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詩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白鹿洞(其一)
/<font>

唐·王貞白/<font>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是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王貞白的一首詩寫自己的讀書生活的詩,也是一首惜時詩。/<font>

詩中“一寸光陰一寸金”詩句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後人應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十分珍惜時間才是。/<font>

其二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午風輕。

眼前物物皆佳興,並作吟窩一味清

王貞白,字有道(875—?),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 895 )登進士,七年後( 902 )授職校書郎。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禦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徵戌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後以世知己而不仕,歸隱後,曾在西山(今廣豐中學內)建“山齋”,傳道授業,常與羅隱、方幹、貫休等名士同遊唱和,手編所作詩三百首及賦文等,為《靈溪集》,共七卷。

王貞白“學力精湛,篤志於詩”,其詩“內涵深刻,意存高遠”,“清秀典雅,辭意工麗”,對江西文壇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其詩,深受四方學者所推崇,尊以為師。王貞白詩以《白鹿洞二首》最為稱著。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王貞白卒葬於縣城西門外,並建有有道公祠。

/<font>

美麗詩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