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導語:

雖說正由於月亮是便於利用的計時方式,質樸的初民結果墜入陷阱之中。因為月亮的盈虧儘管是全世界任何人舉首可見的循環現象,然而卻誘使人們走進死衚衕。獵人和農民最需要的是有關節氣的歷法——預測雨雪與寒暑的方法。芒種還有多久?霜降幾時來臨?雨水又在什麼時候?月亮對這些需求無能為力。月亮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它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大約距離一個五度的傾斜角。這說明了為什麼不會每個月都出現日食。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日食

月亮的誘惑

埃及人不怎麼受月亮的誘惑。埃及人是首先發現太陽年的長度並以有用而又實際的方式給它下定義的人。正像對人類的其他許多重大成就那樣,我們只知道"什麼",而總是不知道"為什麼"、"怎麼",甚至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最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第一個發現者會是埃及人。埃及人沒有天文儀器,當時天文儀器還不是眾所周知的東西。埃及人對數學也並不顯得有特殊天才。他們的天文學知識與希臘及地中海其他國家的人相比也是比較膚淺的,而且他們還受宗教儀式的約束。

但看來約在公元前2500年,他們已經演算出如何預測日出或日落的時候,何時可以讓陽光射到某座尖塔的塔頂,好為他們的禮拜和紀念儀式增添光彩。尼羅河使埃及能夠種植穀物、發展商業和建築。這條河不但是商業的通道,而且是為宏偉的廟宇和金字塔運輸建築材料的要道。人們可以在阿斯旺挖掘出一塊重達三千噸的花崗岩方尖形的碑,然後順流而下,經二百英里到達下游底比斯。尼羅河也為其兩岸群城提供生活資料。無怪埃及人稱尼羅河為

"海",而在聖經中則稱之為"河"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尼羅河

尼羅河的節奏也就是埃及人的生活節奏。尼羅河一年一度的水位上升給埃及播種及收割的日程制定了三個季節:氾濫、生長和收穫。從6月底開始到10月下旬,尼羅河的泛濫帶來了肥沃的淤泥,於是在這沃土上播種穀物,其後從10月末到來年2月末是生長期,從2月末開始一直到6月底可以進行收割。尼羅河的泛濫如同太陽昇起那樣,同樣有規律,對生活同樣重要,它標誌著尼羅河年的特徵。

最早的埃及曆法,很自然是一種"尼羅河測定水位計"——一種簡單垂直的標尺,記錄每年汛期的水位。人們甚至只要對尼羅河年觀察數年,就可說明它與月亮盈虧變象的步調並不一致。但在很早時候,埃及人就發現,如果將另外的五天加在每月三十天的十二個月的年底,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天,這樣就能提供一種很有用的歷法。這就是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開始使用的"日曆年",或稱"尼羅年"。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月亮盈虧

埃及人的日月

埃及人放棄了那種令人迷惑的方便的月球循環周,找到了另一種標誌其年份的跡象,那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狼星。每年一次天狼星在早上升起時與初升的太陽成一直線。在每年尼羅河氾濫季節中發生的天狼星"與太陽同升"的時候,那就成為埃及人的一年之始。埃及人將這不計在月份之內的五天作為"閏餘節日",依次慶賀尼羅河神俄賽里斯、他的兒子何露斯、他的仇敵塞特、他的妹妹及妻子伊希斯以及塞特的妻子納普瑟斯等神的生辰。

由於太陽年一年當然不會恰好是三百六十五天,因此以一年為三百六十五天計的埃及年在幾百年以後就不免累積成為一個"錯亂年";每個已被定名的月份就逐漸在不同的季節裡遇到。不過,每一年的差異甚微,要過很多年,比任何人的壽命要長得多的年數才會打亂人類的日常生活。每個月份經過1460年輪遍各個季節,但埃及曆法終究還比當時任何其他曆法行之有效,因而被愷撒大帝用以制定羅馬儒略曆。它被沿用到中世紀以後,甚至一直到十六世紀哥白尼在行星表中還以此為根據。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天狼星

