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革命 富了農家——貴州省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四


產業革命 富了農家——貴州省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系列報道之四

  去年以來,赤水市葫市鎮17支黨員農業技術輔導隊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戶利用坡地建設中草藥種植基地。圖為4月7日,葫市鎮高橋村黨員農技輔導員(右)向村民傳授芍藥病蟲害防治技術。 通訊員 張鵬 攝(貴景網發)
  產業革命,利益聯結是關鍵,不能讓農民忙了好一陣子,卻賺不到多少“票子”。搞好利益分配,既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讓龍頭企業有賺頭,更要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實現農民利益最大化。
  選準產業、用好組織方式“粘合劑”、搞好產銷對接……進入春耕春管春收時節,貴州各級幹部帶領群眾,沿著農村產業革命的正確道路,進一步積極探索,奮力衝刺,劍指最後的貧困堡壘,書寫脫貧攻堅精彩答卷。
精準選產業:結構調整“多多益善”
  4月1日,赫章縣安樂溪鄉豐巖村,沿著陡峭狹窄的硬化道路乘車而上。放眼車窗外,滿坡的半夏中藥材迎風泛綠。
  “受疫情影響找不到就業崗位,我沒有出門打工,這段時間靠在半夏基地務工,收入1600多元。”已經搬遷到集鎮安置區的農民劉興成告訴記者,在家能找到農活幹,並不著急外出。
  鄉黨委書記蔡明臣介紹,安樂溪鄉是全省一類貧困鄉鎮,為解決文化低無法外出和搬到集鎮只有種地技能的百姓的增收難題,選準種植半夏、天麻、百合這些適合當地土壤氣候、勞動密集的中藥材產業進行結構調整,通過村社一體當好“領頭羊”,初步實現村村有產業。目前返鄉尚未外出的703人中,靠的就是到中藥材基地務工獲得收入。


  勞動密集型農業助農增收,而實施種養並舉、長短結合,既能讓群眾有“吹糠見米”的收穫,又有“豐收可盼”的喜悅。
  暖暖春風中,清鎮市流長苗族鄉黑土村5000畝刺梨搖翠吐蕾。刺梨蓬下錯落有致地放置著蜂箱,一排排刺梨蓬間還生長著黃豆苗,昔日荒蕪的山坡上生機盎然。   
  “刺梨、蜂蜜、黃豆會產生疊加效應,一塊地裡有3份收入,一年每畝地搞個8000塊錢不成問題。” 村民趙子華笑著說,當初村支書找他動員把包穀地變成刺梨園,搞一地生多金產業時,他心中還不太情願,只是礙於情面接受下來,現在看來這條路子走對了。
  創新利益聯結機制,產業選擇是關鍵“第一步”。全省各地幹部在用心用智,既圍繞市場精準調結構,又立足實際謀劃為民增收,讓富民產業“多多益善”。
用好“粘合劑”:高效農業蹄疾步穩 
  “最近加班加點,24小時不間斷育苗,我們要把疫情期間耽誤的時間補回來。”4月6日,在位於安龍縣龍山鎮老場壩居委會的辣椒育苗基地,種植大戶汪國江正在和基地負責人一起查看育苗、商議育苗購置移栽事宜。
  汪國江說,在龍山鎮竹林村村幹部的動員下,村裡今年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用於辣椒基地的種植,辣椒收成後,縣裡引進的公司按照合同以1.6元和1.8元兩種不同的價格保底回收,這讓他對發展辣椒產業充滿了信心。

  用好“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組織方式這劑“粘合劑”為利益聯結作保障,我省各地牢記囑託,不忘初心使命,一方面把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各種生產要素組合好配合好,向規模、品牌、市場要效益,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斷提高農民積極性,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牢牢把握“八要素”,充分理解其中相互連結、相互作用的關係,把市場因素和我們的制度優勢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既聯得上,又結得上”。
  針對一些山區因土地零星分散等因素的影響,特色產業規模不大,龍頭企業引不進來的實際,各地則實施村社一體引領產業發展的辦法,讓村合作社一頭連接市場,一頭組織農民。在黔西縣中建鄉,實行農旅一體化,村村有富民特色產業,通過鄉里組建的平臺公司從網上銷售農特產品,2019年全鄉人均年收入突破萬元大關。
  “衝刺九十天,是為群眾的利益而衝刺,用活組織方式為農民謀利益,我們會在實踐和探索中越做越好!”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充滿信心。
走好產銷路:各方共享發展紅利
  近日,一箱箱裝滿劍河縣林下仿野生木耳乾的包裝箱被運送至貴州師範大學食堂,自劍河縣與貴州師範大學達成“校農對接”合作後,便擴大了林下木耳種植示範園面積。“貴州師範大學後勤服務集團的訂單讓我們能夠安心發展產業,現在木耳畝均一季1.5萬元以上的收入可直接帶動1700名貧困群眾就業,間接拉動7000人脫貧增收。”劍河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了幫助黔農產品找到穩定銷路,貴州各地機關、學校、企業食堂齊上陣,接過貧困縣地裡的農產品送往食堂餐桌,為黔貨出山做足功課。
  用活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抓好“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組織形式,實現小農戶與大服務的對接,推動農村經濟從“提籃小賣”“戶自為戰”向集約規模、現代商貿物流和產業發展共同體轉變,我省通過兩年多來實施農村產業革命,初步探索出了可喜的經驗,取得了可喜成績:
  ——補短板,建立長期穩定產銷對接機制。我省各地持續推進綠色農產品進學校、進機關、進軍營、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重點加強農校對接。有計劃組織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連鎖超市、物流企業、電商平臺等市場主體對接扶貧產業基地,建立穩定的產銷關係。
  ——聯利益,精準幫扶貧困地區促銷農產品。近年來我省各地立足極貧鄉鎮資源稟賦,找準發展綠色農產品切入點,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與極貧鄉鎮生產基地簽訂長期訂單。
  ——找市場,強化市場發動機帶動作用。我省進一步拓寬市場直銷渠道,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連鎖超市,物流企業、電商平臺等市場主體到扶貧產業基地對接,簽訂訂單。
  ——抓電商,全力激活農村電商發展潛力。各地正推動電商服務站點整合,提升電商運營中心服務能力。

  截至目前,貴州省1000多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000多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萬多個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和近4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構築起貴州農業發展的組織保障,聯結其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民利益,努力幫助廣大農民脫貧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