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紋是判斷真假氨綸彈力面料的依據嗎?高檔軟殼就是橘皮紋的嗎

早幾年,軍品圈又出了一個著名的假貨事件,CP的全天候作戰褲。

這個假貨分辨比較容易,因為正宗的是氨綸彈力面料,假貨是5050尼龍棉,假貨在成分表上反而沒有造假。

這個假貨被揭露,最早是因為假貨的面料表面是光滑的,而正宗的是橘皮紋路。這個目測就能很好分辨,所以高仿都算不上,低劣仿品。

因此有些人認為,橘皮紋路面料的衣服,就是比平整面料的高檔,面料更好。因為市面上氨綸彈力面料假貨多,所以有人就認為用是否橘皮紋來作為判定依據。

當然這是錯誤的認知。在面料行業,光滑平整是絕大多數高端面料的共同特徵,也是面料行業的技術追求。

至於氨綸帶橘皮紋,這點多穿過幾件氨綸彈力軟殼的都知道不是判斷依據。很多氨綸面料都是平整光滑的,相反,帶橘皮紋的反而屬於少數。

有些氨綸面料為什麼帶橘皮紋,有些為什麼是很平整光滑的?

這是因為紗線的成型方式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氨綸本身不能單獨製成面料,當然市面上有純氨綸面料,那也是用來貼合其他面料的。

氨綸通常用包芯紗包覆紗的方式存在,之前也介紹過,但是不是隻有這2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是合捻。

橘皮紋是判斷真假氨綸彈力面料的依據嗎?高檔軟殼就是橘皮紋的嗎

這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來說,氨綸染色難,怕高溫,所以包芯紗的方式是染色的最佳選擇,因為氨綸就藏在最裡面,外面全是合成纖維,染色跟氨綸沒關係。

包覆紗也是,氨綸幾乎不會外露,但是在拉伸的時候,氨綸會露出來,所以染色成本相對就高了。

紡紗的時候,這2這都需要專門的設備,老紡織工廠是需要採購新機器的,這也會增大成本。

所以有了更便宜的合捻的方式。

合捻只需要把原來的捻線機改造就能使用,對於工廠來說成本低多了。

合捻跟包芯包覆的最大區別,在於它要用2根纖維配一根氨綸。

它是把氨綸絲邊牽伸邊和2根其他紗線合併加捻。

注意重點,加捻。之前在棉產品捻結裡面就提到,空氣捻結斷紗的原理是先退捻再加捻。

這個前提是紗線是有捻度的。而包芯紗和包覆紗的氨綸絲是沒有捻度的,捻度是隻有其他紗線。

這就帶來一個巨大的問題:怎麼捻結斷裂的包芯紗包覆紗?

我不知道。

據我瞭解,目前國內號稱能解決這問題的企業有幾家,比如業內著名的無錫某廠,這裡不方便展開評價。

但能相對完美解決這問題的,也是能解決的最好的,應該還是意大利的薩維奧等。

也就是說,採用合捻的方式,紗廠不但機器不用新採購,捻結設備等也無需買進口,這個成本是巨大的。

合捻的方式,最終會使得氨綸絲進入到紗芯裡面,2根無彈力的紗成為外面的包裹層。

這樣紗線強力也比包芯紗要高,彈性也更大,當然彈力最大的還是包覆紗。

橘皮紋的面料,通常就是用合捻的紗線面料織成,所以一般來說橘皮紋的面料不會太薄。

而氨綸是變牽伸邊加捻的,在退解後,另外2根紗線會有一定的堆積,這就造成了橘皮的現象。


所以,橘皮紋只是因為捻結合成的方式不同,跟高檔與否沒有必然關係。

在服裝行業,絕大多數情況下,面料光滑平整質感強永遠是高檔面料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