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慈姑,一種草本植物,我國南北方都有分佈,但是南方相對多一些,相信南方的朋友一定都不陌生,它主要以果實,也就是球莖來作為蔬菜,風味獨特,可以炒食,比如紅燒慈姑,慈姑燒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也可以做成澱粉,同時還具有藥用價值,種植價值還是比較高的。種植的話,一般在4-5月育苗,7月初-8月上旬進行定植,一般到了春節前後就可以收穫,相信可以在春節的菜市場上佔有一定地位,畝產1200-1800公斤,產值在2500-4500元,經濟收入還是很可以的。另外,慈姑根系旺,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也強,管理其實也不是特別難。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環境要求

溫度。總的來說,慈姑對溫度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其中,球莖的頂芽只有在15℃以上才能萌發,葉片要求溫度在25-30℃,抽生的匍匐莖,球莖膨大都要求溫度在20-25℃。只有在合適的溫度下,慈姑才能正常生長,如果溫度過高,超過30℃,那麼球莖頂芽容易提早萌發,這樣會為貯藏過冬帶來隱患;如果溫度過低,也就是低於15℃,那麼球莖會停止膨大,產量就會比較低。而對於貯藏過冬的球莖來說,溫度應該保持在7-12℃,不在這個溫度範圍內,都不利於貯藏。

水分。慈姑一般生長在水田,淺湖或者沼澤等各種溼地,但是慈姑屬於淺水性植物,一般只生長在水面的淺水地點,也就是3-5釐米的水位,最深也不能超過15釐米。而根據生長階段的不同,水分要求也不太相同。到了生長旺期,可以將水位增加到15-20釐米,但是不要超過30釐米;

結果期,水位就要淺一點,10-15釐米就可以了;而到了休眠期,田間只留一層薄水或者保持溼潤狀態就可以了。

養分。慈姑比較耐肥,氮,鉀需求量大,配合一定磷肥,就可以保證正常生長和結果。但是對土壤要求比較高,有機質含量要>1.5,軟爛,肥力足,有機質含量高的壤土或者粘壤土最為適宜,沙土(漏水漏肥),粘重土(過於緊實)都不適宜來種植慈姑,不利於慈姑生長。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光照。慈姑屬於短日照植物,長時間光照對於莖葉生長有幫助,短時間光照則有利於球莖的充實膨大。生性喜歡陽光,所以光照一定要充足。但是需要注意,萌芽期能耐蔭,但是到了結果階段就需要充足的光照,這樣有利於光合作用,以達到豐產的目的。

一、培育壯芽

培育的第一步是先選擇優良的球莖,選擇大小合適,充分成熟,沒有病蟲害,頂芽粗壯(0.6-1釐米)的球莖就可以作為姑種,選擇好之後,將頂芽稍微帶一些球莖用刀切下,晾曬到表皮完全乾燥後貯藏越冬。通過這樣的處理,有利於播前傷口充分癒合,而且播後髮根也會快許多,出苗早而且整齊,整個慈姑苗的質量也比播前剛折的芽要高很多。等到4月上旬,拿出頂芽,放入筐內,在覆蓋乾淨的溼稻草,晾曬在背風,陽光充足的地方,夜間放回到室內,基本保持溫度在15℃以上

,大概10-15天就會出芽,等待插播育苗。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育苗

育苗在4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大田每畝需要頂芽10-15千克,插入頂芽後,要求深度在頂芽從下到上的第三節插入途中1.5-2釐米,將同樣大小的種芽播種在一塊,分區域播種,這樣有利於後期管理。萌芽生長期間,保持2-3釐米的淺水,保持土溫合適,促進根系萌發。4月天氣多變,

如果遇到晚霜,那麼夜間就要灌深水,防止凍傷,等到第二天再恢復到之前的淺水就可以。播後7-10天,就會開始髮根生長,這段時期,可以施肥1次,每畝施入20%腐熟徹底的糞肥1000千克或尿素5千克,促進幼苗早發。同時還要注意除草,防治蚜蟲。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要慢慢加深水層到6-10釐米,適當施用一些磷鉀肥,避免旺長的同時保持營養充足。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慈姑苗

