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在“山河”便永遠

俗話說:“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母愛無私無聲,無邊無價。母愛如泉,含蓄靜默而不張揚,點點滴滴都是對兒女的信息呵護;父愛是一座山!它會在我困難時給我力量,它會在我迷茫時給我方向,它會在我失落時給我信心,父愛是支撐我生命的偉岸的山!

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在“山河”便永遠

大家都讀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在些《背影》之前,朱自清曾與父親朱鴻鈞有過激烈的矛盾衝突。

曾任徐州煙賣局局長的父親朱鴻鈞在48歲失業,賦閒在家,心情可想而知,自然”情鬱於中“。在根深蒂固的封建倫理觀念左右下,他認為老子領取兒子的薪水實屬天經地義,於是憑著與揚中八中校長的私交,未與兒子商量下,徑直取走朱自清當月的工資。

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在“山河”便永遠

父親此舉,讓受新思想薰陶的兒子朱自清十分不滿,於是憤而離職,相繼轉到寧波、溫州和台州執教。後來,朱自清還把妻兒接到杭州安家。父親朱鴻鈞顯然對兒子的這份"敵對"安排相當生氣。父子之間為此中斷交流,在這個時期父子關係降到了冰點,兩人互不聯繫。

1925年,朱自清轉到北大執教後,意外收到父親給他寫的信,就是《背影》中引用的話:"我(父親)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朱自清讀到這裡,不禁回憶起八年前自己考入北大後,父親在南京浦口火車站為他送行,拖著肥胖的身體為他買橘子的情形……頓時潸然淚下。父親其實是疼愛他的,只是放不下家長的威嚴罷了。

父子之間還有什麼過多耿耿於懷的呢?

於是,朱自清感而提筆,一氣哈成當即寫下這篇飽含熱淚的散文名篇《背影》,當年刊發於 《文學週刊》,迅速引起反響,感動了無數讀者。

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在“山河”便永遠

關於母愛的文章當屬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老舍自幼喪父,由母親獨自帶大,和母親有著無比深厚的感情。老舍的母親於1942年夏季病逝於北平。當時老舍孤身一人在中國抗戰大後方從事抗戰文藝創作和組織工作。最初他的家人沒敢把母親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訴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獨痛苦,於1942年12月26日才在家信裡透露噩耗。本文便是老舍為紀念母親而寫。

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在“山河”便永遠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如果世界上真有感同身受,我想也只有母親能做到。

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在“山河”便永遠

父母在,山河便在,便到處就是美景。願天下父母都能安享晚年,壽終正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