節日的出現

埃及人日常使用的歷法已經擺脫了月亮的牽制,而月亮卻依然有其自古以來的魅力。許多民族,包括埃及人在內,還保留月亮的循環週期來進行慶祝宗教節日和神話故事中的紀念日。甚至在今天,受宗教支配的人仍受月亮循環的約束。太陰曆給日常生活所帶來的諸多不便成為篤信宗教的常見之事。教會

中"日期隨年而變的節日",為了與月亮的循環保持一致,在陽曆中是浮動的。這些節日仍使我們憧憬夜空中最迷人的亮光的遠古魅力。基督教中最重要的那些隨月亮而定的節日當然是慶祝耶穌復活的復活節了。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復活節彩繪

由於穆斯林歷中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因此月份與季節之間不存在固定的關係。

齋月,即穆斯林歷的第九個月——遵從禁食月是真正穆斯林的標誌——以及臘月,即十二月,在是月的頭兩個星期中,信徒們要到麥加朝聖。這兩個月可能會在夏天或冬天出現。每一年的齋月和朝聖節會比前一年早十天或十一天。這種曆法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只能說明穆斯林信奉真主安拉的另一個方面。就曆法本身而言,對其他人來說不過是處理世俗事務的時間表,而對穆斯林來說卻是信仰的實證。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朝聖節

時間的記載——曆法的出現

曆法在西方國家的許多人眼裡也許還不過是按年記載的一種體系,然而事實證明它早就是人類最為精確的制度之一。那種精確性,部分來自日月所特有的神秘靈光,部分來自固定不變的季節時限。改革者常常想重訂曆法,但他們的成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法國革命期間的國民公會成立了曆法改革委員會,由一些數學家、一位教育家、一位詩人和偉大的天文學家拉普拉斯組成——制定了有趣而合理的對稱的新曆法。

1792年,他們的十進位制曆法以十天代替七天,稱之為"旬",每一天都以拉丁數字作為名稱,三旬為一月。每天又被分為十小時,每小時一百分鐘,每分鐘一百秒。在這十二個月份構成的三百六十天之外多餘的五六天就給以具有訓誨性的名稱:德行、才智、工作、見解、報答,還有一個閏日叫做過激分子,這些都是人們的假日和運動日。這種曆法旨在放鬆教會對日常生活和思想的管束,但只勉強維持了十三年。拿破崙在法國稱帝后就恢復使用格列高利曆以及傳統的宗教節日和假日,為此拿破崙得到了教皇的祝福。

辛亥革命導致中國進行改革,引進了西方的歷法,使它與傳統的中國曆法並用。 1929年,蘇聯想廢除基督教年,以革命的歷法取代了格列高利曆。一星期為五天,四天工作,第五天休息,每月有六個星期。每年用以補足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的其餘幾天作為假日。他們也保留格列高利月份的名稱,而星期幾乾脆用數字來代表。到1940年,蘇聯恢復了眾所周知的格列高利曆。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中國曆法

星期的出現

通向科學之門 如果人類只以大自然的循環週期——四季輪轉、月圓月缺——作為生活的標誌,那他們始終要為大自然所控制。如果人們自行其是,並要使人類的新奇事物充滿世界,那就得制定自己的計時制度。而人類創造的循環將會出現令人驚訝的變化。星期或與之十分相似的某種名稱——也許是人為的時間單位中最早的一種。

英語中的"星期"一詞似乎來源於古代高地德語,意為變化或轉向(猶如英語的vicar和德語的Wechsel)。但星期一詞並非西方首創,也並非在任何地方都指七天。世界各地的人對每星期的計算至少有十五種不同方法,從五天到十天不等。全球性關注的問題倒不是什麼特定的日期組合,而是確有必要也有願望要把日期組合起來。人類已經顯示出一種強烈而迫切的願望來控制時間,要比大自然更能充分地利用時間。 我們西方國家規定七天為一週,這是我們制度中最武斷的一種,但它是出於大眾需要而自發形成的一種約定,並不是由法律或任何政府的命令所決定。它是怎樣發生的呢?原因何在?何時發生? 為什麼一星期有七天?

