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最近,“巨嬰”一詞迅速躥紅網絡,大家都在痛斥著患有“巨嬰”症的某類人,然而我們在痛斥辱罵之餘,是否意識到自己也曾陷入這樣的病症中而不自知呢?那麼誰又該為此買單呢?

我想我們都該好好反思一下。

那麼,到底什麼是巨嬰症呢?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巨嬰症概念還原:

通俗點解釋就是:身體長成,年齡增大,但心理卻滯留在嬰兒水平。

專業點解釋就是:“成人幼稚化”的心理障礙病症,表現為心理發育遲緩,獨立性缺乏,情緒化嚴重,沒有經驗,沒有思維,行為偏執。

委婉點解釋就是:這是一種“彼得·潘綜合徵”, 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他只願生活在夢幻般的世界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狠心點解釋就是:消極偏執,全能自大,無敵自愛,超級自我的自戀狂者。

巨嬰症總體表現: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家庭,他們只關注自我的內心訴求和慾望,嚴於待人,寬於律己,不顧大局是非,不顧客觀事實,認為自己就是太陽,老子天下第一,不知進取,不願努力,只圖索取,不思回報。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巨嬰症具體表現:

1、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是我的,如果不給我,我就脾氣暴躁,哭鬧上吊,撒潑打滾,無理取鬧。

2、別人犯錯是別人的錯,我犯了錯也是別人的錯,神化自己,從不會反思自省,自己永遠是清白無辜的。

3、不分場合,親親抱抱舉高高;不顧大局,你有他有我也得全有;不知輕重,管你天高地厚,反正我就是太陽。

4、色厲內荏,外強中乾,虛張聲勢,害怕變化,逆商極低,經常逃避於現實,蜷縮於角落,索求於幫助。

5、不懂感恩,不會寬容,你退一尺,我進一丈,如果你進一丈,我會想盡一切辦法在你的前面挖一個深淵,重點不在對錯,而在你是否服從了我。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巨嬰症原因探溯

一、父母無原則地溺愛

慣子如殺子,溺愛就是害。

當父母打著愛的名義,幫助孩子辦好了所有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只能養出一個無法獨立,只知索取的生活巨嬰。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二、隔代教育的放縱

由於社會壓力過大,父母常常為了工作事業將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這就導致了孩子會在沒有任何約束的環境下肆無忌憚地放縱。

老人教育孩子的宗旨就是:

多吃點,生怕孩子吃不飽;

只要喜歡,我就給你買;

父母教育孩子,爺爺奶奶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全力阻止;

如果孩子摔跤了,痛哭流涕,爺爺奶奶一定會說,寶貝,別哭了,咱們打桌子,打凳子,打叔叔,都是他們壞。

試想,這樣的環境下所教育出的孩子如何會識大局,敢擔當,明是非?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三、教育中“育人”功能的缺失

中國的教育水平世界先進,我們初中的孩子在國外來說已經能輕鬆地做出他們高中的試題,但那只是“教”的功能,而“育”呢?卻不知所蹤,無人問津。

因為在中國,只要你學習好,智商高,便是人們眼中的好學生。

而育人功能卻形同虛設,可有可無。

什麼是“育”?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說文解字》裡說:“育,養子使作善也。”

從中可知,育不僅是養育、撫育,更重要的是教人行善為賢,成為有德行的人。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四、社會規則的放水特權

既然是規則,既然是法律,無論誰都應該遵守,俗話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而我們義務教育中孩子,既然是受教育,就要學習規則意識、安全意識和承擔責任的意識,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因為年齡小,所以有特權,可以不遵守規則。

他們以為帶上小黃帽就可以隨意闖紅燈,不用遵照交通信號;

他們以為自己年齡小,就可以犯錯後完全免責;

他們以為自己是學生,所有人都得遷就自己,為自己讓路。

正是這樣的“放水”教育讓他們更加以自我為中心,試問這樣的放水特權,怎麼可能讓他們學會敬畏、感恩、分享、尊重、謙虛,善良?

“巨嬰”誰之過?“你我”皆有錯!


如何面對巨嬰症?

保護你,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慣著你,我們沒這個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