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挖Z世代的消费金矿?一定要抓住的5大心理

有句话说的好: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如果说的更准确点,应该是:未来三十年的世界是属于Z世代的!对于这一问题,品牌方知道,创业者认同,资本市场也在用脚投票。如果你还不知道,你应该花8分钟看完本文。


想挖Z世代的消费金矿?一定要抓住的5大心理

Z世代,generationZ


Z世代,generationZ,这个群体名词对应X世代和Y世代(Y世代即为千禧世代)这两个概念。大约从2018年开始,一些快消品牌和时尚品牌的营销掌门人,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分享占领Z世代的心得,然后总结出新的营销方法论;创业者开始研究年轻人群的生活、消费和社交习惯,尝试从Z世代身上找到潜在的蓝海市场;总结一句话,品牌方和资本市场都想从Z世代身上赚钱。

可是无论是品牌方还是资本市场的研究人员,大多都不是Z世代。换句话说,研究Z世代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也许是“中老年人”的思维定式在作祟,每每谈到Z世代的时候,我们总想着他们身上有哪些掘金机会,抑或是讨论Z世代表现出了什么样的行为,却从未思考过Z世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时间上,Z世代通常指1995年到2010年出生的互联网一代。在主流研究者的观点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低级错误——假设这代人永远未成年。这种把一代人假设成静态对象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就是这代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相当于假设1995年出生的Z世代永远停留在十几岁的年龄。殊不知1995年出生的Z世代今年已经25岁了,25岁的Z世代是不是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显然不是。远的不说,2020年一场还未结束的疫情已经宣告”Z世代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论调是极其荒唐的。抗击疫情期间,有数据统计显示,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的42000多医护人员中,95后的数量接近20%。难道很多Z世代青年“一夜之间”长大了?这种舍身奔赴前线、置生命危险于不顾的行为难道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


想挖Z世代的消费金矿?一定要抓住的5大心理

各个世代划分


研究一个群体,要用动态的观点进行观察研究,Z世代”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的论调纯粹是哗众取宠之徒的无稽之谈。

一、需要被尊重的一代

Z世代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从小获取的信息量数倍于前世代,对世界和环境的认知、对事物变化同比前世代的大人们更早、更多,所以Z世代在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会作出不一样的言行,这些基于互联网大量信息作出的言行往往摆脱了对大人们传授经验的依赖和掌控,这是完全符合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而在固执保守的、研究Z世代的“中老年人”眼里,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这种结论带着大人们凶神恶煞的不满和利用话语权进行邪恶压制的调调。一边压制Z世代,一边又想从Z世代身上赚钱,这就是赤裸裸的压迫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抱着”Z世代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论调的品牌方和资本市场注定失败。

这时候应该想想Z世代到底需求什么。其实Z世代的需求不高、不多也不过分。到今年,还有一大批未成年的Z世代,面对互联网的花花世界和前世代大人们的话语权,Z世代需要被尊重。

托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层效应》一书中,又将Z世代泛指为在行为和态度上符合互联网一代特征的人,然后旗帜鲜明地指出:同一世代中的人们对事物变化具有相同的信念、经验和价值观,不同世代的人们对此的认知各不相同。代表前世代的品牌方和资本市场如果想要从Z世代的身上赚钱,就必须改造自己的人员结构,让自己的营销体系更加年轻来接近Z世代。事实上很多已经在Z世代身上赚到钱的品牌方已经这么做了。2019年4月腾讯宣布要把20%的晋升机会给予年轻人;阿里骨干员工平均年龄30岁、linkedIn员工平均年龄是29岁、华为的员工平均年龄都在28岁……这些公司已经在努力将员工年龄靠近Z世代,并且这些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也深受Z世代的欢迎和喜爱。

所以,被尊重才是Z世代的需求,品牌方和资本市场对Z世代最大的尊重无疑就是把自己也变成Z世代!


