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半夜起來簽到app,我的神經症日常

昨天忘了簽到了!好不容易連續七天的獎勵又泡湯了。

心理學:半夜起來簽到app,我的神經症日常

這不是公司上班打卡,是噹噹,我眾多需要每天簽到的軟件之一。

簽到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有時半夜看一下手機,都會強迫性的籤一下到。忘記簽到,簡直就像花了100塊錢買了50塊錢的東西一樣,虧慘了。

現在手機app之多,我見過的有人能裝四五屏的app,一屏大概二十多個app。

心理學:半夜起來簽到app,我的神經症日常

一天可能看不了十個新聞,但騰訊、新浪、搜狐、各種頭條等新聞app一個都沒少;一年坐不了幾次飛機,各大航空公司的app都是齊的;裝了幾個外賣app,就點了一次外賣。無一例外,這些app都是簽到有獎勵的。

微信是個另類,沒有簽到,卻每天必須打開。

最早接觸到的簽到軟件是中國移動app,但設計最沒水準,要是忘記簽到天數比較多,夠不著獎勵,後半個月都不會再去簽到了,並且籤一個月給500m,還不夠我一天的流量。

最划算的要數噹噹。每天看夠一個小時,可以給到十幾塊錢的鈴鐺,可以直接購買電子書,不花一分錢。

最開始用噹噹的時候,我是花錢買書讀,看多少買多少,想什麼時候看什麼時候看,想看給多長時間看多時間。

但自從發現閱讀給獎勵,每天簽到,噹噹的打開率便提高了。

每天不看書,至少也會籤一下到。看幾分鐘會去看一下夠獎勵了嗎,假如差幾分鐘,哪怕亂翻手機也得熬到那個時間。假如我一天看書時間過長,超過一個小時,一旦意識到就會停止,感覺多讀的分鐘數沒獎勵很虧。

心理學:半夜起來簽到app,我的神經症日常

我的當當獎勵最多的時候有八九十塊。怎麼花又是問題。在噹噹上選書浪費的時間,明顯超過讀書的時間。每次看到積分要過期,都強迫症似的去選書,我現在都130多本書了。我要看的分類裡能買的基本都買完了。可是我發現最後經常看的,還都是以前花錢買的那幾本書。

以前看書是自由的,是一種享受,想看了才會打開。現在感覺被強迫了,有時候開著車還得打開噹噹湊時長。

感覺被這些app綁架了。

走在路上,你不會撿地上的一毛硬幣,但絕對會為了一分錢或幾分錢的簽到獎勵樂此不疲。

噹噹100個鈴鐺=1元,淘寶100金幣=1元……所有的獎勵值看起來數額都很大,感覺很多,實際兌換下來卻很可憐,還只能使用,不能提現。

很多app可能只有在需要簽到的時候才會被打開。

心理學:半夜起來簽到app,我的神經症日常

這些沒用的app佔用了巨大的手機內存,每年換一個手機,從1G、2G內存到現在的8G。

最可怕的是我們的自由、時間與精力被他榨乾了,自由使用的權利變成了一種強迫行為。

手機與我們的關係是這樣的,去,給我找地方充電;去,找個wifi;去簽到……手機已不再是工具,而是我們的主人。

刪除不用的軟件,戒除了刻意簽到、領獎勵,看書狀態又迴歸到了以前的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