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重啟,是計算機操作通俗用語,意為重新啟動計算機。

重新啟動的最通常的理由是因為新軟件或硬件的安裝需要,或因為應用軟件因為一些理由沒有回應,被迫進行的步驟。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此時的武漢跨過史無前例的暫停迎來了期盼已久的重啟。

自4月8號零時起,恢復武漢天河機場國內客運航班,武漢重新啟動!

地鐵的報站、過江輪渡的鳴笛、熱乾麵館的熱鬧、東湖的鳥語,解放大道武廣商圈的精緻,沿江大道黃浦路路口的勝利街老巷子,沿江大道武漢科技館的人聲鼎沸,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武漢美術館的文青們,漢口解放大道航空路立交橋的車水馬龍,洪山廣場的歡聲笑語……城市在漸漸甦醒,我們的武漢回來了,充滿煙火氣息的武漢回來了!

時隔76天,在這座英雄的城市裡,一道命令,900萬人民自願堅守在家中。無數白衣戰士赴鄂馳緣。數不清的救助物資從四面八方而來…這座城市永遠不缺少英雄。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武漢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肖賢友,李文亮,更不要忘記追著靈車喊媽媽的人,在陽臺上敲盆求助的人,患腦癱被父親照顧16年,父親隔離6天后死在家中的人……

如今山河已無恙,武漢還是原來的武漢!

整整76天的戰“疫”,都是每一個人的倔強書寫。

但是,請大家記住:當前,湖北武漢,醫療救治、社區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也在增加輸入性風險。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解封”不是“解防”,零增長不是零風險。

大病初癒後的湖北,好像一切都正在欣欣向榮。

但是看過武漢人民朋友圈的人會知道,哪有什麼結束,只有開始。

疫情帶來的“後遺症”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是疫情!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前幾天,央視新聞呼籲大家幫幫武漢,

“困難時期搭把手,拉一把,就過了”。

“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謝謝你,為湖北人的生計拼過單!

“鄂”不帶毒,魚米之鄉需要被善待,呼籲全國人民“來點湖北農產品吧”!

“熱乾麵醒了”,湖北人民正在迴歸往日熱氣騰騰的生活。

但是,受疫情嚴重影響,湖北省一些農產品遭遇滯銷。“銷售渠道幾乎全斷了”,比如,“冷庫裡原本為春節市場儲備的四千多斤保鮮茶,一斤也沒賣出去”。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不久前,湖北官員“呼籲全國各地、全社會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農副產品”。

根據一畝田農業網的平臺數據,對比春節前後1月農產品成交數據發現:

全國農產品供貨量下降了11.1%,平臺交易撮合數下降了10.4%,其中湖北地區農產品供貨量下降了90.5%,平臺交易撮合數下降了89.2%。

整個湖北地區農產品都在徹底被市場“冷落”。

這座百萬的城市剛剛甦醒,中國14億人付出近76個日夜的努力,才解封了湖北。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武漢度過了疫情,然而等待的她是眼前這個大門檻。

這片熱血的土地,經不起折騰了!

熱乾麵,螺螄粉,鍋包肉,串串香,蟹黃包……

有全國各地“吃貨”在此,吃的問題在中國根本不算事。

3月25日上午9時,廣州出手了!

200噸湖北果蔬,8輛滿載湖北農副食品的大貨車先後抵達廣州江南批發市場,湖北滯銷,廣東來吃!

湖北滯銷,全國來吃!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最近,央視在抖音直播賣貨,小朱配琦”首度在線“營業”,為湖北帶貨超4000萬元!

擔任首場直播“帶貨官”的是央視新聞主播朱廣權+帶貨達人李佳琦組成的“小朱配琦”組合,雖然疫情期間兩人不能同場,但通過“連麥”進行的隔空“雲直播”依然引發了網友為湖北“拼單”的熱情:

這場公益直播吸引了1091萬人觀看,累計觀看次數1.22億,直播間點贊數1.6億,兩個小時的直播,累計賣出總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

“武漢重啟再度求救”哪有結束,只是開始


“消費就是信任,購買就是扶貧。”

善待湖北,善待湖北人民,體現在關鍵時刻搭把手,也體現在關鍵時刻“來一口”。換言之,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購買,多食用。

荊楚大地戰勝了難住世界疫情,也必能在全國的幫助下解決“後遺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