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投資楊玲:國際做空機構“偏愛”業績差、故事性強的中概股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4日電(羅琨)中概股正遭遇整體信用危機。瑞幸咖啡自爆造假後,好未來等中概股又陷入做空風波中。中概股緣何頻遭做空?是否會影響境內企業赴海外上市的熱情乃至估值?投資機構應如何避免踩中類似的黑天鵝事件,又該如何把握疫情籠罩下的投資機會?近日,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就上述問題接受了中新經緯客戶端專訪。

星石投資楊玲:國際做空機構“偏愛”業績差、故事性強的中概股

  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受訪者供圖

  中概股頻遭做空影響整體信用

  楊玲指出,中概股頻頻遭到做空既有內因也有外因,短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體中概股的信用問題。

  她分析稱,中概股頻繁遭到做空,主要和兩方面的原因有關。外因方面主要是疫情期間美股下跌連續刷新歷史,投資者神經脆弱。而且,中概股公司本身公開數據有限且大多在國內運轉,做空機構雖然難以量化中國公司的欺詐行為;但反過來,中國公司也難以迅速自證清白駁斥空頭指控,做空成功概率大。從內因來看,在過去高增長的背景下,很多投資人、創業者養成了重視規模和速度,忽視效益的思維。所以,部分在資本催生下早熟的中概股本身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

  2011年前後,中概股由於部分公司財務造假遭受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此後一年沒有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已經上市的中概股股價也普遍重挫,後續在美股IPO的企業也多數折價發行。這一次中概股做空潮又是否會影響後續企業赴美上市熱情和資產定價?“短期來看,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近期海外市場行情大幅波動的情況下,會讓海外投資者在短期內對中概股信心下降,可能使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和資產定價受到抑制。”楊玲說。

  做空機構“偏愛”業績差、故事性強的公司

  近日,瑞幸咖啡自曝20億財務造假震驚市場,隨後做空機構渾水通過推特宣佈聲稱,正在協助Wolfpack Research對愛奇藝進行全面研究,此外在線教育公司好未來也自曝員工虛增銷售收入,涉嫌業績造假。

  做空機構為何再度瞄準中概股?楊玲指出,做空標的通常選擇故事性強、缺乏業績支撐的公司,投資更應該關注業績和成長的確定性。

  據其介紹,和國內市場不同,美股做空機制比較成熟,做空也是很常見的。投資機構通過做空來賺錢,做空的標的自然會選擇那種故事性比較強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市場上漲時依靠故事性獲得了很大的彈性,而往往又缺乏業績作為支撐。所以,在市場處於高位時,做空機構也都更加傾向於選擇這類公司作為標的。

  為了避免踩中這樣的“黑天鵝”,楊玲認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投資者應更加關注業績的確定性,而不僅僅看上市公司講出的故事。

  A股後續走勢將越來越迴歸自身邏輯

  截至4月13日收盤,今年以來上證指數跌幅為8.76%。

  楊玲指出,A股前面這一段時間的大跌,主要是受到外圍市場的影響;目前來看,雖然海外疫情還在擴散,但是海外最恐慌的階段大概率已經過去,對A股的衝擊也已經基本結束,未來A股的走勢將越來越迴歸自身的邏輯。

  她認為,從國內來看,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已經在加速推進,未來逆週期調節政策空間充足,除了傳統的降準、降息,創新型的貨幣政策工具CBS(央票互換工具)、PSL(抵押補充貸款)以及SLO(常備借貸便利)等等也都有空間;財政政策方面,專項債、特別國債、進一步減稅降費也有望持續發力。除此之外,A股本身的估值也還處在低位。

  楊玲指出,由於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在逆週期調節持續發力的背景下,未來內需有望率先修復,疊加寬鬆的流動性支持,科技、週期、消費都有值得挖掘的投資機會。(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