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申遺中國象棋6次被拒,理由亮了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6次被拒,理由亮了

封面導讀

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界——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

印度申遗中国象棋6次被拒,理由亮了

你沒看錯,印度在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漢字認識不?”

的確,中國象棋上面的兵種可都是用中國漢字註明的。印度為何敢公然覬覦?他們也有他們的歪理:中國象棋裡有象,而大象起源於印度,所以中國象棋也是印度來的……

把“中國象棋”據為己有

印度煞費苦心

為了證明中國象棋是“舶來品”,印度拋出了兩條看似合理的“鐵證”。

其一是“波斯象棋起源於印度,中國絲綢之路將其帶回,然後發展成了中國象棋”。

就目前確定的歷史,六世紀的時候,印度人帶著恰圖蘭卡(印度象棋,已基本絕跡)傳播到波斯帝國,並且演化出了波斯象棋。再加上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的影響,所以印度人理所當然覺得,中國象棋是向西域的波斯象棋學習後改進的。

第二條就是說中國古代沒有大象,而象棋原始名稱叫做“象戲”,沒有大象,中國象棋就是無根之萍,站不住腳,所以它就是“舶來品”,只不過在中國發揚光大了而已。

印度申遗中国象棋6次被拒,理由亮了

象棋特級大師:

印度的思維太搞笑

對於印度拋出的“鐵證”,記者採訪了江蘇省著名的象棋特級大師王斌。作為2003年就晉升為特級大師的著名棋手,王斌近些年一直致力於在東南亞推廣中國象棋。

針對絲綢之路帶回“中國象棋”的說法,王斌覺得太想當然。王斌告訴記者,雖然他並非搞中國象棋歷史研究,但作為業內人士他對中國象棋的歷史還是有所瞭解的。

王斌表示:“我知道戰國的時候,關於象棋的記載就有存在。”果然,記者通過文獻搜索發現在《楚辭·招魂》中就記載過中國象棋的雛形:“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印度申遗中国象棋6次被拒,理由亮了

東漢文學家王逸注針對《楚辭》所寫的注本《楚辭章句》中也有:“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這裡的六簙戲就是中國象棋的雛形。

王斌告訴記者:“目前的中國象棋基本定型於北宋,因為棋子中的‘炮’基本在那個時候才有。不過肯定不是唐宋時期才誕生,沒有前期千餘年的積累,北宋不可能突然就誕生了規則成熟的中國象棋。”

至於印度提出的中國古代沒有大象,因此就不可能創造出象棋,其實更加站不住腳。因為在西晉的《帝王世紀》中有過記載,“舜死蒼梧下,群象常為之耕”,也就是說,夏商之前,中國早就有大象分佈。

此外,王斌表示:“三國時期‘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那可是上過小學課文的。雖說曹衝到底稱沒稱還存在爭議,但《三國志》中可是明確記載了孫權向曹操贈送了大象的事。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是有大象的,以這個理由認為中國象棋是‘舶來品’站不住腳。”

印度不傻

在下好大“一盤棋”

自打印度北部城市根瑙傑挖掘出了古印度象棋“恰圖蘭卡”的古蹟,印度人發現“恰圖蘭卡”的棋子和走法與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都有相似之處,因此他們就認為世界上的象棋都起源於印度。

如果印度拿“恰圖蘭卡”申請非遺應該問題不大,但他們為什麼知難而上,非要把中國象棋也變成其“私產”呢?

其實現在印度人自己下的主要也是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恰圖蘭卡”已經基本絕跡了。申請這樣一個幾乎消失的“恰圖蘭卡”成為“非遺”,對印度來說意義不大。

不過如果通過申遺,把中國象棋納為己有,那麼意義就不同了,一是中國象棋的人口眾多影響力巨大,還有就是搞定了中國象棋,下一步才可能突破國際象棋進而到整個象棋棋類。一旦把世界各國的象棋都定義成印度象棋的後裔,將帶來難以估量的文化影響力。

王斌表示:“印度拿中國象棋做文章,其實是下了一盤很大的棋。他們也知道申遺中國象棋肯定通不過,畢竟棋子上面的漢字是無法繞開的。因此,印度申遺中國象棋更想向世界傳達的還是象棋印度起源論。”

“即便申遺被拒絕了,印度也佔了先機,別人想申請象棋的相關非遺必然就繞不開印度了。就像下棋一樣,對手一步看似毫無意義甚至荒誕的招法, 往往背後卻藏著深遠的想法。”

————————————————

審核: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