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核心:孩子就是父母的照妖鏡

如果父母整天刷手機,那麼孩子多半是屏幕控。如果父母空閒下來安靜地閱讀,那麼孩子也會有模有樣。

這個在我家非常明顯,孩子爸爸就是手機控,帶娃除了運動就是給孩子看iPad,孩子跟爸爸在一起要求看動畫片的概率非常大。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爸爸媽媽,你的樣子就是我的樣子!

我是每週看一本書,孩子跟我在一起多半要求看書。有時還想看我的書,我就會給他指讀,他雖然聽不懂,但非常感興趣。因為他想要跟我有情感互動。

孩子最近喜歡看《大衛不可以》,現在是難纏的兩歲,很多行為跟大衛很像,會對比著自己跟大衛對話,告訴大衛這樣不可以的。出去玩看到別的小朋友有大衛那樣的行為,也會跟小朋友說這樣不可以。

總之,父母是孩子閱讀路上的引路者,引上路不必送一程,不打擾他的專注力,他會玩出你想不到的花樣,還會學以致用。

一、遊戲化閱讀

舉例:英文繪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就有很多種玩法,還可以進行家庭雙語早教。

1、使用雙層轉盤融合顏色與形狀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形狀顏色與繪本圖片匹配

2、聽兒歌,做動物卡片匹配遊戲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繪本圖片匹配

3、動物拼圖遊戲,鍛鍊寶寶手眼協調、精細運動以及數字顏色認知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繪本圖片拼圖

4、繪本搭配動物骰子,引導孩子開口說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繪本圖片做成骰子,讓寶寶隨機開口說

5、骰子玩法搭配身體各個部位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藉助繪本圖片學習身體部位

二、興趣化引導

沒興趣彆強求,強求不僅讓孩子對閱讀產生牴觸,還會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一歲以內,他們都喜歡和父母的行為習慣產生連接,而父母教育孩子總想走捷徑。尤其是工作忙的父母,跟孩子交流少,愛在不瞭解的情況下大段說教,這樣會誤解孩子。

多聽聽孩子的怎麼說,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內心,父母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圖。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真的討厭閱讀,而是討厭你說話的方式,他想用這種方式引起你的注意,讓你花更多的時間陪他而不是刷手機。

三、場景化體驗

場景化閱讀不指讀書氛圍和環境,它指與閱讀興趣的內在情感連接。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高質量陪伴的過程中是很容易發現的。

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就可以給孩子看Super simple songs裡的《Rain rain go away》,帶他到雨中玩,熟悉的場景會迅速形成連接,加上兒歌輕快、節奏重複,孩子很快就能在玩中哼唱這首兒歌,之後再給他看相同的英文繪本,不僅秒懂,還會玩出很多新玩法。甚至不厭其煩地反覆看,還能編故事。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雨中邊唱邊跳

四、懶人化陪讀

只要孩子進入閱讀模式,那麼陪讀者,請你閉上嘴巴,打開耳朵。別凡事都要插一嘴,寶寶你看這個是什麼?寶寶你漏掉了這個等等。千萬不要中斷孩子的專注力,打斷孩子的想象力。

另外,千萬別為那些“3歲前1000本的閱讀量”的做法焦慮,建議求精不求多。那種父母讀孩子聽,或者父母過多參與的閱讀還是不要的好。

五、視覺化思考

閱讀啟蒙好的開始就成功了90%。這個好的開始最好從視覺化符號入手,而不是拼音和文字。只有孩子大腦裡與圖像建立了正確的連接,才會很順利的與語音語義建立正確的連接。這與大腦的結構有關,大腦傳輸的信息90%是圖像,一半的大腦功能用來處理圖像。所以小寶寶的閱讀啟蒙建議從繪本開始,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藉助思維導圖來完成高質量的閱讀

孩子不愛閱讀?6+1搞定你的焦慮 方法具體,實施簡單

藉助思維導圖來讀書

六、節奏化感受

在接觸繪本之前,先接觸兒歌和《聲律啟蒙》,明快的節湊和律動是小寶寶的最愛。由兒歌就可以做延伸閱讀過渡到繪本。《聲律啟蒙》的衍生閱讀法太多了,數不清的文學常識和歷史故事,趣味性十足的同時擴展了閱讀的眼界。

總結:睡前五分鐘覆盤

覆盤是我在做企業培訓中的說法,用在這裡非常貼切。

覆盤是圍棋術語,意指對弈者在下完一盤棋後,把對弈過程重新擺一遍,看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得不好,哪些地方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

閱讀啟蒙最重要的提升點也在覆盤。孩子一天閱讀體驗的提升就在五分鐘引導,跟寶寶一起總結這一天的閱讀收穫。讓孩子主要說,家長輔助。這樣不僅提升孩子說的能力,還能讓你找準孩子的興趣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