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專訪怡安再保險李純侃:長期醫療險將近,長遠看好,但短期難撼“百萬醫療險”地位

對於以一年期為主要形態的“百萬醫療險”而言,在今年可能將迎來一波競品之爭。

4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作為2019年11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裡提到的長期醫療險的相應細則。新規鼓勵保險公司發展長期醫療險,為健康險市場多元化發展帶來新的保險供給,這也解決了消費者擔心“停售”、無法“保證續保”等短期醫療險弊病。

此前的醫療險最長是6年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隨著新規出臺,有不少保險公司正積極準備10年期甚至更長期的醫療險產品,在獲得監管批覆後將迎來上市銷售。

長期醫療險費率進行調整在中國尚屬新鮮事物,上市後的新產品形態會如何?作為長期險的定價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嗎?保險公司的盈利空間如何,相關的渠道是否有足夠的動力推廣?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怡安再保險解決方案健康險業務大中華區負責人李純侃,為讀者解答上述問題。

每经专访怡安再保险李纯侃:长期医疗险将近,长远看好,但短期难撼“百万医疗险”地位

怡安再保險解決方案健康險業務大中華區負責人李純侃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發力互聯網渠道的壽險公司將成主力

NBD:新規對健康險發展的意義,有哪些超預期之處?

李純侃:這對中國的健康險行業發展是一大利好,有利於幫助保險公司擺脫惡性競爭,真正從產品設計和優化用戶體驗等方面形成產品差異化和競爭力,將健康險市場推到良性循環的過程中。

新規重點突出了調配機制,即如果上一年度該產品賠付率低於85%,且低於行業平均賠付率(由保險行業協會定期發佈)10個百分點及以上,則不能進行費率上浮。此外,文件要求調配信息的披露非常透明,在長期醫療險風險很難預測的情況下,一方面對消費者是非常負責任的態度,另一方面對保險公司自身的保護也很有作用。

NBD:新規實施後,對以一年期為主要形態的“百萬醫療險”有多大沖擊?

李純侃:接下來,我們預計中國市場上會很快出現10年期、20年期、甚至是終身的長期醫療險,據我們瞭解,一些公司已經在做相應的準備和佈局。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對短期產品的影響肯定會有,但是通過最近與國內壽險公司及保險渠道的溝通情況來看,在短期影響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NBD:哪類型的壽險公司會成為長期醫療險的主力?

李純侃:目前來看,一些中型的、以互聯網渠道為主的壽險公司態度非常積極,分析原因可能是他們希望通過長期醫療險分享“百萬醫療險”的市場份額。對於已發展至一定規模的“百萬醫療險”,此前是產險公司比較積極,而壽險公司相對來說佈局還是比較少的。

此外,我們也觀察到中國頭部壽險公司對於長期醫療險還是持有一個較為謹慎的態度,大型壽險公司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太激進地參與到這個產品中去,即便有類似產品,也可能是相對保守的(比如10年期、費率相對比較高的)長期醫療險。我們認為的主要原因,一是長期醫療險對於保險公司的資金壓力較大;二是對於長期醫療,風險還是難以預測,有“長尾”風險。

NBD:從銷售渠道角度而言,相對於短期產品,會更有意向銷售長期醫療險嗎?

李純侃:渠道對於長期醫療險的推出還是比較積極和正面的,同時顧慮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長期醫療險的定價會不會太高?如果定價太高,可能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或者銷量不會達到預期那麼高;二是渠道的費用會不會有所降低,雖然續保率會有一定的提升,但如果佣金降低,渠道的銷售動力也會大打折扣。

目前,長期醫療險在短期內的局面來看,應該還是在一個博弈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達到一個平衡。

產品費率可能與一年期醫療險接近

NBD:從目前各家保險公司準備情況來看,第一批長期醫療險可能是什麼形態?

