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亦或是期待,亦或是從來都不看好,雪佛蘭探界者終於迎來上市。25.99-32.99萬元的價格確實飽受爭議,這樣的價格就是為超越漢蘭達而來,然而漢蘭達在合資中型SUV市場從來都不曾“孤單”過,福特銳界、本田冠道和大眾途昂都是不錯的“夥伴”,那麼雪佛蘭開拓者是否有備而來呢?

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首先,在我看來雪佛蘭品牌本身不能夠支撐這樣的產品。目前雪佛蘭品牌價值和長城、吉利相差無幾,而後者在突破20萬元的道路上“苦苦思索”,更何況作為30萬元級別的前者。既然來了,我們不妨來一探究竟。

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車身尺寸往往透露車型定位,開拓者似乎在更大上實現對漢蘭達的超越,長、寬、高和軸距均領先漢蘭達,這像極了自主品牌的“以大打小”策略,不過細細想來這種策略又何嘗不可呢?

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有人總是出於衝動選擇了一輛車,而外觀是衝動的第一要素。作為一款中型SUV,開拓者沒能像漢蘭達那樣表達出霸氣、穩重感,這一點確實有點可惜;不過開拓者似乎在向年輕化靠攏,或許是為了爭得更多的年輕用戶,從而避免了與漢蘭達的直接較量。

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內飾打給用戶的衝擊感有時候比外觀還要大,畢竟內飾才是駕駛者真正的空間。不同於漢蘭達的穩重、大氣,開拓者同樣採用年輕化路線,不管是紅色出風口還是座椅色彩搭配,都在盡力打造年輕人喜歡的感覺。

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最能體現開拓者誠意的莫過於配置,這裡我們選取28.98/28.99萬元2車型進行配置對比。胎壓顯示、全景天窗、無鑰匙進入、車聯網等基本功能,兩車均有搭載;開拓者在車道保持、倒車車側預警、感應後備箱、遠程啟動、車聯網等智能、科技方面絕對領先,而這些恰好是年輕用戶看重的。

漢蘭達的“獨行路”總會有伴,雪佛蘭開拓者能否挑戰成功?

動力方面差異不大,但開拓者較漢蘭達有優勢。同樣是2.0T發動機,開拓者匹配9AT變速器,而漢蘭達只是6AT,所以前者駕駛平屬性更好,相應操控性也更舒適。

結束語:開拓者選擇了“以大打小”,主攻年輕用戶的策略,這樣很好避免了與漢蘭達“硬碰硬”。不管是造型設計、配置還是動力,開拓者應該都是一款不錯的中型SUV,當然前提是你喜歡雪佛蘭這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