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連續加了幾個班,終於把材料準備好,交給領導,卻被領導一頓批,“你考慮這個了麼?考慮那個了麼?什麼都沒有!重新做!”

在職場,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按照領導的要求完成了任務,交給領導,可領導總是不滿意,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修改。除了耽誤時間以外,自信心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到底怎麼寫才能寫出領導滿意的材料?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材料寫的不好,應該是文筆不行,提高了寫作能力,或許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鯨魚剛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直到看了《深度思維:透過複雜直抵本質的跨越式成長方法論》(以下簡稱《深度思維》),才發現,有的時候不是文筆不行,而是思維能力不行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深度思維》告訴我們現今社會,決定個體是否強大的關鍵因素是思維能力。普通的淺度思維分析視角侷限,缺乏長遠規劃,無法從全局掌控的宏觀視角認知事物。而深度思維是一種具有巨大價值的思維方式,能夠突破自我侷限,站在宏觀視角上分析問題,認知事物所處環境和發展趨勢,是解決問題,提升格局的重要利器,也是這個時代個體崛起最可靠的武器。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看,確實如此,就像窮爸爸和富爸爸,造成財富差距的背後,其實就是思維能力的差距。窮爸爸走一步看一步,只看到了眼前的路。而富爸爸能跳出現有情況,觀察路的發展趨勢,在適當的時候加快腳步,讓錢為他工作,最終成為了成功的投資家。

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但是這背後最重要能力的是如何才能在別人發現前,找到那個風口,我覺得這就體現出深度思維的價值。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深度思維》作者葉修,是專門研究思維方法與學習策略的專家,他在書中主要講述了9中深度思維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作者親自實踐過,併產生過切實效果的。

1、 思維邏輯鏈: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深刻

2、 換位思維: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3、 可視化思維:看得見的思維,才是好思維

4、 流程思維:真實世界的高手是怎樣練成的

5、 生態思維:比個體力量更強大的是生態

6、 系統思維:在更高的層面上解決問題

7、 大勢思維:與天地同力的思維方式

8、 兵法思維:如何設計自己的人生勝負手

9、 慢即是快:如果沒有背景,缺乏資源,你該如何逆襲

9種思維方式,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繫,遇到事情可以聯合使用。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我認為,想要擁有深度思維,根據視角的不同,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01 讓自己思維更深刻

如果思維是一根鏈條,越長的鏈條就代表了越深刻的思維。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讓自己的思維鏈條更長。

比如,領導讓小王和小李銷售公司產品1萬元。小王完成了銷售任務,就告訴領導完成了。小李完成了任務後,對客戶的年齡、性別、職業等信息進行了統計分析,和領導彙報時,除了告知其完成了任務,還通過自己的統計分析,告訴領導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為這款產品的潛在客戶。

對於小王和小李,領導更喜歡誰的彙報?

肯定是小李。表面上,小李只是比小王多完成了統計分析這一項,但背後體現的是小李的思維鏈條更長,思考更加深入。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如何能讓自己的思維更深刻呢?

5WHY思考法

5WHY思考法就是在知道一件事情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麼,5是虛數,具體問幾個,葉修說就看什麼時候問題沒有意義,就不再往下追問。

就像剛才咱們舉的例子,小王在接到領導任務後,就直接執行了,小李在接到領導任務後,就多想了一個為什麼“為什麼領導讓賣1萬元?他的目的是什麼?”,應該是 “想銷售更多的產品”,所以小李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從如何銷售更多的產品的角度出發,去分析,最終得到潛在客戶群體特徵。

小王的做法有錯麼?沒有,他完成了領導的任務。可是領導需要的是什麼?是小李的答案,知道了潛在客戶群體特徵,就能更有針對性的推廣公司產品,從而獲得利潤。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寫的材料不能讓領導滿意,因為我們對他的指示“照單全收”,只流於問題表面,沒有深入挖掘事情的根本原因。

多問問為什麼,讓自己的思維鏈條更長,從根本上思考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02 學會從對方的角度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能夠從別人的視角出發看待、思考問題。

其中最難,但是最重要的是克服以自我為中心。

我剛工作的時候,領導交給我一個任務,是設計選票。我根據領導的要求,設計了一版自己覺得不錯的選票。但是卻被領導否定了。領導說“如果你是投票的人,你會怎麼寫,你有沒有進行過推演”。我一下明白自己設計選票的問題,我設計的選票太過繁複,對於投票人來說太麻煩。我的問題就是沒有跳出自己設計者的思維,站在投票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如何能夠從別人的視角出發看待問題?

1、對於曾經有過類似經歷的,再次調出

就像我們在工作中,都是從新職工做起,因此在帶新人的時候,就要聯想到自己當新人的心情,站在新人的角度,採用更合適的方法和他們進行溝通。

2、 沒有經歷的,可以臨時體驗

這點就像我做選票以後的推演過程,雖然沒有經歷,但是可以推演,臨時體驗。

3、 如果無法體驗,就尋找有相應經歷的人來幫助自己思考

比如家長不瞭解孩子想什麼,就可以問問他的同學,或者和家裡有和他大小差不多孩子的家長進行交流。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想要學會換位思考,平時可以多加練習,比如,在遇到問題時,多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樣”。

就像我們寫材料,問問自己如果你是領導,你怎麼看問題,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學會跳出自己的思維,站在對方的角度,這樣就能擁有更廣闊的視角,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03 能站在全局角度思考

深度思維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就是能夠跳出現有狀態,站在更高的全局角度去思考問題。

就像我們爬山,要想“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被眼前的情況侷限住,就要“身在最高層”,俯視全局,看清各個部分,理清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陸奇曾經提到,“想要真正做世界一流的工程師不光要懂產品,還要懂整個商業,懂生態。因為你的工作的責任,是能夠看到將來,把技術展望到將來的需求,把平臺、把開發流程、把你的團隊為將來做準備。”

簡單說,就是一流工程師不能只盯著自己計算機科學領域,要跳出來,站得更高,這樣才能看清學科之間的關係,看清未來的走勢,更好的應用於自己的領域。

很類似的就是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查理芒格在投資時,並不會對某一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膚淺的獨立評估,而是綜合考慮公司內部經營狀況以及其所處的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再作出分析和判斷。


辛苦寫的材料總是被要求重改?用這三點思考,寫出令人滿意的材料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特別是剛進入一個領域,很難跳出眼前的侷限,但是我們要有這種意識,遇到問題的時候,想想還有沒有別的可能。平時多學習、多積累,漸漸的,我們也能夠站在越來越高的角度看待問題。

《深度思維》明確提出:天生的家庭背景、運氣、智力都是無法改變的,在我們能夠掌控的事物中,思維方法是最能夠幫助我們改變命運的。

我們常說,選擇大於努力,選擇的背後,蘊含的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學會不斷深化自己的思維,讓自己能夠擁有更寬廣,更高的看待問題的視角,這樣,無論是面對寫材料這樣的日常小事,還是人生選擇的大事,都能做出更為正確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