想挖Z世代的消费金矿?一定要抓住的5大心理

需要被尊重的一代


二、社交货币和人设优化

Z世代被聚焦在镁光灯下,终究还是圈层效应导致的结果,诸如zqsg、xswl、扩列、处q友等Z世代专用的“黑话”,哪怕是年龄相近的90后也会不觉明历,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莫名的神秘感。仅仅由此将Z世代特殊化,未免有些矫枉过正,毕竟90后也曾用火星文将汉字进行萌化,给力、囧之类的网络热词早已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即使他们聚集在一个聚合类的平台上,也分散在不同内容中圈地自萌,他们对话世界的方式新颖而多元,圈层化现象更加明显。

所以对Z世代来说消费是达成自我认同的过程。Z世代会通过买进一些商品来达成身份认同,达成社交的目的;圈层化带来更精准的用户聚焦,未来的品牌都需要深度的结合某个圈层去做透产品和营销。针对Z世代商业也许会越来越像粉丝经济,他们对自己欣赏的,能带来社交货币和人设优化的,才会买单。


三、体验感和参与感

道理可以说,但请快乐地说。对于Z世代来说正所谓顺风说骚话,逆风讲道理。Z世代对于各种各样的大道理,无论是人生哲学,还是职场兵法,或者情商价值观,其实都是乐于接受的。只不过因为面对从小接触的互联网环境,更习惯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之下参与其中并且体验知识、感悟道理。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蒸汽机、电力还是电子计算机,都是技术革命带来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出生的Z世代和前世代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家习惯的生活方式、喜欢的沟通方式不太一样而已。

所以,Z世代更注重的是体验感和参与感,品牌方以往口号式或者自嗨式的公益营销形式已经很难打动年轻人,品牌改变对话消费者的方式和路径是必然的。


想挖Z世代的消费金矿?一定要抓住的5大心理


四、有趣的、好玩的,杜绝端着与自嗨式

当品牌方的营销人员认为已经解决了千禧一代的问题时,到Z世代,一样的广告就不起作用了。如果你觉得面向Z世代做端着与自嗨式的营销推广令人望而生畏,那是你的广告不符合Z世代的口味了。想要一道教科书式的传统大菜的味道搞定Z世代的顾客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Z世代出生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内容大爆炸的时代。无聊的、硬生生的广告在内容大爆炸的时代就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是属于博物馆陈列的展品,是老古董。品牌方的营销人员想拿老古董忽悠Z世代埋单,不仅愚蠢,还是愚昧!

Z世代的成长过程中,内容总是触手可及。面对无聊的广告,我们可能会在还没看到产品是什么之前就快速点击广告上的“跳过”按钮。因此,品牌在制作广告时一定要确保内容足够有趣、能尽快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否则你的内容只会落得被忽略的下场。

五、圈地自萌方能彰显个性

圈地自萌,网络流行语,就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自己玩可爱。

想挖Z世代的消费金矿?一定要抓住的5大心理


小圈子,自古以来就是彰显个性、自我认同的标志。以前只能靠笔友写信的时候,小圈子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受制于技术限制,没有把小圈子文化发展成现象级的社会现象。如今不同了,互联网的无处不在,每两个人都可以快速链接,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从小耳濡目染,各种手机pad玩的比大人们更熟练,一旦有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不出三天,必然把小圈子玩的飞起来。

所以,对于Z世代而言,他们对于大而全的相对而言更缺乏兴趣,小而美更能唤起共鸣。正如越来越少看到所谓“年度十大新闻”的划分。因为所谓“十大新闻”更像是过去对国内国际世界大事的归纳,但在今天,个性十足的Z世代坚信生来就人人不同,信奉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Z世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一个人都分属于不同的小圈子,只有小圈子、小兴趣内的大事件才是自己所关注的内容。这就是圈地自萌。

比如著名的b站,最早就是一群年轻人非主流爱好的小圈子发展起来的。在比如各种明星饭圈都能看到很多品牌方的影子在晃动着、在默默的发软文割韭菜。所以想要从Z世代身上赚钱,最好是多关注小圈子。

做到以上这5点,让Z世代粉上你的品牌一点都不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