李純侃:考慮到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新規目前限於採用自然費率定價的長期醫療險,包括保險期間為一年以上的醫療險,以及保險期間為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醫療險。這一形態還是以風險保障為主,費率可以無限接近一年期醫療險的費率。

為了應對醫療費用通脹的風險,新規引入長期醫療險費率調整機制,將費率調整的決定權交給保險公司,從而激發市場活力。對於渠道而言,如果長期醫療險最終費率與一年期醫療險一致的情況下,也存在犧牲一部分前端佣金的可能性。

NBD:最早一批產品預計會到什麼時候上線?

李純侃:我們是預計6月份前後上線,但還要取決於幾個因素:一是保險公司內部精算的測算與再保險報出的再保的經費條件的測算邏輯是不是能匹配;二是渠道對產品形態和費率、以及渠道的費用比例能否接受;最後還是要看監管的批覆認可。

NBD:之前“百萬醫療險”已成為“紅海”市場,長期醫療險會否出現價格競爭的情況?

李純侃:再保公司是否能夠提供相應的、長期能保證的再保條件,是長期醫療險下一步能否有短期高增長的關鍵。如果消費者、渠道、或者保險公司等各方更大幅度地降低風險費率,可能又會反向給再保公司更大的壓力,進而引發重新損失測算。

監管規定,長期醫療險上市前三年,費率不得調整。此外,費率調整不能過於頻繁,每次費率調整間隔不得短於1年。再保在首三年能不能給到不調費的硬保證,三年之後軟保證比如是否可以控制到35%或者30%以內漲幅,這些條件的設定,影響了直保公司願不願意嘗試更加激進的費率。

目前,一些離岸的再保公司針對監管的上述要求努力做相應的匹配,爭取向直保公司給出比較容易接受的再保條件。

NBD:長期醫療險會是另一個難盈利的險種嗎?

李純侃:其實“百萬醫療險”的盈利情況與銷售的渠道有很大關係,互聯網渠道盈利狀況普遍會比線下的渠道好很多,這也是長期醫療險新規出臺之後,主流是互聯網渠道的一些壽險公司更加有積極性推進的原因。同時,對於以線下渠道為主的壽險公司,此類件均保費較低的產品並非其主力產品,作為附加險而言,盈利影響也不會那麼大。

所以我們認為,長期醫療險的預期承保利潤還是有一定空間的。根據我們的測算,它的盈利狀況可能跟百萬醫療險達到差不多的水平,至少在5~6年內是這種情況。

不確定的因素是新醫療技術的研發和醫療通脹。

另外,如果續保率比較低,會面臨群體惡化率的問題。由於長期至終身、可續保的醫療險產品在國外較為普遍,海外再保市場的惡化率數據可以做一些借鑑和參考。

短期與長期醫療險需求共存

NBD:對於互聯網產險公司而言,對於競品來襲有何應對舉措?

李純侃:目前產險公司只能經營保險一年以內的短期健康險。但長期醫療險上線後,並不意味著產險公司就沒有發展空間。

一年期健康險也是有市場的,無論是對直保公司還是再保公司,畢竟一年期的醫療險相對風險較低,從定價或者產品責任的設計上可以做一些更大膽的嘗試。比如,由於一年期醫療險發展相對成熟,可以在一年期範圍內,突破帶病人群的保障,包括輕症轉惡症的保障。目前,已經可以看到很多一年期的醫療險能夠實現帶病投保。

從市場需求來看,對於年輕的群體,比如二十幾歲的,相對經濟收入不是特別高的,或者四、五線城市下沉的市場群體,短期醫療險還是有積極的作用和幫助的。

NBD:長期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將出現什麼樣的競爭格局?

李純侃:長期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未來的競爭格局,取決於新產品出來之後的形態、保費水平、渠道銷售意願及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

從消費者需求角度來判斷,長期醫療險上線之後,預計一線城市、年紀相對更大的人群更有意願購買。從銷售平臺而言,預計以下沉市場為主的流量平臺年內還是會以一年期醫療險銷售為主,相對而言主流保險頭部平臺可能會更積極探索長期醫療險。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