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成功發現提升量子電路效率方法

量子電路是量子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它利用量子力學來執行任務。它們比當今電子設備中的經典電路更快,更準確。但是,實際上,沒有量子電路是完全沒有錯誤的。最大化量子電路的效率引起了世界各地科學家的極大興趣。

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使用數學模擬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設計了一種算法來明確計算所需的計算資源數量,並對其進行優化以獲得最大效率。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IISc高能物理中心副教授安寧達·辛哈(Aninda Sinha)說:“他們能夠從理論上構建最高效的電路,並大幅減少所需資源。”


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成功發現提升量子電路效率方法

量子電路。不同的層對應不同的容錯能力,底層具有最小的容錯能力(authors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在各個領域,尤其是量子計算中,優化量子電路效率非常有用。量子計算機不僅會比傳統計算機提供更快,更準確的結果,而且它們將更加安全,不會被黑客入侵,這對於防止數字銀行欺詐,安全漏洞和數據盜竊非常有用。它們還可以用於解決複雜的任務,例如優化運輸問題和模擬金融市場。

經典電路由通用邏輯門(例如NAND和NOR門)組成,每個邏輯門都對輸入執行預定的操作以產生輸出。

類似地,存在用於製造量子電路的通用量子門。實際上,門的效率不是100%;每個門的輸出始終存在錯誤。而且該錯誤無法消除;Sinha的博士研究生,論文的合著者Pratik Nandy表示,它只是繼續增加電路中使用的每個門。

最有效的電路不能使輸出誤差最小,而是將獲得相同輸出所需的資源最小化。“因此問題歸結為:給定淨誤差容限,構建量子電路所需的最少門數是多少?” 南迪說。

2006年,由昆士蘭大學前教職員工邁克爾·尼爾森(Michael Nielsen)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計算門數以實現最大效率,相當於在具有體積V的某些數學空間中查找兩點之間距離最短的路徑。

2016年的另一項研究認為,這個數字應該與V直接變化。

Sinha說:“我們回到了尼爾森的原始工作,結果發現他的門數不會隨V的變化而變化,而是隨V^2的變化而變化” 。他和他的團隊概括了該研究的假設,並進行了一些修改以解決優化問題。他說:“我們的計算表明,最小的門數量確實隨體積而變化。”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研究結果似乎也將效率優化問題與弦論聯繫起來,弦論是一個著名的想法,試圖結合重力和量子物理學來解釋宇宙是如何工作的。辛哈(Sinha)和他的團隊認為,這種聯繫有助於科學家解釋涉及重力的理論。他們還旨在開發描述量子電路集合的方法,以計算某些實驗量,而這些實驗量在理論上無法使用現有方法進行模擬。


(本文由本源量子編譯,內容來源IIS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