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她月入過萬,我卻只想做個啃老族

98年,她月入過萬,我卻只想做個啃老族

01

前兩天參加“挑戰杯”校賽的終審答辯,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認識了另一個項目的負責人。

是個98年的小姑娘,身高一米六左右,戴著眼鏡,看起來安安靜靜的。

後來和她聊天才知道,這已經是第三次代表團隊參加比賽。不僅如此,大一的時候,她和其他三個人開始創業,建立了一個駕校平臺。運營的這三年時間,煎熬的過程,奮鬥的艱辛,使她們由最初的四個人擴大到現在的六十多人。

今年剛開學僅僅28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400人,她們創下的業績也已經高達120多萬。“現在和我們合作的駕校校長看到我兩個眼睛笑的都眯成一條縫了。”她驕傲的說。

“本以為是青銅,沒想到是王者”,三年在各個渠道的不斷拼搏,使她從大一開始就實現了財富自由,現在憑藉實力已經月入五位數,去年暑假自掏腰包,帶著家人租了一個旅行團,去雲南玩了三天三夜。

02

我有一個在讀計算機專業的朋友,也是和自己一樣大。從大一剛開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觸微商,雖然真的賺了不少的錢但也確實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做的產品亂價,團隊不給力,介紹品牌時四處碰壁...

98年,她月入過萬,我卻只想做個啃老族

後來不顧所有人的反對進了將近三萬的貨物,不懂話術就拼命請教,不會推銷就反覆嘗試。理貨裝貨,就連平時回家行李箱裡放的也全都是產品,不斷在學校和快遞站點來回奔波,成了站點老闆眼裡的“大客戶”。

幸運往往都是給予有準備的人。她不斷往前衝,換回來的是一個月升到二級官方,兩個月賣完將近十萬的產品,賣貨能力飛速加強。

從大一到大三,短短兩年現在就已經升級到了十二萬的官方,成為大BOSS的左膀右臂,底下的代理遍佈大江南北,顧客更是不計其數。

三月底她跟隨團隊去港澳遊玩,深圳—香港—澳門—廣州,又是做飛機又是逛商場,每天發朋友圈,各種美食美景,和偶像見面拍照留念,最後一天晚上穿著晚禮服高跟鞋參加微商的晚會,活生生的像一個公主。

我記得有一個老師曾經說過“其實吧,人和人之間千萬別進行比較,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比你有多優秀。”

03

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和一個高中同學見面,我問她“新的學期你自己有沒有什麼打算?”

她對我說“我都想好了,下學期天天圖書館打卡,準備考四六級和教師資格證,還有周末要去兼職賺錢,每天晚上去操場跑4公里鍛鍊身體,每週至少看一本書,要做一個充滿學識的女孩。”

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學校,所以平常很少見面,都是在靠手機聊天,她的朋友圈裡基本都是“今天和朋友去哪吃了好吃的”“又去哪個城市追了一個大明星”,或者“和男朋友吵架了,這件事是他不對還是我不對?”

98年,她月入過萬,我卻只想做個啃老族

而最開始她說的每天跑步,每週看書的計劃卻從未在朋友圈出現過,就連圖書館打卡的照片也是斷斷續續。

後來學期結束之後,我們在老家碰到了,我又問她“你那些計劃完成了多少?”

“我和你說,別提了,我四級又沒過,考綜合素質與能力就差一分,好悲劇哦,跑步好累堅持沒幾天就放棄了,讀書...我買的那本《親愛的安德烈》現在還沒看完呢。”

是啊,不光是她,這樣的例子真的已經屢見不鮮了。我們羨慕別人取得的成績,也曾發憤圖強,說著“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樣的豪言壯志,但行動力卻遲遲跟不上。

因為拖延,因為懶散,不願意讓自己受一點苦,遭一點罪,每天玩著遊戲追著劇還在幻想自己畢業就找到好工作,每當付出百分之十的努力就想擁有百分之百的收穫。

04

為什麼有很多與我們同齡的人,她們都比我們成功呢?

因為她們在背後付出了我們連想都不曾想到的努力,為了考證天天早起晚睡,為了兼職跑的腳磨起了很多的泡,為了寫好一篇文章熬夜幾乎是家常便飯。

那個我剛開頭說月入過萬的女生,她發的每一條動態幾乎都離不開比賽、駕校和創業,忙起來一天都顧不上吃飯,談合作、找場地、連續幾天熬夜做PPT。

98年,她月入過萬,我卻只想做個啃老族

那個官方十二萬的女生最初天天晚上挨家挨戶的串宿舍,不知道受了多少人的白眼,底下沒有一個代理的時候自己主動去找,現在我們學校已經有十幾個她的代理了,她還說“今年的目標一定要在學校收50個代理”。

所以當我們在為選哪件衣服更好看,哪部手機更高端的時候,她們有著足夠的勇氣和實力說“我都要”,因為她們值得擁有最好的。

你到底想要活成什麼樣,並不是取決於周邊的環境,而是自己的內心。

比你優秀的人還有很多,我們不要在自己的舒適區待著,也不要光說不練,而是跳出那個太過安逸平凡的圈子,多經歷多接觸,讓自己不斷向上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