二、適時定植

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力足,向陽的水田,同時避免連作種植。在種植前一週,每畝施用腐熟好了的豬糞1000公斤,尿素1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整理平整,挖好排水溝,有淺水,等待定植。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採集優質壯苗:苗高25-28釐米,總體粗壯,保留中心3片葉,其他的不要,老根也不要。第一批苗在7月上旬採集,苗大,粗壯,質量高,一般可以多采集一些,大概80%左右,採完這一批後,追肥1次,等待15天后,就可以採收第二批苗。然後在7月中旬-8月上旬種完,最遲到9月中旬。株行距在24-27x60釐米,每畝種植4000-4500株左右。另外,可以多插播40-50株幼苗備用,以便後期方便補苗

三、田間管理

施肥。生長期內,慈姑對肥料的需求比較大,那麼為了滿足正常生長,促進球莖膨大,我們可以在生長期間追肥2-4次,總體以前促,中控,後重補為原則。第一次追肥在幼苗成活後,每畝施用碳酸氫銨50千克或人糞尿1000千克;第二次在8月20前後,每畝施用氮磷鉀複合肥40千克;第三次在9月10前後,每畝施用尿素12.5-15千克,硫酸鉀15千克,最後一次在9月底,每畝施用尿素20千克。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水分。苗期多灌水,淺水勤灌,避免乾旱,同時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和葉片生長。夏季溫度比較高時,可在深夜或清晨灌水,並加深水層到12-20釐米,以降低田間溫度,減輕高溫帶來的不良影響。抽生匍匐莖時,可以適當排出一些水,保持土壤乾溼交替,有利於匍匐莖更早,更快生長。8月中下旬後,天氣慢慢轉涼,可以恢復水層到8-10釐米。9-10月份,球莖開始膨大,回落到淺水層3-5釐米,促進球莖膨大。

耘田摘葉。定植之後10-15天就可以開始耘田,一般進行2次。同時,為了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還要進行摘葉,將植株外部的老葉摘下,留中央新葉4-5片就可以了,每15-20天進行一次,全程摘葉2-4次,當氣溫降到25℃以下就停止。將摘下的老葉,黃葉踩進泥土裡,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時增強了通風透光。另外需要注意,當

匍匐莖大量抽生時,表示慈姑進入結球階段,這個時候就不要在摘葉和耘田了,以免踩傷匍匐莖,注意保護好葉片和根系,以保證結球順利。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慈姑的花

病蟲害防治。慈姑黑粉病,可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慈姑

斑紋病,可用50%乙基託布津500-1000倍液防治;鑽心蟲,可選用10%蟲蟎腈乳油2000倍液;蚜蟲,可利用黃板誘殺有翅成蟲,再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防治。

四、採收留種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採收

當地上部分的莖葉已經完全枯黃,同時球莖已經充分成熟就可以進行

採收了。葉片枯黃很明顯就能看出,那麼球莖是否成熟應該如何鑑別呢?這裡有個小技巧,可以用手摸匍匐莖,粗大而且比較鬆軟的,說明養分已經到達了頂部球莖,已經成熟可以採收了。那麼摸起來比較細小,堅硬的,說明還沒有完全成熟,可以等等下次在進行採收。採收前,大概10-15天排乾田裡的水分,割掉葉子,耙13-17釐米的土層,用手挖取。

留種可以順便再採收的時候進行,選擇形狀好,個大,頂芽飽滿,芽向上彎曲翹起的球莖來做種子,這樣彎曲的頂芽,不太會瘋長,同時還具有早熟性。

特色球莖蔬菜:慈姑,7-8月定植,春節前後上市,栽培技術詳解!

慈姑作為一種特色蔬菜,在春節期間上市,總體來說,種植前景還是非常喜人的,同時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慈姑的種植技術並不難。在做好培育壯芽的基礎上,選擇肥沃的水田進行種植,做好施肥,水分,摘葉耘田,病蟲害防治,通過細緻,全面的管理,慈姑的豐產與優產就不遠了。特別需要注意,在不同生長階段,水肥的需求也不同,一定要及時做好追肥和水分管理,保證慈姑正常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