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鮮事:通訊:在穗非洲人共敘中非情與攜手抗疫心

(抗擊新冠肺炎)通訊:在穗非洲人共敘中非情與攜手抗疫心

中新社廣州4月17日電 題:在穗非洲人共敘中非情與攜手抗疫心

中新社記者 王華

4月17日廣州舉行第80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尼日利亞、多哥、坦桑尼亞、剛果(布)等多個非洲國家中國商會會長分享自己的中國情緣以及中非合作故事,在他們看來,廣州、中國是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非中友誼源遠流長,當下只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疫情。

尼日利亞中國商會會長麥克妙斯(Ogbonna Maxmus Ikenna)2003年3月來到中國做珠寶生意,從剛開始不會用筷子、因語言文化差異鬧笑話,到如今他已在中國與一名廣東潮州女孩組建家庭,兒女成雙。

麥克妙斯說,“很多中國人也在尼日利亞做生意,尼日利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人民友善、勤奮,而我經常跟尼日利亞朋友說中國、廣州都很安全。”

他認為,中國和非洲人民需要互相信任,也應該相信兩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尼日利亞人在廣州很安全,希望兩國能攜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多哥商會會長佐仕林(Nhalochy Lare Tietimpo)自我介紹時笑稱,“我的中文名叫佐仕林,很多中國朋友都叫我‘940’。”佐仕林2005年來到中國,最初為了瞭解亞洲文化、“瞭解中國是我的夢想”。如今,佐仕林已在廣州成家,有了3個可愛的兒子。

他說,“我來自多哥,這是非洲大陸上一個很小的國家,也是非常可愛、安全的國家,我也常向同鄉們介紹,中國是個好地方,在這裡能實現夢想,無論做生意還是做什麼(事業)都可能實現。”

現場,佐仕林用法語向同胞呼籲,“不要緊張、不要擔憂,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要找辦法把病毒趕走,中非友好關係是持續的”。

坦桑尼亞中國商會會長約翰(John Vedasto Rwehumbiza)1987年就來到中國,那時他報考大學,美國、英國的大學都在報考範圍,但他最後選擇來到中國。他說,“親友多有不解,問我為何不去發達國家?那時中國正改革開放,我很好奇中國用什麼方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來到中國後,發現中國人民很友好、好客,很多中國人願意幫助我學習中國文化,有很多中國朋友邀請我去家裡過年。”

早年,約翰在廣州出口建築材料到非洲;近年,約翰開始將坦桑尼亞農產品如木薯粉等出口到中國。約翰說,“在中國多年,三個孩子也都在中國上學,他們都覺得中國很棒。”

約翰還用斯瓦希里語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在抗擊疫情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就他所見、所瞭解的情況是,在粵非洲人與廣東公安保持良好溝通,中國政府各項政策出發點都是為了國民、為全世界的健康。他還呼籲,在華非洲籍人士理解、配合當地政府的(抗疫)措施。

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霍江濤表示,非洲廣東總商會在2008年成立,在非洲很多國家都有粵商會。今天早上他還收到一封來自非洲國家物資採購的郵件,“兩國不會因疫情影響經貿合作,這個時候應該更緊密團結應對”。

據介紹,目前在烏干達的廣東企業有37家,涉及農業、漁業等多個行業。當日參加座談會的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世能集團董事長侯建雄稱,世能集團2012年在烏干達成立中烏首家合資公司,此次疫情對經貿活動影響巨大,但集團對非洲的投資計劃不會停止,中非是夥伴、是兄弟,更是命運共同體,疫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只有共同面對、共同承擔才是應對疫情最好的方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