古希臘人似乎是不講什麼星期的。羅馬人定一星期為八天。農人下地幹活七天,到第八天進城,稱為趕集日(即古羅馬的市集日)。這是休息日、歡宴日、學校放假日,偶爾也是當眾作宣佈或款待朋友的日子。羅馬人什麼時候把一星期定為八天,為什麼定為八天,後來又為什麼改為七天,那就無法弄清楚了。"七"這個數字幾乎在任何地方都有其特殊魅力。日本人認為有七位幸福之神,羅馬城建立在七丘之上,古人計算世上有七大奇觀,而中世紀的基督教徒則列舉了七大罪惡。羅馬人將一週八天改為七天,看來不是出於官方法令。到三世紀初,羅馬人就以七天為一星期了。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羅馬

安息日

當時一定會流傳一些深得人心的新主意。其中之一似乎是通過猶太人傳到羅馬的基督教安息日。一星期七天的形成,也還有略遜於神學力量的其他影響,例如人類有恢復精神和補充體力的需要。安息日這一名稱出自巴比倫語Sabattu,把第七天作為休息日似乎是從猶太人被巴比倫人囚禁的那些年代留存下來的。巴比倫人遵從某些日子——每月第七天、第十四天、第十九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在這些日子裡,連他們的國君也不得參加某些特定的活動。

猶太人、羅馬人和其後一些人以星期六為安息日,於是我們發現了另一個線索。在羅馬人的心目中,土曜日,或稱星期六,是個諸事不宜之日,不宜戰爭,也不宜出門行旅。謹慎小心的人,誰也不想冒土星可能帶來災禍的風險。據塔西佗的看法,遵守安息日是向土星致敬,因為"在統治人類萬事的七顆星中,土星地位最高,權力最大"

到了三世紀時,整個羅馬帝國在日常生活中已普遍採用

一星期七天制。每天獻給七顆行星之一。這七顆行星,根據當時流行的天文學,包括太陽和月球,但不包括地球。掌管一星期內七天的星球次序如下:太陽、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這個排列次序並不是按那時所假設的這些星球離地球距離的遠近而定,如但丁後來描述了我們對每星期七天的名稱,仍然是古代占星學巨大力量的活生生的證明。我們很容易忘記一個星期的七天實際上是從"行星"命名的,而在兩千年前的羅馬,這卻是眾所周知的。在歐洲的各種語言中,一星期的七天仍以行星的名字命名。在英語以外的各種語言中,其沿用甚至更為明顯。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星系

儘管在傳統上土曜日是個不祥之日,猶太人認為不在這天安排工作是明智的,但這一天似乎仍處於關鍵地位,環繞這一中心點,每星期的吉祥日期得以週而復始。這方面當然也有其他種種影響。密特拉教徒是崇拜太陽神密特拉的波斯秘密宗教的信徒——羅馬帝國時與基督教會競爭的最強對手之一。他們採用每星期七天的制度,而且這種空際區域的"正常"排列,而直到哥白尼時代,它們是學校裡背誦行星名字的次序。

我們所熟知的一星期七天的排列法來自羅馬人認為按"掌管"每天第一個小時的那些星球的這種排列次序。當時的占星家確是按照他們所推測的星球離地球的距離遠近來利用這種"次序"以推算每個星球對世事的"影響"。他們相信每個星球掌管一個小時,到了下一個鐘點,就要讓位於其次一顆離地球較近的星球去施加影響。就這樣,七大行星輪轉一週為一個循環。經過七小時的一個循環後,七顆行星又按同樣次序重新輪轉,週而復始。每天"掌管"行星就是控制那天第一個鐘點的行星。一星期中的每一天就以控制第一個鐘點的行星命名。現在大家熟悉的一星期七天的名稱次序就是這樣計算的結果。很自然地認為應該特別崇敬當時通稱的

日曜日

文明的歷史,時間的記法是如何來的?最開始的星期是怎麼出現的?

星系

結語:

星期是人類按自己的意願而定,並非由明顯的大自然力量所賜予,因為行星的影響是看不到的。從探測星體的規律,從想象遠處有股力量定期出現,而那種只能從其效應才能估量的力量,也許主宰著世界,人類正在準備建立一個新的思想武庫,試圖從週而復始的禁錮中解脫出來。行星不是人間的力量,但它們會把人類引進有史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