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朝才下葬的大清皇后,只活了19歲,兩宮皇太后親自送葬

古代社會,一直講求入土為安,而且從去世到下葬,時間不會隔得太長。然而,清朝歷史上卻有一位皇后歷經三朝才下葬,這位大清皇后究竟有什麼樣的變故呢?她為何只活了19歲,便香消玉殞,一起來看一下。

歷經三朝才下葬的大清皇后,只活了19歲,兩宮皇太后親自送葬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對皇儲問題猶豫了十幾年的道光,在密旨上寫下了皇四子奕詝的名字,他終究還是順從了自己的內心,選擇了自己最愛女人所生的兒子,然而,事實證明,道光在立儲問題上可謂是犯了一個大錯。

第二年(1847年),道光便臨時加辦了一次選秀,這次選秀的目的便是給兒子選福晉,經過一番遴選,道光最終將一名鑲藍旗的秀女指給了皇四子奕詝為嫡福晉。這位秀女姓薩克達氏,是太長寺少卿富泰的女兒,她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呢?

如果我們單看薩克達氏父系這一支,確實不算是頂級豪門,但如果看薩克達氏母親這一支的話,那就非常不簡單了。原來,薩克達氏的母親是一名宗室女,是鄭親王烏爾恭阿的女兒,也就是說,這薩克達氏是鐵帽子王的外孫女。筆者認為這應該就是薩克達氏能夠被指定為奕詝嫡福晉的關鍵所在,當然,薩克達氏其他方面肯定也不會太差。

歷經三朝才下葬的大清皇后,只活了19歲,兩宮皇太后親自送葬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薩克達氏奉旨與皇四子奕詝成婚,從此,便成了奕詝的嫡福晉。然而,據一些清宮醫案顯示,這薩克達氏的身體卻不太好,一直是體弱多病,入宮後的生活也很不適應,竟然在第二年的年底去世了,年僅19歲。

不過,當時道光與皇四子奕詝沒有太多精力為薩克達氏辦喪事,原來,就在薩克達氏去世的前一天,後宮有一位大人物也離開了人世,她便是嘉慶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只過了一個月,身體不支的道光也死在了圓明園,大清迎來劇烈的人事變動。

隨後,皇四子奕詝按照密旨繼承了皇位,是為咸豐皇帝。

歷經三朝才下葬的大清皇后,只活了19歲,兩宮皇太后親自送葬

咸豐繼位後,並沒有忘記自己的髮妻薩克達氏,他下了一道諭旨,將薩克達氏追封為孝德皇后。而且,按照祖制,薩克達氏應該與咸豐合葬在一起,但是由於當時咸豐正忙於籌辦祖母孝和睿皇后與父親道光的兩個大喪,自己的陵寢修建問題便被擱置下來。

咸豐怎麼也不會想到,修陵直到他去世還沒有完成,同治繼位後,雖然國家財政十分緊張,但仍然為咸豐皇帝完成了定陵的營造。同治四年,咸豐定陵竣工,這一年,咸豐與孝德顯皇后被葬入定陵地宮,而且,當時兩宮皇太后與同治小皇帝都參加了葬禮,這在清朝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歷經三朝才下葬的大清皇后,只活了19歲,兩宮皇太后親自送葬

在禮法上,薩克達氏才是咸豐的原配,其他女人根本不能與其相提並論,但是這位皇后卻只活了19歲便匆匆地離去了,死後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才下葬,不得不說,薩克達氏可以稱得上是清朝最沒有福氣的皇后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清皇室四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