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英帝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一度豪橫世界三百年。巔峰時期,統治過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那麼,作為一個人口不過幾千萬的小小島國是怎樣做到的呢?其實英帝國在海外擴張上還是有它的獨特之處和智慧招法的,在東印度公司運作上,就可窺視一斑。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東印度公司全稱為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或者叫做“英國東印度公司”,是一個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麗莎白一世授予該公司皇家許可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而組成。

然而,經過不斷的發展東印度公司從一個商業貿易企業變成印度的實際主實宰者。它有收稅、鑄幣權,擁有幾十萬的軍隊。可以與他國締結盟約,組織軍隊發動戰爭,對殖民地區進行司法和行政干預。它的權力幾乎與一個國家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可以說,在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公司能像英國東印度公司這樣有如此巨大的權力。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眾所周知,十七世紀初的航海技術並不發達,從英國到印度那是從大西洋到東印度洋,路途遙遠困難風險極大。所以說,這是一件玩命冒險的事情。既然這麼危險,為什麼這些商人還要拼上身家性命也要不遠萬里前往東印度洋搞貿易呢?其實源動力就在於英國兩個誘人的先進制度,即特許狀制度和股份制度。

特許狀,說白了就是英皇授予一傢俬人公司對一塊地區的“殖民經營許可證”。就是說這傢俬人公司在海外殖民地一旦站穩住了腳,那麼這塊殖民地上的所有開發、經營、貿易等等凡是可以賺錢的項目,一律歸了這傢俬人公司。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所以,一旦拿到了這個特許狀,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幫人,就極有可能改變命運、發財致富,而背後還有英國法律撐腰,沒有任何後顧之憂。這樣的誘惑力就一定會變成源動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嗎!因此這些商人覺得就算是拼上身家性命也值。英國建立北美殖民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僅僅16年就有六七千人冒著活不成的危險,也要前往定居生活,因為到那裡生存率還不到四成。

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具誘惑力的股份制度。這是聰明的英國人應對高度的不安全性發明的最關鍵性制度。前文提到,在大航海時代開始時,英國的航海能力遠不及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就是說英國人要去海外殖民風險極大。但是英國人善於動腦筋玩制度設計,於是他們發明了股份這種全新的商業經營模式。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這個模式的好處,就是集小錢為大錢辦大事,再加上英國人愛冒險的天性,所以,他們湊足了遠洋海外的錢,就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冒險之路。

股份制度的好處就是既能規避風險又能賺錢,一旦失手,損失由大家承擔,不至於傾家蕩產。而一旦賺了,則按股份多少分紅。英國人正是用這種制度來應對這些商人面臨未來高度的風險性。有這兩個制度墊底,東印度公司才牛氣沖天地踏上了遠洋的征程,並開始了為英國海外擴張和殖民統治。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但是,東印度公司與西班牙和葡萄牙老牌殖民者有著明顯的不同,老牌殖民者比較直接,手段也比較粗暴,而東印度公司基本不直接去進行殖民統治,而是採用藉助當地勢力的辦法,將自身的影響力漸漸地擴展到殖民征服的領域。

像東印度公司擁有幾十萬人的軍隊,當然它不可能全是英國人,他們採用了混編的辦法,連長以上軍官由英國人擔任,但士兵均是就地徵召。這種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公司控制住地區局勢,同時打仗時軍隊一體化,戰鬥力也不弱。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還有東印度公司並不會直接去統治印度土著人,而是借用原有的統治結構。東印度公司每征服一個地方後,它基本不會把原來的統治階層推倒重建,由自己親自管理,而是儘量保留原來的結構,而是通過收買當地當權者,收繳軍權和財權後,再由當地人管理當地人。

東印度公司這種充分借力於當地的權力結構和社會階層結構的統治方式,不僅極大減小與當地人可能產生的矛盾,而且統治管理的成本最小,如此印度公司以一家之力,把影響力幾乎伸展到整個印度次大陸,管理的人口超過幾億。

英帝國何以稱霸世界?看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就清楚了

東印度公司的成功,也讓聰明的英國人摸索到一條屬於自身特點的全球擴張之路。英國儘量避免像西班牙和葡萄牙那種簡單粗暴的掠奪方式,而是像東印度公司這樣,一步一步掌控住殖民地區的經濟和貿易,進而征服整個地區。

實踐中,英國人嚐到了甜頭,這種方式不但統治成本最低,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殖民效果。因此,這種辦法,成為英國人最常用的主要征服方式,也是英國人的高明之處,更是它能夠征服世界,成為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