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商品價值不取決於它多大用途,而是消費者對它的主觀評價

從原著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亞當.斯密對勞動工資,利潤和地租的分析,構成了他的三個階段之間的收入分配理論。


收入分配理論

在第八章中,亞當.斯密提出了工資基金說和最低生活費用說,他說:一個人總是需要靠他的勞動來生活,因而他的工資至少必須要能維持其生活。

在大多數的場合,他們應該稍微多一點,否則他將不可能養家,而工人這個種族就將滅絕。

亞當.斯密認為利潤是從勞動者對原材料增加的價值中摳出來的那一部分,它為僱主和資本家所得。

但同時他又把利潤視為生產費用的一部分,它源於資本金 的服務和資本家的職能,是他的“生活資料的正當資源”。由於每一筆投資都面臨損失的危機,所以“普通的最低利潤除以應足以補償每種投資所遭到的意外損失外,還必須有些盈餘”


勞動分工是生產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亞當.斯密的貢獻,絕不僅僅在於生動而明晰的描述了“分工”的神奇,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提出了“分工受市場限制”的著名論點。這在當時是一種創見。交換的範圍,或者說市場的範圍,會制約分工的程度,這一思想非常重要。它不僅為後來各個國家廢除內貿關稅和降低國際貿易關稅提供依據,也為後來經濟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產生是由於交換引起的,所以分工的範圍必然總是受到交換能力的限制。

所謂勞動生產力,是指勞動者的生產能力,其實亞當.斯密已經羅列出這些因素,如勞動者熟練程度,勞動者技能和判斷能力。


商品的價值和它的貨幣表現

由帕累託發展起來的序數效用概念,是西方經濟學中當之無愧的現代價值理論的基礎。而且效用理論和邊際效用概率是伴生的,如果沒有它們,現代經濟學中最基本的供給需求曲線就都無法找到合理的依據。

不過,這些理論成就都與對一個“價值悖論”的解決有關。這個悖論就是:“磚石”和“水”到底哪個更有價值?

亞當.斯密認為,需要注意這裡“價值”一詞的兩個不同的含義。它有時指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指的是取得它所需要付出的“購買力”。前者是一種意義上的價值,叫做“使用價值”;後一種意義上的價值,叫“交換價值”。

“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卻可能沒有什麼“交換價值”;“交換價值”很大的東西,有時候卻只有很小的“使用價值”。比如:水有很強的使用價值,但是很多時候卻分文不值;而磚石沒有使用價值,卻常常費用高昂。

國富論:商品價值不取決於它多大用途,而是消費者對它的主觀評價

亞當.斯密提出自己要尋找的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呢?他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工資,利潤,地租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來源

雖然勞動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商品的價值通常卻不是由勞動來估定的。

儘管對於勞動者本人,常有等量價值,但的僱傭勞動的人看來,它的價值就和其他的一切商品一樣,也是時高時低,變動不拘的。這一來,勞動這個“準確尺度”也變得不再準確了。因此,他認為,“勞動價值論”只適應人類社會初期的野蠻階段。只有在那個時候,勞動的全部生產品都屬於勞動者自己所有。也就是說,亞當.斯密眼裡,“勞動價值論”已經過時了。

亞當.斯密宣稱,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企業,或者是土地變為私有,“勞動價值論”也就要另當別論了。

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了。

因此,亞當.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只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

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來源”。這樣,亞當.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


孔狄亞克:價值是對需求的滿足

法國學者孔狄亞克是一名著名的哲學家,在60歲時,他發表了一半純經濟學著作《論商業和政府》。

在該書中,他提出價值是經濟學的基礎。因此,一開始就使他之前的重農主義者相形見絀。

在孔狄亞克的眼中,價值本身被看做是以有用性為基礎的,而且這種有用性已經被剔除了它的通俗含義,不再是一種與純粹的使用價值相聯繫的物質因素,而是一種和商品與人的需求相符合的東西。“價值不是物質的屬性,而是我們對它的有用性的感覺,而這種有用性是與我們的需求相對的。它是隨著我們的需求的增減而增減的”。

“既然物品的價值以需要為基礎,當然一種較為迫切的需要就賦予物品較大的價值,一種不很迫切的需求就賦予物品較低的價值。價格隨著供應稀少而上升,隨著充裕而下降。在十分充裕的情況下,價值甚至會完全消失,因為過多的商品如果沒有人需要,就會毫無價值”。在這裡,“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已經被融為一體了。

從對“價值”的這種理解出發,孔狄亞克又進一步推斷出了對“交換”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倘若價值就是對需求的滿足,那麼,交換實際上連接著的是買賣雙方的需求,在滿足雙方需求的同時,交換還為雙方都創造了價值。

因為在交換時,買賣雙方都是拿出自己認為較小的價值去換取較大的價值。這種做法是互利的,雙方都有收穫,都是以少換多。否則交換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博弈論裡面好像也提到過這觀點)

不過,在他生活的年代,盛名猶在的重農主義者的說法是:“交換是等價的,它對任何人都是沒有好處,或者至少一方的獲益只能抵消另一方的損失”,這顯然是荒謬的。


“亞當.斯密之謎”

亞當.斯密生前沒有完全理解社會經濟生活現象,但後人據他的論述,卻打開這些現象的思維空間。

“亞當.斯密之謎”有2個,其一是“價值之謎”,或稱“價值悖論”。亞當斯密注意到,有些東西,譬如水是人類生活必需品,對人生存的價值極高,但價格卻很低;而另外諸如磚石的奢侈品,使用價值並不高,但價格卻很高,這是為什麼呢?對於這個迷,後來的現代經濟學已經破解,答案就是經濟學常說的“邊際效用”。

理清了價值與交換價值,價值與使用價值,以及主觀價值與客觀價值的關係,人們便豁然開朗,明白了決定商品價值的是消費者從消費一種商品中得到的效用,即消費該商品帶來的滿足感或者享受程度。

一種商品的價值大小不取決於它有多大的用途(使用價值)或所包含的勞動量,而是消費者對它的主觀評價。商品價值取決於邊際效用。

第二個迷至今沒有得到世所公認的答案,那就是他在其他著作中所涉及的人類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利己”與“利他”的矛盾現象。(人有時候很奇怪,一會是帶有樸實的原始的大愛之心,善良,包容跟同情;一會又帶有現代經濟社會濃烈的利己之心,不屈不撓)


國富論:商品價值不取決於它多大用途,而是消費者對它的主觀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