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導語: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的,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很容易做生活的矛盾者。最常見的矛盾就是,我們希望孩子做一個能夠主宰自己生活的人,但同時我們也剝奪了孩子獨立的權利。自己穿衣吃飯,自行整理東西,自覺完成作業。但現實總是這樣的:我們急匆匆地幫孩子換好衣服,我們火速地幫孩子整理東西,我們玩命催孩子完成每一項作業。我們幫孩子完成了每一項任務,持續不斷的做生活的矛盾者,換來的結果卻是:我們的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獨立完成任務。

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案例:

今天給鄰居送點新炸的芋圓,一進門就看到鄰居家的茶几上,沙發上到處都擺滿了孩子的本子和書籍。聊天間沒有少聽鄰居小芳吐槽:“還不都是我家的兔崽子乾的,他坐到哪裡東西都跟到哪裡,從來沒有收拾。”這時候我特別觀察到孩子雖然在旁邊玩手機,但是多少有聽到媽媽的責怪。

接下來的情況是:製造“災難現場”的孩子無動於衷,抱怨連連的媽媽開始著手收拾。可能是因為自己是一個老師,職業習慣,我趕忙叫孩子媽媽停下手來。

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為什麼要停下手來呢?

孩子不會收拾東西問題就像是一把自行燃燒的火,我們選擇直接幫孩子收拾東西簡直就是火上澆油!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剝奪孩子的“整理思維”。

什麼是整理思維?

字面意思就是整理東西的思維。整理思維強的人可以在腦海中快速對自己要整理的東西簡單的進行分類,然後著手整理事物。整理時間越短,整理分類越好的人,就可以被稱為“整理思維強的人”。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整理能力不僅僅是要靠大腦的飛快運轉,而且還特別考驗動手的能力。

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我們回頭再來思考之前提及的問題,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其實鄰居家裡面的茶几和沙發上到處擺著孩子的東西,已經說明著孩子的整理思維特別差。這個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動動腦,放下手機動動手,鍛鍊著自己的整理思維了。但是鄰居還是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直接幫孩子收拾東西,不叫她停下手來,那叫誰停下手來?

要知道整理思維的訓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僅僅在實在看不順眼的時候讓孩子收拾一下東西。是治標不治本的。所以,在這裡,想分享一下我經過實戰總結的幾點“訓練心得”。

第一:既然決定糾正整理習慣,那麼請把它放在習慣調節中首要位置。

這點經驗是經驗之談。我家的小兔子其實也有沒法好好整理的習慣,於是我下定決定讓他好好的整理東西。但是第二天就遇到問題了:小兔子早上的時候有讀語文古詩和英語單詞的習慣。但是因為她自己整理東西耽誤了比較久的時間,整理完了就要去上學了。所以,她當天是沒有完成讀故事和讀英語單詞的任務的。對她來說其實也是一個損失。

但是,一天的時間就只有那麼一點,要完成那麼多的事情。自然要權衡利弊,我和孩子他爸商量之後決定把整理習慣放在首要位置。縮短閱讀的時間。

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第二:捕捉孩子發出的信號,引導孩子自己分類整理。

我們慢慢地對孩子進行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整理東西,並不是意味著可以“葛優躺”,可以當甩手掌櫃了。整理能力訓練之路你才走了三分之一,我們還要等一個信號:孩子能夠自覺地整理東西。

這個信號其實就意味著孩子慢慢地適應了自己整理東西,但是他們還沒有感受到整理東西的樂趣。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整理東西的樂趣,嘗試著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整理東西。

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第三:採用獎懲機制,幫助孩子保持整理的樂趣。

眾所周知,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他們是世界上最沒有耐心的種類。即使是之前和你一起制定了整理東西的方法,感受到了整理東西的樂趣。但是,他們一旦接觸了更加有趣的東西,就會馬上忘記這一切!

要知道,我們可能萬能的父母!採取獎懲措施,抓住孩子的心。比如說孩子記得自己的這裡方法並且實施就獎勵一根棒棒糖,如果忘記了就簡單的罰跑步。

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會收拾?還不是因為你手太快


有的人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每一次地打開都會有不同的驚喜。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是一盒巧克力呢?他們的每一點的進步都會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不是很會收拾東西呢?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你家孩子的“趣事”!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加轉發和評論。

我是小兔子媽媽,也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關注我,您將每天瞭解實用的育兒知識。最後萬分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