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人來人往的世界

能遇見你真好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近年來,電視劇的類型越來越多,陣容也越來越強大,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粗製濫造的劇, 一味追求雷人,追求噱頭,而不顧電視本身的質量。

現如今,特效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了,但是這些所謂斥巨資打造的電視劇在觀賞程度上並沒有任何看點,甚至全是槽點。

比如我們安吉拉大寶貝和男神小哇合作的孤芳不自賞,傻子也能看出這是摳圖啊,我們觀眾又不傻!更何況,摳圖也請專業點好不啦!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可憐一代男神因為一部劇被吐槽成篩子...

回顧安吉拉大寶貝的演技,也是慘不忍睹(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新版尋秦記一經播出,網上鋪天蓋地的吐槽,什麼垃圾,簡直是在侮辱古天樂!五毛錢的特效,陳翔和毛曉彤分手一事本沒有波及到作品,可是陳翔人設一崩,作品也是不忍直視,這足夠讓陳翔和他的尋秦記收穫一筐爛菜葉了...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新版的絕代雙驕的人物海報一經流出也是吐槽聲一片。胡一天確實帥,可是也是確實不適合古裝扮相。

經典劇目一再被翻拍,照理說我們現在的特效相比十幾,二十幾年前來說,應該是有所長進的,為什麼現在拍出來的劇總是會被吐槽,而那些明明一看就很劣質的經典的老電視卻獨獨抓得住觀眾的心呢?

比如《西遊記》。西遊記重播這麼多年,這麼多次直到現在,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關於西遊的題材也同樣收穫頗豐,無論是影版還是劇版,總有觀眾買賬,即便是邊看邊罵,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大鬧天宮裡孫悟空和九尾狐談起了戀愛,西遊伏妖篇裡唐僧念念不忘段小姐,脾氣暴躁又兇狠,這些影視作品都沒能推翻西86版西遊記中那些一個個的經典形象。

楊潔導演去世,西遊記劇組重聚,任何一個關於西遊記的點,但凡放大,都會被我們重新拾起,一次次點燃我們回憶。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觀音菩薩一句好你個潑猴都能讓觀眾淚流滿面...

紅樓夢,除了李少紅導演翻拍了紅樓夢被吐槽之後,也便再沒有人去翻拍了。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女演員的妝容都像是鬼屋的工作人員,頭上的假髮油膩到想吐,最後黛玉去世,竟然拍成了裸死...

雖然原著中是原話是:林姑娘的衣衾還不拿出來給他換上,還等多早晚 呢。難道她個女孩兒家,你還叫她赤身露體精著來光著去嗎!

但這並不指黛玉裸體死亡吧?畢竟黛玉作為大家閨秀,怎能就這樣死去?

作者的想法到死是如何這也無從得知了,曹雪芹老先生也不能為我們解答了。

我們心裡的林黛玉和賈寶玉永遠是陳曉旭和歐陽奮強的樣子。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實際上,不論是西遊記還是紅樓夢,都有缺陷。

西遊記中有很多特效,但當時的特效技術不發達,好多鏡頭都是拍了一次又一次。

孫悟空飛上天騰雲駕霧,電腦做的特效假到現在看來都想笑,妖怪們突然消失升起的白霧掐好時間,一分不差地放的煙幕,演員不夠的時候,師徒四人齊上陣,誰都能演個小角色。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唐僧一人飾演了多個角色,你在小時候看的時候發現了嗎?包括有一集的沙和尚也是他扮演的,你認出他了嗎?

可是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經年累月長達6年的拍攝,成就了一部經典不朽的電視劇。

再看看現在,一年拍六部的速度拍出來的劇能好看嗎?演員不走心,整個劇組急功近利,高評分的電視劇簡直就是沙裡淘金。

那些經典的電視劇到現在依然被觀眾奉為經典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是真的在用心做電視劇啊。

我們來看看這些演員。

六小齡童在拍西遊記的時候已經是個知名度比較高的演員了,但是在劇組中,沒有任何架。在劇組吃飯,主要演員和群眾演員的伙食幾乎沒差。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為了取景,整個劇組走遍了全中國的26個省,只為找到合適的鏡頭,以求呈現給觀眾最真實的場景。

