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綠中“採摘”希望

——舒城縣依託茶產業穩定脫貧路

  眼下,正是春茶採摘的好時節。

  在舒城縣舒茶鎮石塘村的古尖香家庭農場茶葉基地裡,滿目春茶層層疊疊,一排排茶樹爭相冒出新綠,青山綠水都“浸泡”在一片醉人的茶香中。

  茶廠與貧困戶的雙贏

  “採茶囉!採茶囉!”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姚立志充滿喜悅和幹勁,“今年春茶發芽特別早,我們早上也來的早一點,勤採的話一天掙200多元錢是沒有問題的。”

  自3月20日,古尖香茶廠便進入今年的採茶季。最近10幾天來,整個古尖香茶廠顯得格外熱鬧。清晨,茶廠門前便早早停滿了採茶工的電瓶車。千畝茶山上,500多名採茶工似點點星星,散落在漫山遍野,伴著茶廠廣播裡輕快悠揚的音樂,精心採摘著這皖西大地上的一片新綠。

  今年40多歲的姚立志家中共有3口人,是該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和妻子楊良花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70多歲的母親雙腿殘疾。姚立志告訴記者,像他這樣的貧困戶採茶工,每天約有近80人。他們採摘的鮮葉,古尖香茶場以每斤50元的價格收購,一個茶季下來,掙個四五千元不是問題。因此,採茶也成為當地群眾特別是像他這樣的貧困戶每年春季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家中還有2.5畝茶園,茶葉鮮葉也拿到這裡賣,每年還可以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姚立志表示,他已經於去年9月份脫貧,按照近幾年的情況,穩定脫貧不是問題。

  春茶帶來的經濟效益,受益的不僅是茶農,還有茶廠。

  姚立志所在的古尖香茶廠,2016年前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茶廠,但是廠長吳繩友是個非常有眼光和經濟頭腦的人,更有勃勃雄心。他認準了在舒茶發展茶業的有利條件和廣闊前景,一門心思要做實做大做強這個產業。2016年,他採用承包山場的形式,陸續在周邊千畝荒山栽上了茶樹良種“舒茶早”,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政策號召,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茶園面積在逐年擴大,採茶工需求在逐年增多,從2017年的100多人到今年的500多人上茶山採春茶,千畝茶山以倍增的速度展現出強大扶貧帶動力。

  吳繩友告訴記者,去年茶廠與10餘戶在冊貧困戶簽訂“扶貧合作協議書”和“用工協議”,為貧困戶提供扦插、苗圃管理、茶園管理、採茶、製茶、分檢和包裝等就業崗位近200個,人均務工收入達2000多元。不僅如此,茶廠還為貧困戶提供茶葉栽培、採摘、加工技術培訓,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茶園修剪、除雜、標準化管理等技術服務;對貧困戶自家收穫的鮮葉,確保高於市場價10%收購,並拿出2萬元,購置優質茶苗免費捐贈給貧困戶發展茶產業;通過戶貸企用,入股分紅增加貧困戶收入。這樣,貧困戶就有了穩定就業、穩步增收的產業收入。

  “今年受疫情影響,茶園前期管理有所推遲,但是茶葉長勢仍然非常好,而且發芽早,所以我動員廣大采茶工早一點到我家來採茶,讓他們多采一點,多增加一些收入。”說到今年帶動茶農的收入,吳繩友信心滿滿,“去年在我家採茶的,我一共發了60多萬元的工資,今年預計要100萬元左右,預計平均每個人能掙2000元至3000元錢。”

  據瞭解,近年來,該鎮利用產業扶貧項目和資金,大力支持大戶和貧困戶發展茶產業。2019年,全鎮新發展名優茶園1000多畝、“雙替代”茶園1000畝,低產茶園改造3000畝,新建茶樹良種繁育基地100畝,名優茶年產量260噸,茶葉綜合年產值1.5億元,茶農人均年收入2500元。

  三產融合迎來更美春天

  初春,該鎮九一六茶園上的映山紅映紅了半壁山場。遠遠望去,茶樹的嫩綠和映山紅的粉紅交織在一起,漫山春景。

  雖受疫情影響,但還是有不少遊人在茶園裡拍照遊玩,體驗久違的自然氣息。近兩年來,該鎮舒茶人民公社景區打造得有聲有色,面貌煥然一新。九一六茶園作為該景區的核心部分,自是遊客倍增,而位於核心區的九一六茶場,則充分沐浴了三產融合帶來的雨露。

  “這裡的空氣清新,風景很美,茶葉品質也特別好,我們每年春季都會來旅遊,順便買點茶葉。”幾位來自合肥市的小學老師,手裡拎著好幾包購買的茶葉,正在製茶間觀看手工製茶。近幾年,遊客的絡繹不絕讓場裡的茶葉供不應求,九一六茶場場長吳福廣也著實體驗了一把賺得盆滿缽溢的喜悅。作為老黨員,吳福廣當然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自脫貧攻堅以來,作為實施產業扶貧的領頭企業,九一六茶場立足自身優勢,將場裡的效益直接惠及貧困戶,實施“兩免三保一分紅”的直接幫扶措施。具體而言,“兩免”即為畈區一棵印、龍王廟、火龍崗、三拐、軍埠、梅心驛等6個非產茶村283戶在冊貧困戶,每戶每年免費提供1斤價值150元左右的家庭飲用茶;為山區小河灣、山埠、茶園、石塘、溝二口和沙墩等6個產茶村285戶中有發展茶葉意願的121戶在冊貧困戶,每戶每年免費提供500株價值150元的“舒茶早”、“山坡綠”等良種茶苗。“三保”即保障貧困戶優先到九一六茶場就業,每年30人左右,人均獲取5000元工資;保障以市場價優先收購貧困戶生產的鮮葉和幹茶,每年約收購鮮葉5000斤、幹茶2000斤;保障為貧困戶茶農提供一條龍茶葉生產技術培訓等服務,年培訓200多人次。“一分紅”即利用茶產業扶貧項目產生效益,帶動10餘戶貧困戶效益分紅,每戶年分紅近3000元。周先才記者楊曦黃雪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