統文化底蘊中,希望更多的聽障患者能走出無聲的世界,擁抱生命的美好。


REBIRTH

義肢手臂設計

設計/張浩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整體運用參數化的算法為整體的手臂減重,同時也可以定製圖案設計,五指的抓握功能憑藉手肘關節的運動提供拉力,整體設計以現代為主,還加入小型液晶屏幕滿足兒童智能手錶的功能。


FLOW · PERVIOUS

智能摺疊導盲杖設計

設計/張心笛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手柄部分的設計運用了3D彩色打印技術,透明的外殼包裹彩色打印的晶格,設計元素上運用了和杆體相同的曲線、晶格,彩色打印一體成型的技術,內部漸變色的運用為整體增添了一抹亮色。杆體部分運用了晶格鏤空,既為整體造型增添了一種透明、輕盈之感,也為內置燈光的透光提供了可能,兼顧了中國古典園林中太湖石的漏、透之感。


NIERUS

水下呼吸器設計

設計/趙陽臣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造型上將過濾管向後彎折,同時通過流線型鏤空造型大幅度減小成本,且呼吸器設計發揮了3D打印技術應對複雜形式的優勢,外殼採用SILA樹脂打印一體成型,咬合組件也採用了3D打印私人訂製。


ULYSSES

骨折義肢支具設計

設計/朱文強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作品融入了中國傳統傢俱的圖案進行結構上的裝飾,將中國傳統紋樣運用於支具結構,不僅可以帶來美觀的作用,而且可以將已經脫離人們日常生活的傳統紋樣再一次帶入人們生活當中,將傳統紋樣的非物質文化影響最大化,同時不同的紋樣可以滿足人們對於義肢的個性化需求。


(作品按首字母排序)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展覽進行中


往期精彩推文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3D打印無障礙設計—Design for the disabl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