那個年代的演員幾乎都是第一次吊威亞,生命安全都是別在褲腰帶上,每吊一次威壓,孫悟空都和豬八戒慶祝自己完好無損,即使吊威亞有生命危險,孫悟空和豬八戒的片酬也不過是比唐僧沙和尚這沒吊威壓的演員只多幾十塊。

《紅樓夢》的演員們那就更是敬業的了。

紅樓夢在選角時曾轟動全中國,幾乎每一個演員都是擠破頭要去試鏡的。憂鬱淡淡清香的林黛玉,潑辣勁十足的王熙鳳...每一個角色都成了經典。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而這些演員,原本或許並不是科班出身,都是經過了三年的培訓,一步步跟著紅學家慢慢讀原著,瞭解原著,最後深入原著活成了角色本人。

這些演員,為了一個角色,有的人也付出了一生。

劇中妙玉的扮演者姬培傑,出演妙玉之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姬玉,扮演晴雯的演員張靜林也在這部劇之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安雯。

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用了後半生的時光來擺脫賈寶玉的影子,最終還是轉型幕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的電視作品才走出賈寶玉的影子。

飾演王熙鳳的鄧婕本不是最初的人選,只是原定的演員辭演,這才有了鄧婕版本的王熙鳳。鄧婕也從一個川劇院一個跑龍套的演員一躍成為當紅明星。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鄧婕大紅大紫後愛上張國立,張國立彼時為了鄧婕和前妻離婚,條件就是不能和鄧婕有自己的孩子。

飾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最是紅顏薄命。電視劇結束了,可是孤自淒涼的林黛玉似乎是永遠停留在了陳曉旭的身體裡。

走紅之後的陳曉旭也接拍過其他的劇,可是林黛玉的影子太重,觀眾也總覺得是林黛玉在努力地去變成另一個人的樣子。

後來陳曉旭去做了商人,幾經浮沉後的她患上乳腺癌,美人遲暮且患病,剃度出家後,安靜的病逝,留給我們的還是那個美的不可方物的林黛玉的樣子。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那時的演員都是在用生命演戲。

或許硬件設施不到位,後期製作特效團隊也不牛逼,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兢兢業業,在演戲上從不馬虎半分。

六小齡童直到現在還在宣傳猴戲,紅樓一場夢,陳曉旭活在夢裡至死未醒。

記者在採訪時,曾問過陳道明,演員如何才可被稱為敬業?

陳道明說:

要有職業操守才算敬業。

現在的某些年輕演員,因為拍戲冬天要浸水、夏天穿大棉襖、不小心受傷就被稱作敬業,這難道不是演員的本分工作嗎?拿那份錢就要做那份工作,你怎麼不說清潔工們敬業呢,他們還凌晨四點起來工作呢。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段奕宏為了演好煤礦工人,拍攝前去到礦下體驗生活,週一圍為了演好丁修,殺了幾頭豬來試水,靳東為了使自己的形象更貼合明樓增肥十幾斤,黃渤為了拍《鬥牛》,每天和牛說話,交流感情。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是自己作為演員的職責所在。

現在的演員的身價都是水漲船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電視劇的粗製濫造,優秀演員有演技,沒流量,小鮮肉們有流量可是身價一個比一個高,要想讓他們像以前的演員一樣培訓好幾個月,這是不可能的,製作方也支付不起片酬。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除黃軒外,全部啟用新人,一個很無奈的現實就是現在的演員太貴了,請不起,也只有新人才能甘願接受培訓,去一遍遍地熟讀劇本,去體驗那個年代的真情。

為什麼那些經典劇雖做工粗糙卻讓人回味無窮?

小鮮肉們忙著掙錢,老演員忙著打磨演技,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年輕演員的努力我們都在看在眼裡,有些團隊也是一直追求品質和質量。

《演員的誕生》和《聲臨其境》火了一批實力派演員,但他們本該因為影視作品而為我們所知的,這也是影視圈的一大悲哀。

二十年前,演員為了一個角色,一部作品可以傾其一生,而現在大多數的演員吃不起苦,付不起真心。

現在我們再看經典劇,我們看的除了劇情之外,更多的是看他們的用心啊,他們用心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而如今這些肥皂劇,只是打發時間,吃飯消遣時的娛樂罷了。

現在的製作團隊們若是有一半老演員們,老藝術家們對影視作品的尊重,也不會出現這麼多集數超長,毫無乾貨,純湊集數的爛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